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一岁,逆袭系统什么鬼?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九转玄罡诀(求首订)(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论是功法,配套的太上伏魔剑法,还是伏魔印、清世印、伏魔阵等,都只对妖魔有效。”


听到这里,陈逸对两套功法有了清晰的认识。


思索片刻,他将太上伏魔功推了回去,笑着说道:“师姐,我想选九转玄罡诀。”


对付妖魔邪祟,即便没有太上伏魔功法护持,他依然有信心只凭剑道便能将它们杀穿。


皆因他的剑意是“杀伐”,乃是拥有无上威能的霸道剑意。


并且,在那一段与妖魔厮杀百年的经历中,他早已明悟自身剑道。


其中有两点最为重要。


一是剑法无须华丽,无须繁杂,只需要快、准、狠,以凌厉剑势击在妖魔弱处即可。


二是“杀伐”剑意,对妖魔邪祟的威胁不亚于纯阳。


甚至在那段经历中,陈逸多次杀到它们胆寒、畏惧。


因此,太上伏魔功于他而言如同鸡肋一般,倒不如选择提升更全面的九转玄罡功。


这样一来,等他境界提升、剑道更进一步时,不论与人为敌,与妖魔为敌,他都可一剑破之。


“决定了?”


“嗯。”


宁雪在得到陈逸肯定回答后,她便收起太上伏魔功,将九转玄罡诀书简递了过来。


“功法不能带出这间道观,你便在此将上面的内容记熟吧。”


“不理解的地方,我嗯……”


见她面露犹豫,陈逸心下不禁一凉。


不是吧?


说好的传授功法,特指的是太上伏魔功?


很不幸。


不幸被陈逸猜中了真相。


宁雪未曾学过九转玄罡诀,对其中真意知道很少。


她的建议是功法入门之后,要么等大师姐回山,要么寻求太虚道一脉,尽量别自己瞎练。


也因此,陈逸才清楚剑峰山那位大师姐詹红袖修习的也是九转玄罡诀。


且她的功法早已修至大成,修为更是到了四品灵窍境。


至于宁雪所说的求助太虚道一脉,陈逸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古天罡古老道。


这位刚刚回返宗门的副宗主,应能给他提供些帮助。


不过那也是等他先将九转玄罡诀入门之后再说。


而入门对陈逸来说,不算太难。


至少九转玄罡诀的入门篇,他轻易便能理解,且在之后几天内修行新的功法。


刚开始的那几天,他能明显感觉到体内真元的变化。


仿佛一双无形的铁锤不断的锤炼他的真元,消磨掉其中的杂质,使其变得更凝实、更纯粹。


紧接着,凝练后的真元沿着九转玄罡诀的经脉运转时,逐渐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宛如初春融雪时的溪流,虽不汹涌澎湃,却生机勃勃。


运转一周天变化不显,两周天真元运转速度便会提升一截,三周天时达到最大。


四周天……


随着陈逸对九转玄罡诀入门篇的更加纯熟,真元变得愈发厚重凌厉。


一直到十多天后,他蓦得发现丹田处多出一丝丝淡蓝色的荧光,方才知道九转玄罡诀已经修至入门。


连带着他的修为境界也达到了八品纳元境中段。


陈逸顾不得继续修行,召出面板查看起来。


【姓名:陈逸】


【年龄:33】


【修为:八品纳元境(中段)】


【天赋:大器晚成——骨龄越大,修行速度越快。】


【基础功法:圆满——滴水成河,方成大器】


【九转玄罡诀:入门——真元一转化罡气】


【剑道:大成——厮杀百年,剑意至臻至纯。一剑出,万骨枯!】


【逆袭点:5/100】


“这九转玄罡诀速度的确不是基础功法能比。”


陈逸欣喜之余,也没忘测试一番。


体内罡气随着催发,凝于手掌之上,肉眼可见一层淡淡的荧光。


他随手拍在演武场旁的一块巨石上,手掌无声无息没入留下一道深深的掌印。


那山石竟是让他没有感到一丝阻力。


“这威力好……好弱。”


陈逸笑容消失,撇了撇嘴。


真元转化的玄罡之气看似强大,但相比锋锐剑气,威力只能说一般。


更遑论他所拥有的“杀伐”剑意了。


不过在多次尝试之后,玄罡之气倒也不是那么鸡肋。


至少运转之时,其对身体的防御力提升比之真元防护要强了五倍有余。


很符合宁雪介绍时所说的“护持自身”,算是让陈逸多少有了些安慰。


……


而在陈逸修行九转玄罡诀的十多天里,剑峰山上的寒意更浓。


一场晚冬的大雪将整个太虚道宗染上了一层素白,远远看去煞是好看。


这样的天气。


宁雪等几位师兄师姐还好些,仗着修为高深,迎着寒风依旧能保持剑法招式精准。


而花有香、李明月和陆有相三人则因为天资不够,不仅无法得传剑峰山绝学功法,修为进境也未达到八品纳元境。


尤为难熬。


无奈之下,陈逸只好带着他们在厢房外搭了一间宽敞的木屋,专用于习练剑法。


看着花有香三人剑舞的身影,恍惚之间,陈逸猛然发觉这一幕似曾相识。


仔细回想,他才想起来。


那一年周婉仪有身孕,老大陈远搬到芳华园时,夏绾绾也是给他们在厢房外搭建出一座凉亭。


区别在于,一个是避寒,一个是避暑。


“也不知老大现在如何了。”


不过陈逸并未回忆太久,一封意外来信,打断了他的思绪。


“今晚子时,山下树林,属下有要事禀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