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4章:晋王还是个孩子啊(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曌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道:“正是。太子在洛阳开办纺织厂,研制新纺织机,还大量种植棉花准备制造棉布。”


“这看似只是民生之事,实则暗藏乾坤。一旦成功,百姓皆能穿得上新衣,这等功绩,足以让太子的声望如日中天。”


“晋王,这其中的利害,你可曾细想?”


李治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我明白这是太子收买民心之举,可这与我们又有何关联?”


对于现在的李治来说,在他的心里,早已经是加入到皇位的争斗中。


因此不管是魏王还是太子,都是他的敌人。


武曌嘴角微微上扬:“晋王,这其中关联大着呢。如今朝堂局势微妙,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量。太子有霹雳火在手,又在民生上大做文章,已然占据了不少优势。”


“但我们若能在这纺织一事上有所作为,不仅能削弱太子在民生方面的影响力,还能向陛下展示你的治国才能和对百姓的关怀。”


武曌循循诱导,让李治在夺嫡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便是我们的机会啊。”


李治有些疑惑,挠了挠头,问道:“可具体该如何做呢?”


“这可是纺织厂,据说所产生的利益,相比之煤炭厂还要更高。”


“太子不会轻易放手的。”


“又怎么会给我。”


武曌听到这话,手指轻点李治额头:“呆子。”


“你觉得太子,真的是为了钱财吗。”


李治还是不懂:“难道不是吗?”


说着还分析道:“父皇拿走了太子的煤炭厂,太子心里肯定很不愿意,但现在这情况,又不能强行把煤炭厂拉回来,跟父皇翻脸。”


“所以这才想到了纺织厂,用纺织厂的利润,来弥补失去的煤炭厂。”


“他这是为了”


说到这里,李治没再继续说了。


意思很明显,太子要这么钱财干嘛,自然是招兵买马,扩充军备,跟父皇一决雌雄啊。


不仅是他这么快,大家都是这么看的。


武曌心下叹息。


如果不是没有选择,她是真不想跟太子对敌。


可是现在,已经是站在了对立的立场上。


有时候武曌也很不理解,为什么太子要这么做。


以太子现在的情况,明明可以安稳的继承皇位,但偏偏要选择跟陛下,跟世家为敌。


只是在心里,对于太子这样的行为,武曌很是钦佩。


甚至想着,如果有朝一日,她掌大权,自当也是要如此做。


“太子不是为了钱财。”


武曌语气很肯定。


李治疑惑:“不是为了钱,还能是什么。”


武曌有些感慨:“太子是为了百姓,是为了大唐。”


这么说,感觉有些可笑。


但却是真的。


别人不懂,可武曌能懂。


因为当初,她也这么想过。


感同身受。


李治有些沉默。


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问题。


这么一看,好像太子才是君子,而他则成了小人。


李治自然不想当小人。


武曌明锐的感觉到李治情绪变化,赶忙安慰道:“太子这是借势,以功德傍身,让陛下无从下手。”


李治有些勉强的点点头,同意了这个说法。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武曌缓缓坐直身子,双手轻轻交叠在身前,不紧不慢地说道:“太子在洛阳推广棉花种植,建立纺织厂,我们为何不能在长安也如此行事?”


“长安乃大唐都城,人口众多,需求巨大。若能在长安建立纺织厂,推广棉布,这惠及的百姓数量将极为可观。”


“且这还能促进长安的经济发展,增加朝廷的赋税收入。”


“晋王,这可是一举多得之事。如此一来,你便能在父皇面前展现出你的能力与担当,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支持。”


“只需要晋王去跟陛下进行汇报,陛下本来就心动,自然会应允。”


李治下意识问道:“太子那边.”


话没说完,就停住了。


如果按照武媚娘说的那样,太子不是为了钱财而开设纺织厂,推广棉花种植,那么就会同意在长安也开设纺织厂。


“我该怎么说。”


略微停顿后,李治问道。


武曌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此事倒也不难。”


“你可向陛下提议在长安建立纺织厂,以造福百姓为由。”


“陛下圣明,定会权衡利弊。”


“如今大唐正处发展之际,民生之事乃重中之重。”


“陛下深知纺织厂对长安百姓乃至整个大唐的重要性,若陛下同意,晋王自可毛遂自荐,前往洛阳,面见太子。”


“如此一来,功劳自然就落在了晋王头上。”


李治缩了缩脖子:“我去洛阳面见太子吗。”


他以前不怕,可现在有些怕。


心虚。


武曌道:“晋王自可放心,太子心高气傲,自然不会为难你这个亲弟弟的。”


李治沉思片刻,觉得媚娘所言有理。


抛开夺嫡的心思不谈,他跟太子之间,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现在也不是他参与的时候,也没做过什么地不起太子的事情。


所以也不需要担心什么。


——


次日。


阳光明媚,金色的光辉洒在皇宫的每一个角落。


李治早早地便来到了皇宫,等着君臣议事结束。


不多时,内侍张阿难过来。


“晋王,陛下召见。”


李治随着内侍张阿难走了进去。


屋内。


只见父皇正坐在龙椅上,看着案几上的奏疏。


“拜见父皇。”


“免礼。”


李世民有些疑惑:“稚奴怎的今日又来,是有什么事吗?”


李治有些苦涩。


他这个当儿子,难道没事就不能见父皇了?


最近这两年,自从成为金吾卫大将军后,李治就可以频繁见到父皇。


可两年过去了,父皇那边对自己一直温和,可再也没有别的了。


李治也清楚,在父皇的心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