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二章 连战连败,纪灵之死(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了此刻,他哪里还不知道中了计策,敌军压根就不是几千人马,而是上万人!


现在他们北面被蒋钦挡住,东面又有河水,南面、西面皆有敌军兵马,正处于四面包围之中。


这个时候若不突围,等敌军合围一旦形成,那他这支兵马就只有被困死一途。


也是纪灵经验丰富,一见孙策想要全歼他的兵马,就直接后队变前队,朝着西南角开始突围。


但他经验虽然丰富,用兵却比不过周瑜与孙策。


两人见合围了纪灵,怎么可能会让纪灵轻易突围,压根不用沟通,两边兵马便朝着西南角汇聚。


纪灵奋死拼杀,方才冲出一条通道。


一路带着麾下兵马冲出,待得杀出重围,一万二千兵马,已然只余五千不到,有大半留在了孙策包围圈内。


见得此状,纪灵心中自然暗恨不已。


心想袁涣出的好计策,现在可好,水坝还未夺取,兵马就折损大半。


这要是回去寿春,压根不用掘什么,敌军光是强攻都能取下寿春。


可要他现在继续攻击水坝,他却也没有办法。


毕竟,敌军上万兵马就在后方,他这一回去,水坝难攻也就算了,说不定剩下这几千人都要折在城外。


思虑再三,纪灵只得领军朝着寿春方向行来。


结果才至半路,便见一士卒来报道:


“将军,寿春急报!”


“我军寿春遭到敌军大股兵马进攻!”


“雷簿将军让小人前来传令,言说我军中了敌军之计,不可再攻水坝,当速速回军!”


可纪灵一听这话,便即火冒三丈,大怒道:


“即来传令,为何现在才至?”


“若是早些前来,我军何至于此败!”


他现在真的杀了袁涣之心都有了。


也不求再早,只要在敌军合围之前派兵前来,他的不至于兵败至此!


现在水坝攻不成,敌军又在猛攻寿春,他这几千兵马又有何用?


而那小卒见状,自是恐惧不已,颤声道:


“小人领命之后,就一路北上,从未懈怠啊!”


“恳请将军饶命,休要杀我!”


他这副模样,也让纪灵没有了杀人之心,戚寄见状况如此,不由劝道:


“将军,现在寿春难守,我等不妨撤至汝阴驻守!”


但纪灵闻言,当即冷喝道:


“陛下令我等死守寿春,今尚有兵马,即便退守,也得将雷簿等人救出!”


他的大局观远比戚寄要强,知道现在即便收不了城,也要把袁涣、雷簿等人接应出来。


不然那些兵马再被俘虏,那即便他们退守汝阴,也难以阻挡敌军。


当下不等戚寄再劝,便领着兵马一路朝着寿春方向赶回。


他思虑敌军既然全力攻城,那路上总归没有埋伏,索性带着兵马一路急行。


可才至城北密林之中,便见一彪兵马杀出。


为首之人,正是桥蕤,只见其举着大刀高呼道:


“纪灵小儿,还不速速束手就擒!”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纪灵一晚上都在急行军,麾下士卒早已疲惫不堪,见得又有伏兵,自是惊慌失措,难以结阵。


一看桥蕤杀出,纪灵顿时又急又气,口中大骂道:


“背主之人,安敢如此!”


一声骂完,当下提枪冲出,与桥蕤战在了一处,二人大战十数合不分胜负。


远处戚寄一看四处兵乱,纪灵又在混战,忙大呼道:


“将军万万不可恋战!”


纪灵闻言,急忙一枪拨开了桥蕤长刀,拨马便逃。


可他身子一转,便见一人棕马银枪,朝他直杀而来。


纪灵大惊,忙提枪前刺,却见对方身子一侧,一枪划在了他的背上。


受的此伤,纪灵自是心神大骇,忙喝问道:


“来者何人?”


却见对方神色不动,冷冷吐出了四个字:


“汝南陈到!”


一声说完,策马再度朝纪灵杀来。


纪灵自然没有听过陈到之名,见对方又至,只得忍痛迎战。


可陈到虽然不显其名,武艺却是颇为了得。


纪灵早就力竭,哪里还是陈到对手,不到三合,便被一枪刺落马下。


眼见陈到提枪欲刺,桥蕤便骑马狂奔而来,高呼道:


“叔至手下留情,此人乃大将,当生擒之!”


陈到闻言,枪势一止,但纪灵见此,却高呼道:


“背主之人,休要多言,今不能为主尽忠,便身死于此,又有何惧!”


如此骂完,他便抓着陈到长枪朝自己胸膛刺去。


一时鲜血崩裂,长枪刺穿胸膛,不等桥蕤至前,便身死倒地。


桥蕤一路行来,见得纪灵已死,自是唏嘘不已。


他本欲救下纪灵性命,没想到纪灵会如此愚忠!


而陈到见桥蕤这般,便上前道:


“此人一心求死,将军不必多想,速速随我收拢士卒要紧。”


桥蕤也知人死不能复生,唏嘘片刻之后,也开始收拢士卒。


由于纪灵麾下军阵已乱,士卒已无战意,又见纪灵身死,戚寄便知无力回天,当下带领麾下投降。


有他这一领头,袁术麾下大量士卒开始投降。


不多时,就被陈到与桥蕤率兵收缴了兵器。


略微一统计,又受降了近四千人。


两人得了俘虏之后,又朝寿春行来,结果还未入城,便见张飞前来接应。


两方会军,方才知道刘备已然占据寿春。


陈到、桥蕤听得寿春陷落,皆是大喜。


又因孙策还未赶来,索性便压着俘虏朝城内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