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 十步之内,人尽敌国!(二合一大章)(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孙儿想请皇爷爷下旨,令姚广孝离开燕王府,入孙儿的吴王府。”


“如此一来,他便不能再蛊惑四叔做坏事。”


“孙儿必定对姚广孝严加管教,使其改邪归正,再不作乱。”


他早就对妖僧垂涎三尺了。


如今有机会,就要弄到自己的府中。


老朱看了他一眼,有些奇怪他这个提议。


但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自然不会驳他。


当下答应道:“行,咱听你的,等下就令人去传旨。”


朱老话锋一转,又道:“这也是一个机会,正好敲打一下你四叔,还能让他对你感恩戴德。”


“你的那些叔叔们,毕竟是你的长辈,很容易倚老卖老,持仗自己的辈份,你却不好驾驭。”


“就要让他们犯一些事,再好好敲打,而后施恩挽救。”


“如此一来,他们便只能乖乖听命。”


“你爹爹曾前便是这么做的,你可以效仿他。”


朱允熥立即想起来。


朱标在世的时候,秦王、晋王、燕王等诸王,总是会犯不少事。


致使老朱龙颜大怒,然后朱标再苦苦求情,维护兄弟。


弟弟们自然对他感激不尽。


对他这个大哥,不服不行!


以前没有细想,此时听老朱说起才明白。


看来这其中固然有诸王骄纵的原因,但又何尝不是老朱故意为之?


以此来帮助朱标在弟弟们面前树立威望,让那些弟弟们对朱标心悦诚服呢?


这一手看似简单,实则极为高明。


确实要学着点。


朱允熥认真点头道:“孙儿知道的。”


老朱又恨恨道:“还有朱高炽和朱高煦那两个小兔崽子,小小年纪,人小鬼大,好的不学,尽学坏的。”


“这是老四没有教好的孩子。”


朱允熥脑海里灵光一闪,这两个家伙昨天做的事,他可记得一清二楚。


上蹿下跳,唯恐天下不乱。


昨天让他们跑了,但这个仇,朱允熥可是记下了。


非报不可!


当下,他说道:“孙儿觉得他们两个只是有点淘气,倒是有趣得很,人也非常聪明。”


“不如就让他们留在金陵城,住在孙儿府上。”


“孙儿可以顺便带带他们。”


若是将这两个家伙带到府上,不仅可以得报大仇,还能利用他们两人,钳制朱棣。


一举两得。


老朱笑道:“咱正有这个意思。”


“咱们爷孙,想到一起了。”


“老四教不好孩子。”


“他们两个,以后就教给你管教!”


“不听话就给咱狠狠地打。”


老朱竟然本来打算这样安排,朱允熥喜出望外,道:“孙儿一定会将他们两个管教好,不让皇爷爷失望。”


……


……


……


日落时分,朱允熥的马车终于驶离了皇宫门前。


坐在马车内,再无第二个外人,他的神情方慢慢松懈下来。


不得不说,和老朱在一起相处,神经时时刻刻都绷得很紧,唯恐出现什么意外,真的很累。


故而,老朱留他在宫里过夜时,朱允熥找借口谢绝了。


他真担心自己梦里会说什么不该说的话。


也只有此刻一个人呆着,心情才能彻底放松。


今日朝堂一战,可谓是大获全胜。


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与老朱在皇宫后院交谈,又有许多新的收获。


此际心中难免有几分欢喜和得意。


掀开马车的窗帘,便见日头已经到了老西边,正斜斜落下。


夕阳挥洒,晚霞满天,分外好看。


街上没有什么行人。


昨夜应天府接了吴王殿下的命令,连夜派出大批差役,抓那些宵禁之后,仍违法擅自外出的人,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今日百姓们已经在议论纷纷,此时自然早早回家。


唯恐落在后面,天黑之前,未能到家,被差役抓到,治罪下狱。


马车缓缓走在静谧的街道上,四下无音,唯有马蹄声嗒嗒,车轮滚滚向前。


皇宫离吴王府并不算远,走过两条街道后,便已过了一半行程。


朱允熥也看腻了夕阳,落下窗帘,闭上眼睛,坐在马车内休息,养精蓄锐。


突然。


一道不算太大的破空声,骤然响起。


一支箭羽刺破车窗,“砰”地一声,射入朱允熥身旁的坐椅上。


距离他的身体,只有半寸之遥。


下一刻。


又是接二连三的箭矢之音传来。


“有刺客,保护吴王殿下!”


侍卫大声叫喊。


随后便是惨叫声彼起此伏,不断有人倒在地上。


金陵城内,竟然敢有人当街行凶。


还是行刺自己这位堂堂的吴王殿下。


委实有点不可思议。


蒋瓛手底下那群锦衣卫,在干什么呢?


朱允熥心念飞转,从帘子的间隙里,悄悄望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群黑衣蒙面人。


其中一人,速度迅快无比,其他人则分头拦住侍卫,彼此配合亲密无间。


转瞬间,那人已杀到眼前。


刀光闪烁。


人影扑向马车,直刺而来。


刀如电闪,光芒四耀。


生死之际,朱允熥的脑海内,骤然响起今日上朝之前,杨士奇所说的话。


“你若赢得今日朝堂之争,情况就会大变。”


“大位之争,从来都凶险异常。”


“狗急跳墙,铤而走险!”


“任你诸般算计,机关用尽,谋划周全,却终究敌不过以力破法!”


“十步之内,人尽敌国!”


……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