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二章 淮南纸贵,利益链条(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寻思既然现在已经搞精盐了,索性便将白砂糖也搞出来。


而糜竺对秦瑱的要求,自也不再抗拒,索性又派人去荆州采购。


如此时间来到了十月下旬,在秦瑱努力下,第一批宣纸成功面世。


而当宣纸出现的那一刻,顿时引起了淮南士族的疯狂追捧。


要不说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苦逼呢。


由于迟迟没有一种合适的知识载体,故而这个时代的主流还是使用竹简。


可竹简这个东西又贵又沉,保存还不方便。


简单打个比方,这个时代的竹简长短,一般都在一尺到两尺左右,一根竹简能写二十多个字,一卷简牍六百字左右。


似《论语》这种一万五千多字的长篇,就需要整整二十七卷,重达百斤。


像是他老丈人蔡邕号称藏书万卷,实际上也就藏了几百部书。


但就是这几百部书,却消耗了他老丈人的所有钱财。

https://m.9biquge,com

导致蔡邕常年处于清贫状态,连带他媳妇和蔡贞姬童年都颇为贫困。


与之相对,世家大族藏书同样耗费甚大。


而藏书都是其次,关键是子弟练习、书写、信件往来,都要耗费大量钱财。


现在随着秦氏纸一问世,自然就引起了世家的大量购买。


不过买纸最多的还不是外人,而是他们自己人。


像是张飞、桥蕤平时要读点兵书,写写画画总不方便,一看有宣纸这种好东西,自然是先行购买。


而像是孙乾、简雍、糜竺、刘馥、袁涣等人,自是鼎力支持。


其中最恐怖的要数师宜官、宗承、陶丘洪、郑浑等人。


这些人都是东汉名士,家庭条件不错,一个人就买了十几扎淮纸。


须知,秦瑱卖的纸可不便宜,一扎纸就要上万钱,可饶是如此,也没有阻挡住这些读书人爱纸的热情。


于是光是第一批淮纸,就卖了上百万钱之多!


而其成本,加上人工与原料,耗费不到十万钱。


十倍的利润率直接刘备吓了一跳,心道自己抢钱都没这么快!


看到如此效益之后,当下刘备就拍板,增建工坊,全力支持造纸工坊生产。


由此,数以千计的难民被调动了起来增建工坊,大量纸张工坊同时开建。


但饶是如此,纸张依然是供不应求。


毕竟淮南虽然遭灾,可世家大族依旧有钱,存一部书往往万钱,可替换纸张却只需要千钱,士族又不是傻子,见有利可图自然开始收购纸张。


一时间淮南纸贵之名渐渐传了开来。


短短一个月,给刘备军掠夺了整整两千万钱,利润之高,简直让人咂舌。


而同一时间,在糜竺的操作之下,第一批海盐悄然在徐州上市。


这些盐当然是糜竺一家制作。


可为了不引起吕布的警觉,秦瑱给糜竺教了糜竺一招出口转内销!


先在海西把盐制造出来,然后通过水路运到九江边界的钟离县,换上他们军队的旗号,再行运到徐州销售。


由于之前秦瑱和吕布达成了通商协议,后来刘备取得新蔡之后,果然将约定钱财奉上,故而吕布也很给面子,撤销了对刘备军的关卡税。


当然,为了顺利打开市场,秦瑱又建议糜竺分两层利送给吕布。


由此,第一批精盐九百石投放进入市场,以一斤一百二十钱的价格售卖,一共获利将近一千三百万钱。


依照三七分成之后,糜竺一次性获利将近四百万钱。


刘备获利七百多万钱,两百万钱送到了吕布腰包里面。


见得此状,吕布自是大喜,他这人不懂治理,赚钱的办法也多是劫掠,哪里见过刘备军这种,来做生意还主动分钱的。


因而在收到第一批分红之后,他便激动的逢人就讲:


“吾常言玄德仁义,今日果然见之,凡应我之诺,无不兑现!”


“如今售盐之利尚分我百万,可见玄德实数仁厚之人啊!”


对此,陈宫自是满心瞧不起吕布,心说人家吃肉你喝汤,闻着点香味就飘成这样。


要知道刘备赚钱对他们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而他便对吕布谏言道:


“盐税之利甚众,刘备居于淮南,无处产盐,所出必是海盐。”


“我军于徐州靠海,不若背了刘备,抄糜氏满门,获取制盐之法,以为我军之用!”


他自然不知道秦瑱用什么办法制取的精盐,但他知道多半是糜氏之助。


只要出兵海西,他们就能从糜家手中夺取秘方用来赚钱。


可吕布一听这话,便是勃然大怒,呵斥陈宫道:


“君亦是兖州名士,读儒家之理,岂不知仁义之道!”


“玄德如此待我,安可坏他姻亲?”


“汝虽有此意,吾却不愿为之。”


他自然食盐利润高,可他不会做生意。


与其背义相攻,倒不如躺着收钱。


而且现在他也不止陈宫一个谋主,还有秦松可用,自然不会再让陈宫蛊惑。


于是吕布不仅不动兵相攻,相反还下了死命令,只要是刘备军的货物,都不能私取关税。


对此陈宫自是闷闷不乐,想要联合秦松劝谏。


奈何秦松压根不鸟他,对于刘备军,秦松就一个想法,能不惹就不惹。


因而他不仅不劝吕布南下,还劝吕布北上攻打臧霸,图谋青州。


吕布对此,自是欣然赞同,由此竟不经意间改变了历史原本的走向。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随着两方利益链条形成,刘备军自也有了稳定收益。


而正当秦瑱想要继续下一步开始整顿教育的时候,简雍却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他们的细作,寻找到了太史慈的踪迹。


PS:今天有点事情给耽搁了,很抱歉。


才发现上一章标题号写错了,这一天天属实昏了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