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诗词歌赋,终是小道!(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自然乐意看到朱允炆上位。


至于武将勋贵,他们懂诗词歌赋吗?


文官们评价,他们也就只能在旁边看热闹了!


“三皇孙,你还有何话可说?”


“三皇孙殿下,不知你的诗词可曾想好了?”


“三皇孙殿下,不会一柱香的时间过去,你还写不出来吧?”


众文官一个個询问,充满了戏谑之意。


黄子澄显然不会帮他。


也就意味着他不可能事先写好。


要在一柱香的时间内,写出一首诗词,还要水平不能低于朱允炆的,这可不是一件易事。


在场的许多人都是进士出身,作诗写词乃是一等一的好手,信手拈来。

https://m.9biquge,com

但易地而处,纵然他们自己,也未必能轻易写出来。


毕竟时间紧迫。


何况朱允熥不过是一名十四岁的少年而已。


众人都在等着看他出丑。


朱允熥不慌不忙,朗声道:


“为君者,治国为要。”


“诗词歌赋,终究只是小道。”


“昔李后主好诗词,笔下有千古名句,仍不免为亡国之君!”


“读书人最重要的学以致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真本事。”


他的话音刚落,立即就有人反驳。


“刚才还大言不惭,自许能力才华远胜二皇孙,现在却巧言令色,不敢写诗了吗?”


“就是,休得托言多语,还是写一首诗词来证明吧。”


“虽然诗词是小道,无关治国,但却能看出一个人的才气能力。三皇孙是因为才华远不及二皇孙,故而写不出来吗?”


……


众人纷纷出言。


话语也越说越过分,越说越难听。


若非顾及他的皇孙身份,恐怕这帮家伙,早就骂起来了。


朱元璋开口道:“熥儿,既然已经出题,你就该作题,若是写不出来,就乖乖承认自己不如炆儿。”


“皇爷爷有旨,孙儿自当遵从。”


朱允熥道:“诗词我早已在心中写好,可拿笔记录。”


他不打算自己亲自去写。


实在是因为一手毛笔字,写得委实有点烂。


今日既然要表现自己的才华,便不能自爆弱点。


“遵命!”


旁边的小太监连忙备好笔墨。


众人都不再言语,皆一齐望了过来。


但眸中的神光,便已说明了一切。


都在等着朱允熥出糗呢。


朱允熥开口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此句一出,众人顿时皆觉眼前一亮。


这起句倒也算不错了。


此子狂妄,却也有一些才华。


只是不知道接下又如何?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朝堂越发安静,唯有呼吸声起伏可闻。


朱允熥继续念道:“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好!”


蓝玉击掌大赞。


他曾多次出征北漠,见过北国风光。


此时朱允熥的几句诗一写出来,顿觉与自己昔日所见所闻,一般无二。


更重要是用词朴实雄迈,有吞天下山河之气势。


蓝玉虽是一个大老粗,不懂诗词,却只觉得写得好。


一言喊出,却见朝堂上所有人都望了过来,才惊觉自己失态,连忙闭口不语。


文官们也是一个个都不言不语,面色变得极为复杂。


朱允熥高声诵念。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上方,老朱的双眸内,骤然射出两道精芒。


好气魄啊!


想不倒他竟然有如此气魄,以前倒是一直忽视了。


朱允熥微微一笑,吐出最后一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