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3章:归哉归哉(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波斯,


是新夏曾经的盟友。


在新夏向更西边的域外探索之时,因为夏王的祖先赵归拾取到了没人要的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从而结下了深刻的缘分。


当时的夏君将赵氏的女子嫁给了大流士,并且帮助他从外敌手中,夺回了波斯东部的领土。


波斯虽然因此陷入了分裂,


但大流士起码仍享有王者的尊崇。


他因此跟新夏签订的盟约,说阿契美尼德的血脉永远不会忘记新夏的恩德。


之后,


大流士三世死去,


赵太后执政,辅佐自己年幼继位的儿子,那诸夏名叫做“赵冈”的冈比西斯三世。


那是一位很有智慧和才能的女人。


在她的治理之下,


波斯和新夏得以更加亲密,并且让来自东方的古老智慧、高贵德行,狠狠教化了一下波斯的蛮夷们。


赵太后革新了很多波斯旧制,提拔了很多出身卑微的人才。


她从不吝啬,毫无私心的为国家奉献着一切。


当东波斯朝中,由于局势稳定,贵族们又故态复萌,觉得东波斯的稳定繁荣“都是自己应得的”,掀起一股排斥新夏文化入侵,排斥赵太后这个“异族女子”统治浪潮的时候,赵太后并没有惊恐的寻求新夏的帮助。


“东波斯能有今日,外靠新夏,内依于我!”


“吃着我的饭,还想砸我的锅!”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贱人了!”


在身着戎装,满是英气的赵太后号召下,向她效忠的力量,对这群费拉不堪的血脉贵族,以及宗教祭祀们,拔出了锃亮的宝刀!


一秒六下,


这绝不是忠诚的极限!


“看我派亲卫军,把你们一个一个送天上去!”


在目睹这一切的新夏史官笔下,赵太后如是说道。


而等到赵太后年老放权后,


赵冈秉持着母亲的教导,继续亲近新夏,甚至还不顾拜火教的阻拦,仍旧从新夏迎娶了一位妻子——


当然,


拜火教阻拦也是没用的,


因为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姐妹,尽数为外敌所俘,以至于赵冈继位后,他并没有其他的近亲在侧。


若以血缘论“圣婚”,那从新夏这边算,指不定还更加亲近些。


东波斯和新夏的关系因此更加亲密。


而赵冈在位时期,


趁着西波斯频频内乱,沿着地势,一路直下,最终成功收复了失地,使得波斯重新统一,阿契美尼德王朝再次伟大起来。


这自然也是一位明君,


他是新夏教化蛮夷,传播智慧的代表人物,也是两国友谊的见证。


赵冈年老的时候,


还曾经亲自乘坐车马,来到当初他父亲被赵归等人捡到的地方,按照周礼的规定,筑造高台与新夏使者进行会盟,确定两国疆界,并且再次为自己的继承人求娶新夏的贵女。


有赖于赵太后的教导,以及年少时在新夏的生活,赵冈对“近亲结婚”这件事,是了解其中弊端的。


他并不喜欢拜火教提倡的“圣婚”,也觉得波斯的文化和智慧,不如新夏的高深,认为波斯能够败而复兴,不在于他那位被拾取的父亲,而在于新夏对波斯的支持。


所以赵冈希望可以和新夏长久的绑定。


他甚至派出过使者,跟随新夏使团一同前往诸夏,想要拜访一下那传说中“授天命而治天下”的周天子。


只是可惜,


还没有走到西域,那位使者便病死了。


之后数代,


两国之间继续往来,


奈何随着时间流逝,感情终究不如最初那般亲切真挚了。


在对新夏怀抱好感的赵太后及其子孙相继去世后,越是后面的波斯君主,便对新夏越是疏远。


他们再次沉迷在波斯传统的歌舞之中,而放弃了先祖辛苦寻求来的东方智慧。


当新夏陷入内乱时,


前任波斯王甚至自称自己身上拥有多代新夏贵女的血统,所以也有新夏的继承权,打着“匡扶夏室”的旗号,企图吞并新夏。


随后,


他就被新夏割据一方的豪强打的大败而归,仓惶不敢东顾,颇有自己祖先在伊苏斯之战中的风采。


由此,


两国彻底撕破脸面,过去的柔情蜜意再也不见。


夏王重建国家后,更是与之多番对峙,击败波斯军队。


“但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


夏王在多次冲突后,曾经跟大臣如此说道,“波斯虽然兵弱,其民族之性格,类乎我祖先当年所征服的身毒人。”


小胜则骄,


骄则轻佻,


轻佻则败。


“只是其土广大,民众甚多,我新夏非有百年,不能灭其国家,绝其祭祀。”


诸夏君子的统治,


向来是重实际而轻虚名的,


占了一处土地,自然要好好管理,不然养一群就知道吃吃喝喝装样子的贵族,来恶心自己吗?


哪里能像当年的马其顿人一样,随意的建立统治,又随意的分裂败亡呢!


所以新夏这边,


对动不动就来边疆骚扰一下,像蜚蠊那样打不完的波斯人,十分苦恼。


而且新夏的敌人还不止波斯!


南面的孔雀王朝仍旧存在,


北面的禺知人正不断的在河中繁衍壮大,


如果不想办法阻止一二的话,


那新夏以后必然要面对多方受敌的情况,


一着不慎,


国家便要破灭,


祖先的基业就要消散,


诸夏一统大九州的可能也要被削弱下去。


所以当听说嬴秦在诸夏那边内卷失败,只能来域外发展的时候,夏王心里是颇为高兴的。


反正此时域外的土地十分广阔,


诸夏君子多多的出来占据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