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2章 李治:该跑路了(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请卫公领兵前往朱雀大街劝和。”


到了这份上,长孙无忌也只能是开口了。


众人听闻,皆是微微点头。


倒不是他们愿意参与进去嫡子之争。


而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李靖去领兵前往朱雀大街的这个时间,大概是要来不及了。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从宫廷别苑,再去召集禁卫,赶到朱雀大街的时候,那边的情况大概也已经明朗了。


李靖过去,只是收尾。


同时也是给陛下一个交代。


皇子争斗,朝臣完全不管,这太不像话。


如此,也不会落人口实。


褚遂良略微迟疑,他还想再拖延一下时间。


如今的局势对于魏王大好,若能多拖延一下,自然是更好。


房玄龄瞧出了褚遂良的想法,抬眸望去,略带警告。


刚想说话的褚遂良,顿时被压了回去。


这文武百官,虽说长孙无忌是第一功臣,但任何人心里都明白,房玄龄才是最不能被小瞧的那个。


——


朱雀大街。


确实是胜负已分。


李承乾带来的一千兵马,如今只剩下三百余人,且都是气喘吁吁,围在太子车架旁边守护。


反观魏晋联军,因为车轮战的关系,半数将士体力充沛。


“大兄,是你输了。”


魏王李泰再次得意的笑了起来。


李承乾面容平静,淡淡道:“我输了,那又如何呢。”


“青雀?你敢弑兄?”


“如今父皇昏迷,我为太子,这朝堂百官,会任由你来监国?”


李泰闻言,脸色微变。


他没想过弑兄。


可到了这个时候才发现,如果他不杀了李承乾,那又该如何去处置李承乾。


父皇还没苏醒呢,现在是赢了。


可朝廷百官,会任由他这个魏王,去囚禁太子吗。


如果不能囚禁太子,那就只能继续让太子监国。


可这样的话,今日伏击太子,又有什么意义。


岂非是成了个笑话。


“四哥,我们没退路了。”


李治低声说道。


李泰有些犹豫:“稚奴,你莫不是觉得,我们要”


李治语气坚定:“若非如此,四哥如何能得太子位。”


“谁也不知父皇还有多久能醒,可即便是明天,只要大兄还在,便有这监国之权。”


“大兄说得没错,若他还在,文武百官不会放任不管,尤其是长孙舅舅,他会任由我们囚禁大兄吗。”


李泰面色有些难看,道:“即便是舅舅又如何,我等囚禁大兄,他长孙无忌还敢来抢人不成。”


“朝廷百官谁不知道,父皇对于大兄起兵造反之事,早就怒上心头,这次父皇昏迷,太医都说了,是因为父皇心中郁结,跟大兄脱不开干系。”


“只要等到父皇醒来,必然就会废掉太子。”


听到李泰不想下杀手,李治可不愿意。


他要登临皇位,是要除掉太子,也要除掉魏王。


可李治自己,也不想背负杀两个兄长的骂名。


最好的结果,就是魏王杀了太子,他再杀了魏王。


这样给父皇那边,也能稍微有个交代。


心中略微思索,李治幽幽说道:“若大兄向父皇认错呢。”


李泰一惊:“你什么意思。”


李治道:“大兄入城,如已是困兽犹斗,无路可退。”


“确实如四哥所言,父皇因为大兄起兵造反之事,很是生气。”


“可如果大兄在父皇醒来后,向父皇认错,交出霹雳火,火炮制作之法,且归还洛阳,将辽东还于大唐,且向父皇求情。”


“那么父皇会不会心软,从而放过太子?”


“又或只是简单责罚一番,不废掉太子位。”


“父皇的脾性,我等皆是清楚,最是念旧情。”


“大兄他,毕竟是娘生前,最为疼爱的长子。”


“若到那时,我等岂非成了笑话?”


李泰铁青着脸:“这不可能,他已经起兵造反了!”


“父皇怎会绕过他。”


李治道:“四哥可不要忘记了,即便是大兄起兵造反,父皇在废掉太子位后,褚大夫多次提及让父皇立四哥为太子,父皇都没有同意。”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父皇对大兄,依旧抱有期望吗。”


“若是彻底死心,父皇早就立四哥为太子了。”


闻言,李泰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他清楚,李治说的没错,父皇对于大兄,一直有着最后的一丝念想。


褚遂良三番五次提及另立太子,可李承乾都造反了,父皇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其实所有人都清楚,李泰心里也清楚。


李承乾如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抛开跟父皇之间的争执不谈,不管是在军事,亦或是治理政务,他都是最为优秀的继承人。


这一点,李泰也得承认。


如今的辽东,洛阳,在太子的治理下,可谓是百姓丰衣足食。


更别说霹雳火,火炮,能让唐军实力大增,开疆扩土不在话下。


站在父皇的角度,只要李承乾愿意低头认错,交出霹雳火火炮制作之法,安心的当太子,等父皇百年后继位。


那么父皇,还真是很有可能,原谅李承乾的所作所为。


一想到这,李泰整个人都不好了。


那他现在这么做,算什么?


一时间,李泰转头看向李承乾的车架。


哪怕只剩下三百余兵马,可端坐在车架上的李承乾,没有丝毫慌乱,好像他不是败者,失败的人是他们。


凭什么?


哪里来的底气。


就真如稚奴说的那样吗,所以李承乾早就有了这般打算。


李泰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李治观察到李泰的面色变化,心里松了口气。


要是李泰不下杀手,他才是真的难办。


四哥不杀大兄,他强行下手,那先杀大兄还是先杀四哥。


这都不好办吶。


只要四哥下令杀了大兄,他顺势杀掉四哥,从某个方面来说,也算是为大兄报仇了。


届时,父皇,就只有自己一个嫡子了。


这太子位,已然没有了选择。


其实,之所以不自己下手杀大兄,李治还有其他的顾虑。


比起李泰,李治想得更多。


他更清楚的知道,如今辽东,已经成了太子的后花园。


当年,仅仅只是高丽一地,就导致前隋百万大军难以攻克。


而今,高丽,百济,新罗一统,若反,征讨起来,真是百般艰难。


李承乾占据洛阳之前,就把皇长孙李象留在辽东。


这份心思不难猜。


李治估摸着,辽东此刻已经生产了大量的霹雳火跟火炮。


朝廷起兵,攻打洛阳不过数万兵马,都如此困难,且就连李靖李卫公你亲自领兵,都丢失了潼关。


日后攻打辽东,又需要多少兵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