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梁家开始封狼居胥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御前奏对(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梁晓自己也知道那第一份调查报告,只是看住唬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


毕竟他可不敢给出解决办法,就算给出了,在公元十世纪也几乎不可能做到。


若非寻访扬州是皇帝给他布置的“作业”,他其实都不想写这个调查报告,费事费力,效果还不大。


若只有这第一份奏折,梁晓觉得自己也能在皇帝心中留下印象,但也就止步于此了。


对于皇帝来说,他最需要的不是为他分析问题的人,而是帮他解决问题的人。


真正被梁晓寄予厚望的,则是第二份关于盐法的奏折。


这个时空的大周朝和历史上的“大宋”非常相像。


所以很多在北宋有效的东西,梁晓可以直接照抄,这可比他自己真的搞调查研究简单多了。


因为有顾廷烨的人脉,梁晓决定对盐政下手。


和土地兼并这种敏感且无解的问题相比。


盐政的问题相对好说得多。

https://m.9biquge,com

大周从开国至今实行的盐法叫做“官榷法”,通俗地说,就是朝廷派人专管盐政,大包大揽。


官办,自然也就带来了效率低下、贪腐横行、私盐泛滥等问题。


梁晓充分利用了常大管家提供的情报,在这第二份奏折前半部分,将如今盐政的种种弊端分析得极为清楚。


治本极难,治标的方法却是有的。


梁晓根据自己记忆中,历朝历代盐政改革的方案,选了一些较为可行,且短时间内能给朝廷带来大量财政收入的办法,写在了奏折的后半部分。


分析问题,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才是最正经的策论写法。


这第二本奏折,赵真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一直皱着的眉头也舒展了一些。


显然看这第二份奏折时的心情,比看第一份奏折时,强上太多了。


梁晓觉得自己站得腿都麻了,都已经开始在心里痛骂封建帝制的种种弊端了。


直到此时,赵真才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抬起头来盯着梁晓看。


梁晓没有说话,只是“恭顺”地低着头,等待皇帝问话。


赵真一边揉着自己的手腕,一边笑道:“四郎,你可是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


梁晓露出一个得体的微笑,答道:“让陛下见笑了。”


赵真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盯着梁晓看,带着一点悔意地说道:“四郎,我都有些后悔将你选为垂拱殿侍卫了。”


梁晓心中突了一下,不知道赵真为何要这样说。


他莫名想到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这种感觉很不好。


赵真顿了一下,说道“四郎,不如你回家准备科举,将来做个治世之臣。”


梁晓这才在心中松了口气,原来赵真是这个意思。


本朝之前,文武不分家,出将入相再出将,也都是寻常事。


本朝立国后,文武分家,以文制武。


勋贵子弟不经科举,也只能做武将,不能做文官。


赵真这是觉得自己有治世之才,只做武将可惜了。


梁晓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并不会被皇帝画的大饼所影响,当下恭敬地道:“臣愚钝,只想效仿前朝名将,为陛下开疆拓土!”


赵真觉得有些可惜,但也不想强压着梁晓由武转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