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兵庐江,桥蕤提亲(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这么一说,秦瑱便是一愣,随之便苦笑道:


“纳妾之事,本是私事,如今倒好,众所周知矣!”


如此说着,他又是一奇道:


“莫非将军有女未嫁?”


貌似后世有传闻,桥蕤乃是二桥之父,之前他不甚在意,可现在桥蕤说起,他可就得确认一下了。


不过他一问起,便见桥蕤摇头一笑道:


“末将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子方十五,女才八岁,却难配军师!”


秦瑱见之,自是摇头一笑,心道果然没有这么凑巧。


可他正笑着,却见桥蕤抚须道;


“不过吾有一族兄早逝,膝下二女皆未婚配。”


“长者十八,幼者十六,孤苦无依,末将正愁该许何人。”


“若是军师有意,或可择而纳之!”


这话一出,秦瑱便见怔在当场,眼睛一眯道:


“将军所言二女,莫非皆居于皖县不成?”


而桥蕤见之,不由一惊道:


“军师如何知之?”


他心想自己这两个侄女自从他这族兄去后,就一直待在他老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理论上来说,秦瑱不该知晓才对!


可他哪知道,秦瑱此时心中亦是一惊,暗道果真就这么巧了。


桥蕤不是二桥之父,却是二桥的叔父!


但想一想,却也合情合理,毕竟历史上桥蕤就极为推崇孙策和周瑜。


虽然死的早,但和孙策周瑜都有交往。


这样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皖县陷落之后,孙策会‘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并且还对周瑜说‘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等话语。


因为桥蕤和他们哥俩相识,得到了桥蕤家小之后,才能见到二桥国色。


不然的话,若是二桥早就美名远扬,那哪里还轮到孙策和周瑜?


可见事实应该是孙策周瑜攻陷了皖县,得到了刘勋和桥蕤家小,这哥俩瞟见了二桥美色,就相约一人纳下一个当妾室。


结果这件事传到老曹耳里,就让老曹多了一个揽二桥的愿望。


而此时,桥蕤阴差阴错入了他们军中,又为了和他拉关系,准备把二桥许配给他当侧室。


属实是有些偶然,又偏偏有其因果关系,着实让他始料未及。


思虑之间,见得桥蕤惊讶,他便笑道:


“吾亦闻庐江桥公二女皆国色,又因将军姓桥,故而如此猜测!”


见秦瑱如此模样,桥蕤自是心中暗忖,他怎么没听过自己侄女这么大名头?


不过秦瑱此言倒是不错,他两个侄女长得那是没的说,不然他也不敢推荐给秦瑱。


见秦瑱如此盛赞,他不由笑道:


“那依军师之意,莫非有意纳之?”


秦瑱见状,自是有些疑虑道:


“虽说有意,然则即与将军有亲,岂可为侧室?”


原本历史上,二桥身份确实都是妾。


不过那个时候,是桥蕤已死,大小桥没有依靠。


现在却是桥蕤仍然在,二桥为妾,属实有些辱没了桥蕤。


可桥蕤闻此,却是笑道:


“若于别人为侧室,吾自不愿,然则军师少年英才,形貌不凡,若配军师,自也不算辱没!”


他这话自也不是奉承秦瑱。


说实话,若是嫁给普通人为侧室,即便只是侄女,对他老桥也是奇耻大辱。


可秦瑱不一样,年纪轻轻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远在曹操麾下,就被封为弋阳亭侯。


现在在刘备麾下更是一言九鼎,地位超然。


以后若是真辅佐刘备扫平乱世,秦瑱必然位极人臣。


到了那个时候,侧室又能如何?


只要秦瑱有心,庶子同样可以封侯拜相。


与之相比,嫁给别人当妻,反倒不如这一个侧室。


而且秦瑱在刘备麾下,那是出了名的好丈夫,自然也不会亏待他的侄女。


更关键的是,他在刘备麾下无依无靠。


唯有秦瑱对他有举荐之恩。


现在他已经年迈,早就过了拼搏的年纪。


如果能和秦瑱结亲,对他桥家而言自然也是好事!


因而此时见得秦瑱松口,他便继续笑道:


“若是军师果有此意,那此事便算定下了?”


秦瑱见之,索性点了点头道:


“便依将军之意就是!”


正是娶妻娶贤,纳妾纳色,人家都送上门了,他自也不可能拒绝。


能不能处下去不说,见也得先见见。


“不过如今皖县尚未夺取,等皖县攻陷再言!”


桥蕤见其同意,自是点头一笑,不再纠缠。


如此商定之后,秦瑱便领兵一路行过了龙舒之北,朝着西边行去。


消息传回皖县之后,刘勋自是大喜。


心说秦瑱如此行军,果然不是前来讨伐于他。


虽然陈策投降会增加刘备军实力,但只要不是对他动刀子,那就是好事。


在知道之后,他索性令刘偕继续屯驻乌巢,自己则是继续领兵屯驻皖县。


可刘勋这边是高兴了,远在山中的陈策,却陷入了恐慌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