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3章 朱元璋暗访曲阜(三)【求追订】(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俺心中怀疑,便托人打听了下,这才听说,兰儿两月前就被送去了孔二公子那里,之后再也没出现过。”


“俺听人说,孔二公子不仅好色,还害了不少女子性命——俺担心兰儿,这才上孔五爷府前闹起来。”


“俺之前还想着,俺家兰儿那么聪明,运气也不错,兴许没事。可今日这般闹,王管家还是不肯让兰儿出来见俺,多半兰儿真的出事了。”


讲完,邹怀又忍不住流起泪来。


朱元璋皱眉问:“你说的孔二公子可是衍圣公的嫡次子?”


邹怀点头。


朱元璋又问:“那你听说孔二公子害了不少女子性命,可知具体是哪家人?”


邹怀摇头,“俺平日里只知道种地,只是偶尔进城听人闲聊听过几句,哪里知道有谁家?”


“当时俺还想着,孔二公子是衍圣公老爷的儿子,身份尊贵,咋会害人性命呢,听过就忘了,等兰儿出事才想起这事儿来——都怪俺当初没想起来呀。”


说着,邹怀越发的悔恨。


朱元璋见从邹怀这里得不到更多消息,倒也没失望,转而问道:“你准备上哪里告孔五爷?”

https://m.9biquge,com

邹怀道,“当然是去县衙。”


朱元璋道,“县衙的大门不好进吧?况且曲阜知县听说是孔家支脉的人,说不定会包庇那孔二公子,你真敢去告?”


邹怀露出了犹豫之色,但只犹豫了一会儿,他便咬牙道:“兰儿那么孝顺,俺不能让她白死了!”


朱元璋审视了邹怀一番,年轻时见识过很多人世阴暗面的他不惮以恶意去揣测,邹怀要为女儿讨公道,除了想要个说法,未尝没有通过此事向孔府讨要一笔钱的想法,毕竟邹怀儿子治病还需要钱。


当然,也可能邹怀并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单纯地想给女儿讨公道。


念及此处,朱元璋道:“咱的随从中有会写状纸的,待会儿让他帮你写一份状纸,再充当你的状师,总比你愣愣地找过去要好。”


邹怀听了,感激得涕泪交加,再次跪拜:“多谢老先生···”


朱元璋受了拜,摆手道:“李贵,带他下去安排一番。”


“是。”


李贵带着邹怀去了别处——跟在朱元璋身边的几十个锦衣卫可都是熟读《大明律》的,其中更有擅长“文探”之人,可以从文字之中得到种种有用情报,这种由朝廷培养的精英谍探,冒充个状师可以说手到擒来。


不过,待李贵、邹怀离开后,刘长安却忍不住问:“外公为何不直接下令让曲阜知县严查那孔二公子?”


相对于刘长安八岁的年纪,这个问题已经算颇有深度了。


朱元璋听了,微笑道:“两个原因,其一,此事咱们不能听信邹怀一面之词——虽然他表现得很可怜,所言也不似有假,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其二,外公想要借此事,看看那曲阜知县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会秉公办理此事。”


刘长安听了若有所思。


一旁听了满耳朵的刘若月却忍不住吐槽,“外公,你们大人想事情好复杂啊,不会头疼么?”


“哈哈哈,”朱元璋笑起来,“你是小孩子,当然会头疼了,等你长大就好了。”


随后,朱元璋又叫来成纪,吩咐道:“命电报组发电给京师锦衣卫总衙,让他们派人来曲阜,严查孔府一切问题!”


“另外,你们这些人中,也可以分派出去部分,先查起来。但要记住,莫打草惊蛇!”


成纪今日跟随朱元璋,见到了朱元璋所见的一切,自是能猜到朱元璋要严办衍圣公一家了,当即严肃地应道:“末将领命!”


···


···


次日。


曲阜县衙。


知县孔公升正在跟一豆蔻年华的婢女逗乐,他虽然年近五十,都能当这婢女的爷爷了,却能逗得婢女在他怀里咯咯直笑。


“老爷,你好坏呀~”


“胡说,老爷正直得很,哪里坏了?”


“你就坏,人家不来了···”


眼见气氛渐入佳境,忽然师爷在门外喊道:“老爷,有人要告状!”


孔公升不悦道:“告状?你让刑房依规办理不就是了?让刑房记好帐,别忘了三七分就行!”


房外师爷默然几息,才道:“老爷,有人状告五爷和二公子害人性命。”


五爷和二公子?


孔公升听了一愣。


随即才醒悟道,师爷这么说,那么五爷、二公子必然跟他一个姓了。


那···那就是大事了呀!


孔公升顿觉怀里的小婢女不香了,一把将其推开,稍稍整理了衣衫,走了出去,问:“究竟怎么回事?”


师爷道,“是一个叫做邹二的佃户,说他闺女被五爷和二公子害了性命,还请了状师呢——这是他的状纸。”


说完,师爷将一张状纸递了过来。


孔公升拿着状纸稍稍看了看,顿时眉头皱成一团——他虽然是靠关系坐上的曲阜知县之位,没多少真才实学,可这份状纸条理清晰、文字浅白,他却是一读就懂了。


然而正因为读懂了,他才觉得事情比预想的还要麻烦些。


随后,他便将状纸塞回师爷手中,直接问关键:“那邹二除了是孔府的佃户,可还有别的背景?”


师爷道,“属下已经派人去邹二的村子查了,估摸着晚上就能有结果。”


孔公升道,“去告诉那邹二,县衙需要些时间了解此案,三日后再审理此案。”


“是。”


师爷说着便要离去,免得打扰孔公升好事,谁知孔公升又叫住了他。


“再让人去孔府打听一下,五爷和二公子什么时候有时间,就说本县有要事跟他们商议。可以的话,晚上宝华楼一起吃个饭。”


“是。”


师爷又应声,见孔公升没别的吩咐,这才离开。


孔公升则进了房间,关上房门,没多大会儿里面便传出了小婢女又哭又笑的声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