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立水军,招揽鲁肃(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秦翊不知刘备所想,只道刘备实乃明君,他本来已经做好了被夺兵权的准备,没想到老刘竟然这么信任他!


当下就给刘备表达了自己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心情,保证驻守此地,不让孙策与刘勋侵占半分。


处理完了秦翊的问题,就需要处理郑宝麾下部众的问题。


这一些兵马处理起来比秦翊还要麻烦,因为郑宝麾下部众是贼寇,大都是本地百姓化来,即不能往寿春带,又不能放任自流。


对于这个问题,刘晔请命与赵云在此练兵,统合贼寇兵马之后,再行北上。


不过提议刚出来,就被秦瑱否了。


倒不是这个提议不行,而是有些大材小用!


无论是刘晔还是赵云都是干练之才,就在这里统御一支贼兵,太过浪费。


随后秦瑱就给刘备建议道:


“今我军占淮南,早晚必将南下江东!”


“似郑宝麾下贼寇,常年居于水寨,皆识水性,可练水军。”


“不妨令彼等继续居于巢湖,选调一善练兵之将在此,与我军操练水兵,以作后用!”


提起水军之事,刘备就是一阵头疼道:


“虽知水兵之重,可我麾下并无此等大将啊!”


须知他麾下诸将大都是北方战将,即便要练水军,也没人会练。


听着刘备之言,秦瑱自是默默思虑。


眼下他们麾下确实没有水军统领,总不能让调关羽来从头练起。


而他所熟知的水军将领,大多都在孙策麾下,无人可用!


甘宁现在倒是已经到荆州了,可现在远水解不了近渴。


思考了一会儿,他就看向了刘晔道:


“子扬居于淮南之地,不知可有这等人才推荐?”


而刘晔一听,思虑片刻就对二人笑道:


“还真有一人,此人名为鲁肃,字子敬,乃晔之好友。”


“其人善骑射,好奇计,谋划了得,可领水军!”


“去年他被征辟为东城长,因不喜袁术,后南逃至居巢,如今正在闲居。”


“若叔父有愿,小侄可写信将之招来一见!”


刘备一听还有这等奇人,自是喜道:


“既有此才,自当请来见之!”


秦瑱闻之,却是暗道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影响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实则按理来说,鲁肃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半只脚踏上了孙策的船。


因为在这个时间点,鲁肃和周瑜正在勾勾搭搭,并且将在一年之后,同时投入了孙策麾下。


不过由于周瑜提前返回,导致二人之间没了一年的相处时间。


也间接导致鲁肃还未投至孙策麾下。


但见刘晔要写信招揽鲁肃,他却又摇头道:


“既是这鲁子敬有大才,岂可招之即来?”


“须知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鲁肃若果有才干,我军便不可怠慢。”


“须知居巢尚在刘勋治下,若子敬入我军中,家小被其所获,岂不为害?”


“既是子扬之友,宜亲揽之,若真有意,便让他携家小北上,也可全我军之意。”


毕竟现实不是游戏,招揽人才就要考虑人家家室,刘晔认识鲁肃,周瑜同样认识鲁肃。


提前让鲁肃迁居北上,可以免去日后周瑜以此算计!


刘晔当然不知秦瑱所想,只以为秦瑱是不放心鲁肃,欲以其家小为质,不由暗道这个军师太过谨慎。


但转念一想,鲁肃的家小留在刘勋麾下确实也不安全。


若要让其迁居,是该他亲自前去邀请。


思虑片刻之后,便对秦瑱点头道:


“军师所言极是,子敬之才,是该亲自相邀!”


“但虑如今形势如此,来回恐多耗时日,误了我军北上之机!”


“此事无妨,水军之事,可暂缓之!”


秦瑱直接对刘备建议道:


“可令陈叔至在此练兵,以子龙统属陈到兵马,即日北上,待得鲁子敬前来,先至寿春,若其有意训练水军,再令其南下替换叔至即可。”


刘备听了,也觉现在不急,论起他麾下诸将,貌似只有陈到可当此任。


正好赵云升官了,麾下没有部属,让其接任陈到也颇为妥当。


如此考虑了一会儿,刘备就点头同意,不过针对刘晔请鲁肃一事,又嘱咐道:


“子扬此去居巢,务必小心,若子敬愿意北上,便邀北上。”


“若其不愿,也不可强求,只愿子扬平安归来就是!”


他这一嘱咐,刘晔自是心中一暖,当即让刘备放心,他必定将鲁肃请来。


由此,刘备定下了淮南南部的防御,令秦翊坐镇合肥,调其麾下陈章领兵三千进驻历阳。


又令陈到留在巢湖,就地训练郑宝麾下兵马。


安排好了一切之后,随之刘晔前往巢湖,刘备便领着兵马一道朝着寿春方向行来。


结果才到半路,却收到了张飞传来的捷报。


言说关羽已经夺取了汝阴,正在朝新蔡进军之中。


得此消息,刘备自是大喜,秦瑱闻之,便即笑道;


“关将军已取汝阴,必当再取新蔡,今我等已回军,可径直前去接应!”


刘备闻言,自是欣然从之,随之又带着兵马调转方向,朝西北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