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大唐讲武堂第一任校长(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就是树立权威了,李承乾可以借助二凤的影响力,确定太子讲武堂的权威性,从某种意义上,使得太子讲武堂成为像国子监那样的高等学府。


作为天策上将,李世民本身的军事能力不用多说,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对讲武堂来说也是很有好处。


只是在成为皇帝后,二凤很少有展现的机会,而他也不需要去教导别人,但这并不带代表二凤本身的能力变弱,只是表现的机会少了。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资源倾斜。


二凤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和最丰富的资源,他加入讲武堂后,必然会将更多的军事资源、优秀的将领和士兵等向讲武堂倾斜。


使得讲武堂迅速扩大,飞速成长。


先前李德奖说父亲李靖比起陛下相形见绌,这话有些谦虚,但李世民的军事能力,确实是强得离谱,经验也相当丰富。


除了好处外,坏处也是显而易见。


首先就是在决策上,李承乾的权力肯定会受到二凤的制衡。


从名字上就会很清楚,原本是太子讲武堂,现在大概是要改名为大唐讲武堂。


年轻的将领也会从太子门生,变成天子门生。

https://m.9biquge,com

而且随着讲武堂的发展,二凤会逐渐意识到其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这权力交替的敏感期,猜忌会越发严重。


如果李承乾在讲武堂中的表现过于突出,或者与一些将领和官员关系过于密切,就可能会引发李世民的猜忌,从而影响他的太子地位。


历史上,汉武帝晚年对太子刘据的猜忌,就是因为刘据在政治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引起了汉武帝的不安,最终导致了巫蛊之祸的发生。


但这些本来就是没办法避免的,所以李承乾来到了甘露殿。


“都这么晚了,承乾找朕何事啊。”


李世民穿着便衣,语气温和。


近段时间魏王太高调,为了避免太子这边心里过于不平衡,所以他自然要对太子亲近一些。


先前东宫乐童称心之事,让李世民意识到应该要两边把控,不能把太子给逼坏了。


即便是太子的到来,影响到他的房事之乐,却也是从龙榻上起来接见太子。


李承乾也不含糊,当即把先前跟李靖说过的话,稍微修改后,再次跟二凤说了一遍。


李世民听完,顿时眼睛发亮,作为皇帝,他更能明白这讲武堂的好处。


二凤首先想到的,就是强化中央集权。


讲武堂可以成为掌控军队的重要手段,通过讲武堂的教育和培训,使军队更加忠诚于皇帝和中央政权,减少地方势力对军队的影响。


任命亲信将领担任讲武堂的教官和领导职务,从而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强大的军队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军队的加强,更能稳定政治局势。


在提升大唐军队实力的同时,面对内部叛乱和外部威胁时更加从容应对。


还有拓宽人才渠道,越过世家垄断,打破阶层壁垒等众多好处。


“好想法,承乾这个想法,当真是妙不可言。”


李世民肯定的说道,方才心中的略微不爽,此刻已然烟消云散。


李承乾顺势道:“还请父皇担任这讲武堂第一任校长。”


“校长?”李世民略带疑惑,毕竟弘文馆一般叫馆长,文学馆长官是大学士,大唐没有校长这个职位。


李承乾解释道:“这是我给讲武堂长官定的名讳,以此区别于弘文馆。”


“‘校’者,有校正、规范之意,当校正学员之品行,规范其言行,使其成为忠君爱国、勇猛善战之良才。”


“‘长’者,为首领、引领之谓,引领讲武堂之发展,制定教学之方略,为大唐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将领。”


“校长之职,非有非有大才、大德、大勇之人不能胜任。”


李承乾一边解释,一边心里滴血,本来他才是这太子讲武堂的第一任校长啊。


现在名字改了不说,校长的职位也只能拱手送给二凤。


李世民听完后,满意的点点头:“好,那朕便担任这大唐讲武堂的首任校长。”


想了想,李世民又道:“最近李卫公最近在家编纂兵书,承乾你明日去一趟李卫公府邸,把讲武堂这事跟李卫公说说,想来他肯定是会极感兴趣的。”


“朕平日里政务繁忙,没有太过空闲去讲武堂进行教导,李卫公赋闲在家,正好可作为讲武堂的讲师。”


“有李卫公在,这讲武堂才算是名副其实。”


听到这话,李承乾顿时尴尬,他总不能说,自己先去了李靖家,结果人家李靖不答应,这才来找父皇。


要真这样说的话,那意味可就完全不同了,必然引发二凤猜忌加倍。


说谎更不好,太子的行踪,肯定会禀告到二凤这里,到时候知晓了,那就是猜忌加倍再加倍。


心中几番思索,一道灵光闪过,李承乾道:“说来,这讲武堂的想法,正是从李卫公那边得来的。”


李世民惊讶道:“哦,此话怎讲?”


李承乾解释道:“今日我去拜访李卫公,原本是想着跟李卫公聊聊,让李德謇早些回来,帮我主理府兵操练之事。”


“闲聊之中,听到李卫公正在编纂兵书,以此福泽后人,便就突发其想。”


“文官治理地方,武将保家卫国,都是一般重要。”


“既有弘文馆,为何不能有讲武堂。”


“这才生出创办讲武堂的心思。”


这么一说,事情自然就圆了过去,李世民也不会多想,只是想到太子有创办讲武堂的想法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


李世民点头道:“原是如此。”


在他看来,成立讲武堂这里面,也许还有李卫公的引导。


甚至是李卫公借太子之口,来讲述之事也是极有可能。


原本他觉得太子能生出这般想法很惊讶,现在扯到李卫公,就变得正常许多了。


接下来,就是父子之间的拉扯了。


按照李承乾的想法,讲武堂原本是太子讲武堂,当然是要设立在东宫。


李世民自然不能同意,提出设立在皇城。


李承乾也不同意,考虑到讲武堂的想法毕竟是太子提出的,李世民也没有太过强势,毕竟现在还要跟太子缓和下关系。


总不能三言两语对不上,又来一场父子大战吧。


最后一番拉扯下,最终把讲武堂的地址定在永兴坊。


也就是东宫外,延喜门出去后的第一个坊。


ps:一天两更八千字保底,如果时间充裕,灵感充沛,就是三更1.2w字。


求支持。求月票。预祝中秋快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