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六章 居正之殇,窃国肥私!(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见到徐渭起身,完全没有想到海瑞不按常理出牌的余凯,顿时有些急了,道:“我还有话说……”


在被押解进南京前。余凯,还有那个德兴县知县孙文都做好了顽强抵抗,绝不攀咬他人的准备。


但怎么也没有想到,海瑞的审问会如此简单,好似例常审问,根本没在口供中给他表达“忠”“勇”的机会。


仿佛海瑞此来,就是给他定罪而来的。


海瑞只望着他。


余凯自我辩解道:“煤矿爆炸,和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这一句不必记录,画押吧。”


前面那句话是海瑞对徐渭说的,后一句话是海瑞对余凯说的。


徐渭把口供拿了过来,将笔向余凯一递。


余凯却不敢接了。


海瑞的眼中终于露出了杀气:“《大明律》第五款第二条,罪犯不在口供画押者,立杖四十!”


余凯连忙接过了笔,在口供上画押,手却使不上劲,哆哆嗦嗦问道:“部堂大人,若以此口供定罪,我该当如何?”


“开化、德兴两县矿难、两县民乱之事,早为圣上所知,这口供,也会递送京城,交给圣上裁决。


以汝口供,诸罪尽在汝身,为官数十年,贪赃枉法有你,矿难发生,虽不是伱点燃的火,但让衙役赶矿民下矿,致使数百矿民之死,有矿业司,也有你,矿难发生,矿主拒不付抚恤,你不加以劝导,反而收受贿赂,抓捕良民,故意激化民情,引发暴乱,这也有你。


无数冤案,会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特遣钦差前去开化查察,有一桩,便是一罪,有十桩,便是十罪,百桩百罪,千桩千罪。


数百矿民之命,皆因汝而起,其业其孽,皆系汝之身。


常言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一条矿民之命,就足以杀你一次,几百次,就能杀你几百次。


官逼民反,上愧君恩,下愧百姓,为大明朝律法所不容,汝已然罄竹难书。


贪赃过百万,就是圣律族诛,加之数百条生民之命,加之山河社稷动荡。


待口供上禀圣上,汝之九族,已有取死之道。”海瑞漠然道。


嘉靖四十年以前,大明律为第一律法,嘉靖四十年及今,圣上大律已在大明律法之上。


若以大明律,如余凯之流,不过斩首示众,抄家,男眷发配流放,女眷打入教坊司。


而以圣上大律,余凯当受千刀万剐凌迟之刑,而其九族,有一个算一个,谁也别想跑。


几百条矿民之命,会与之一一对应,令矿民及家属瞑目。


既然想担罪,那就担好了。


九族同赴黄泉,同去地下相聚。


狼毫笔登时落地。


这和矿业司太监、知府大人说的不一样啊。


矿民暴乱发生。


余凯就知道死罪难免,本以为怎么死都是死,独自顶罪,如果能造福妻儿老小,这罪认就认了。


可如此认罪,以后人世间就没有妻儿老小了,还造福个屁啊。


“部堂大人,我还有话说……”


余凯下意识地就要翻供,但海瑞却不想再这般磨豆子了,天快亮了,赵贞吉快到了。


妻子生产后,进入了短暂昏厥,海瑞为此多耽搁了几个时辰,必须快些得到真正的供词。


海瑞对外面的王用汲喊道:“有这些口供就够了,来人,押下去!”


王用汲领着两名锦衣卫就走进了牢房,不顾余凯的挣扎,强行将人押了下去。


海瑞又道:“这里不必再设座了,把椅子撤了。”


属于革员坐而受审的待遇消失。


德兴县知县孙文如树杈似的杵在那里,望着坐回大案前的海瑞,和坐在大案侧端坐着记录的徐渭,心里的气顿时冒了出来:“部堂大人,同案受审,为何余凯有座,你凭什么让我站着受审?”


“适才我对余凯的审问,你在隔壁是听到的,汝等作恶多端,恶贯满盈,九族都将要难保,还在乎极刑死前的座位?”海瑞冷笑道。


孙文强装的镇定被彻底击破,双脚无力,瘫坐在了地上。


“余凯的口供,你是听了的,你可以原封不动照着回复,本官可以保证,汝之二人,同身死,九族灭!”


说到这里,海瑞从胸腔发出的声音如黄钟大吕,在整个牢房里嗡嗡作响,“现在,我问,你答。”


“你是奉谁的命令去赶矿民下矿?”


“矿业司…还有知府衙门。”


“说清楚,哪个知府衙门?”


“衢州府衙门。”


“是府衙公文,还是知府书信?”


“……”


“回话!”


“知府口头命令!”


孙文那张脸比死人还难看,恍恍惚惚,战战兢兢。


海瑞望向徐渭,道:“记录在案!”


徐渭立刻记了。


“矿难发生,你得了多少好处?”


“没有好处。”


“没有好处你会抓上告矿民?”


“……我得了命令。”


“谁的命令?”


“矿业司太监刘炜,衢州府知府杨俊民,那铜矿,有两人的份子,刘炜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陈洪的义子,杨俊民是吏部尚书杨博的长子,一道命令下来,我怎敢不听?”


窃国肥私。


国之硕鼠。


“记录。”


徐渭一直在记录。


开化、德兴两县矿难之谜缓缓解开。


一问,一答。


不知不觉间,天已经亮了。


敲门声响了,海瑞的目光一闪,慢慢望向那条门。


刚让孙文画押的徐渭,立马转过头望向海瑞,海瑞似乎早已料到,道:“开门吧。”


门启。


新南直隶总督赵贞吉走了进来,望着房间里的情形,立时脸色大变,迟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