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蓝玉的选择!(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律法森严,陛下和吴王皆会明察秋毫,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我蓝玉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他人诽谤。”


“你先回去吧,我没什么事,死不了!”


王弼深深望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拱手再拜,旋即转身离去。


一众勋贵武将,也随之退走。


角落里,朱高炽拉了一下朱高煦道:“快走!”


朱高煦不快道:“他们都还没有打起来呢,咱们不能就这么走了。”


“走啊!”朱高炽道:“打不起来了,别看了。再不走,被吴王抓到,就大事不妙了。”


他们刚才跳得太厉害,此时朱高炽便开始害怕起来。


但朱高煦仍无任何惧意,不以为然道:“怕什么?他是皇爷爷的孙子,咱们难道就不是吗?他又能把咱们怎么样呢?”


“你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迟早得害死你自己。”朱高炽恨铁不成钢。


“他有什么不敢的,就将咱们抓起来打一顿,那又如何?”


此时两人年岁尚小,兄弟感情还极好。


“你不走,我可是要先走了。”朱高炽再次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更何况这场戏,才刚刚开始呢,接下来,还有的是戏看。”


朱高煦一愣,道:“真的吗?可他们刚才都没有打起来,没有杀得血流成河,太让我失望了。接下来,还有什么戏看呢?”


朱高炽道:“将蓝玉抓起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怎么审理此案,又如何给蓝玉定罪,这些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王弼那帮子勋贵武将,只是暂时退了,可不是要放着蓝玉不救了。”


朱高煦眼前一亮,拍手道:“有道理!那我就等着看好戏了!”


兄弟两人旋即跟着一众勋贵子弟,很快便消失在长街尽头。


朱允熥深深地望了两人一眼。


这两个小兔崽子,看来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教训一顿了。


也正好借他们两人,要挟朱棣。


朱棣既然敢放他们两人出来,就要有被反噬的觉悟。


他心中想着,脑海内已迅速有了一些想法。


待到人群全部撤走,朱允熥的嘴角边,终于流露出一抹微微笑意,望向从车顶上下来的蓝玉,目光闪烁。


事情能如此之快的平息,全靠蓝玉的劝说。


在这个关键时刻,还好蓝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朱允熥也松了口气。


今日的事,最大的风险,便是蓝玉做什么反应。


这一点,他自己也没有任何把握。


老朱在考验他,朱允熥又何尝不是在考验蓝玉呢?


凉国公府毕竟不是卜家。


王弼所率的一众勋贵武将也不是普通百姓。


若蓝玉真要寻死,恐怕他也只有大义灭亲这一条路走了。


哪怕为此自断羽翼!


在金陵城内,身边还有这么多锦衣卫护着,他丝毫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全。


王弼若真要率众围攻,那便是自取灭亡。


只不过,那样的话,就打乱了他救蓝玉的计划。


好在有惊无险,这一切并没有发生,朱允熥也终于放下心来。


随即吩咐蒋瓛道:“我们也走吧。”


蒋瓛低声问道:“吴王殿下,是将他们两人,带回锦衣卫大牢,还是刑部呢?锦衣卫大牢已闲置多年,若要关人,那恐怕还得派人提前去做一下准备。”


朱允熥一怔,这才猛然响起,早在洪武二十年,也就是五年前,朱元璋便已下旨,令锦衣卫焚毁刑具,所有在押犯人全部移交刑部。


至于原来的审判,则转交三法司。


简单点的说,就是眼下的锦衣卫,虽然还有缉拿人犯的权力,但抓了人之后,却是要送往刑部的。


之后的审问、定罪,也由都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等三法司来进行。


锦衣卫只能做抓人的绳,杀人的刀。


这是朱元璋在察觉到锦衣卫权力过大,有一定的弊端之后,做出的改变。


有明一朝,锦衣卫的权力和职责,实际上经常变动。


仅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年间,就经历了多次调整。


权力时大时小,规模和人数也不断变化。


朱允熥微微皱眉。


无论是刑部,都察院还是大理寺,都由文官把持。


虽说这些人未必就是朱允炆的人,但至少眼下的自己,绝对不讨那些文官的喜欢。


若有机会,恐怕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来坑自己一把。


蓝玉交到他们手中,难保不出什么问题。


一念及此,朱允熥又望了蓝玉和傅叶两人一眼,道:“今夜的事,乃是本王为给皇爷爷尽忠尽孝而做出来的,就先将他们暂且押回本王府上。”


“待明日上朝,奏请皇爷爷之后,再行审问定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