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章 宫外事,省油的灯!(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宫。


天色已黑,刘三吾早已离开。


老朱仍坐在凉亭里,昏暗的烛光照映下,他的脸色似乎不太好看。


周围侍候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都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任何一点点轻微的动静。


就在两个时辰前,刘三吾建言皇帝陛下尽早立储。


此时宫外传来了吴王殿下率锦衣卫包围凉国公府,欲捉拿凉国公蓝玉。


刘三吾便立即参了吴王一本,直言吴王行事荒唐,肆意无忌,无人臣之礼,无子孙之孝,应下旨严惩。


同时又说,献王忠孝仁义,可以立为储君。


不料,他的话,竟惹来了陛下雷霆震怒。


刘三吾也被陛下当场赶出宫去。


虽然没有立刻下旨对他如何惩罚,估计也快了。


惹恼陛下的人,从来就没有啥好下场。


很快。


宫外的消息,一桩桩,一件件的传来。


老朱监察京城,一是靠锦衣卫,其二则是检校。


如果说锦衣卫是老朱手中的刀,那检校才是真正的耳目。


与锦衣卫不一样,检校十分神秘低调。


人员成分也非常复杂。


有朝中的官员,有寻常百姓,还有道士和尚……


他们的影子无处不在。


酒肆、青楼、私宅……街头巷尾,皆遍布检校的密探。


金陵城内的各种奇闻趣事,官吏嫖妓玩牌、吟诗作画、请客送礼,乃至夫妻间争吵……检校都会收集,打探,并作为情报,汇报给皇帝陛下。


正是通过这些耳目,才让老朱对朝中官员的一举一动,对金陵城内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皆了如指掌。


哪怕此际已经是晚上,但因为今日城中发生了大事,所以消息仍不断从宫墙的暗格处,源源不断地从外面传进来。


“吴王委托开国公常升,抓了一個名叫杨士奇的人。”


纸张上还清楚写着杨士奇的出生年月,原籍故乡,家庭状况,以及具体的人生经历,乃至他来金陵城后的活动范围,交往的朋友等等。


若是朱允熥看到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就连他,也没有得到如此具体详细的信息。


“吴王与杨士奇在开国公府的地牢内密谈,因无外人在场,故具体谈话内容不详。”


“但后来吴王亲自恭恭敬敬的将杨士奇接出了地牢,送回吴王府,并宣称已拜杨士奇为师。”


“此后,吴王立即去锦衣卫衙门调兵,包围凉国公府,捉拿凉国公蓝玉。”


纸张上,一行行的小字,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写得明明白白。


“看来,允熥率锦衣卫去捉拿蓝玉,必定是这个杨士奇的主意了。”


老朱喃喃自语。


眸内异色一闪而过。


想不到一个连举人都没中过的书生,竟然能想出这般主意。


最重要的是,朱允熥居然就真的听了他的建议。


“只是不知道,允熥又是从哪里知道杨士奇这个人的呢?还特意让人去寻。”


任是检校密探无孔不入,却也无法探听到这方面的任何情报。


老朱将纸条丢入旁边的火盆中,很快,纸条便化为了灰烬。


随后,他又拿起了另一张纸条。


“燕王在得知吴王率锦衣卫包围凉国公府后,立即悄悄派人去通知了京中的勋贵武将,这才有了王弼率众围困吴王和锦衣卫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