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81章:太子缘何谋反!(求首订求月票)(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点点头,张阿难这才离去。


有来往书信的铁证,很显然,齐王李佑是真的在准备谋反了。


转头看来,所有的一切都说得通了。


太子突然赐死纥干承基,是因为发现了其跟齐王共同谋反之事。


纥干诺可能听到过只言片语,但不了解事情经过,纥干承基也不可能带着儿子一起谋反。


所以下意识认为,赐死父亲,是因为暴露了太子谋反的可能。


至于纥干承基刺杀魏王,在李世民的眼里,则是成了齐王的暗中指使,意图挑拨加深魏王跟太子的矛盾,从而混乱长安,让他有机可趁。


如此说来,太子完全就是被冤枉了啊。


李世民内心是有些愧疚的。


因为在此前,他一直觉得太子的谋反可能性很大,所以很不相信。


现在有了反转,就感觉对不起太子了。


“朕知晓你,是比较在乎兄弟情谊的,只是谋反这样的大事,你不应该为其掩盖,应该及时的告诉朕。”


这个时候,李世民的语气,已经变得很是温和。


对比李泰暗中的咬牙切齿,高士廉则心情舒畅,内心大石落地。


“我并非是要替齐王隐瞒谋反的事,而是不想引发太大动荡,以至于事情闹得过大。”


“早些时日,我已经派人前往齐州,让齐王秘密赶回长安,我没有跟其说明缘由,想必齐王虽有迟疑,但在这个时候,还是会回来。”


“我是准备届时将他控住,再将其带到父皇面前,如此便能简单的覆灭一场谋反之事,也不会闹得人尽皆知。”


“他毕竟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看到他做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对于齐王的事情,通过纥干承基,我也有少许了解,谋反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受到了阴弘智的挑拨。”


“齐王在还没有就藩的时候,阴弘智就让齐王暗中招募卫士,纥干承基便是在那个时候,被阴弘智重金贿赂。”


“齐王就藩后,阴弘智一直还为其出谋划策,怂恿鼓动,这才有了如今之事。”


李承乾一番话说完,李世民是又喜又怒。


喜的是太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怒的是阴弘智竟然如此狡猾,枉费了他的信任。


昆明池政变,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布置的一场鸿门宴。


李建成在昆明池设宴并邀请李世民,为李元吉将去平乱的大军践行,实则是要杀李世民。


当时,李渊已经将秦王府的大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人,调与齐王李元吉,帮助平乱。


而坑杀这些大将,也属于是政变的一部分。


甚至李建成还想好了事后这么应对李渊,就与齐王串通,说李世民因病暴毙,而他自己,则想办法游说李渊让位给自己。


其实也是跟李世民一个路子,逼宫!


然而这一切被东宫的一个小人物王晊,听到了,更不幸的是,他还是李世民的卧底。


所以,这个计划没有成功,反倒成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一个导火索。


话说回来,无论李世民的是“玄武门之变”,还是李建成的“昆明池政变”,都是置对方与死地。


而最悲剧的是高祖李渊了,无论谁成功,他都被儿子赶下台。


从这个角度来看,谋反继位,还真就是大唐的祖宗之法。


这也是李世民在杀掉太子李建成跟齐王李元吉后,李渊最终没有对李世民出手的原因之一。


毕竟儿子们都一个样,哪怕是除掉李世民,再换个儿子,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心灰意冷之下,李渊干脆放手了,任由李世民当了太子,把朝堂大权都交给他。


实际上李渊是有能力除掉李世民的,虽说李世民功劳很大,得到了军中将领的拥护,但长安城内,也不过只有八百卫士。


若李渊狠心杀子,随便调动几千兵马围了秦王府,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


这就是李家人的特点了,杀得厉害,却又很注重亲情。


一如现在的李世民,何尝不是如此。


阴弘智的功劳,则是在当时站出来,向李渊揭露了太子李建成等人昆明池政变的阴谋。


这也使得原本要领兵平乱的李元吉,因此被李渊取消了统兵权,救下了李世民麾下,原本要被坑死的大将们。


这个时候,李泰感觉到非常憋屈。


他想尽办法要打击太子的计划,反而是成全了太子。


他看到,父皇看向太子的眼神中,很是满意跟愧疚。


再想要从谋反这块去打击太子,可就不是现在这么简单了。


在纥干承基这件事上,太子竟然隐藏如此之深。


李泰瞧了一眼纥干诺,原本他也猜测过是不是太子特意派过来的卧底,现在看来,这分明是太子用来拨动此事的棋子。


当事情全部展开后,李泰就明白,不仅是自己,包括房玄龄,都遭到了太子的算计。


在太子拿到纥干承基跟齐王来往的书信,赐死纥干承基的同时,这个局就已经在谋划了。


不,可能更早,甚至纥干承基跟齐王的来往,说不定太子早就知道了。


原本李泰想的是,哪怕不能废掉太子上位,也至少能让父皇对太子有所猜忌,可现在这样,全都泡汤了。


父皇心中,必然对太子可能猜忌荡然无存。


连自己被刺杀这样的事情,也完全让齐王李佑成了挡箭牌。


李泰听完太子的话后,甚至自己都觉得,纥干承基刺杀自己,就是齐王在暗中挑拨。


齐王是有这个需要跟动机的,目的也很明显。


但他清楚,肯定是太子干的。


然纥干承基已死,死无对证,已经完全没有了办法。


到时候,就算是齐王不承认也没用,父皇对其已经完全没有信任。


只会觉得其临死前,还想要闹上一番。


殿外,李安俨紧绷的神经,终于是放松了下来,一直搭在剑柄上的手也放下,手心已然满是汗水,后背都有些湿透了。


一直在门口偷听殿内的动静,大致的情况,还是听明白了,这几次反转,让他心跳加速。


难怪杜荷说让他放心,太子自有应对之策,原来竟是这般。


谋反的人,竟然是齐王,而不是太子。


同时,李安俨也对太子印象大改,这等谋划算计,简直让人目眩神迷。


哪怕对房谋杜断加在一起,也毫无逊色。


如此太子,何愁大事不成。


“大哥?”


李安俨旁边心腹有些疑惑的低声问了一句。


毕竟这次临时换岗,是李安俨进行的安排。


他们虽然不知道太子谋反的事情,但也隐约察觉到可能有大事发生。


李安俨可是在殿外偷听,旁边的心腹都看着的。


“无事,好生当值。”


“是。”


不多时,张阿难也从东宫返回。


同时手上还有一沓书信,足足有十多封。


李世民面色难看的接过书信翻阅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