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一章万国朝拜,四夷皆服(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吐蕃在此时,也还未有足够的底气。


“如此最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样就应该能省很多的麻烦了。


“转告李震,春祭那日,将所有的火枪和红衣大炮都拉出来,朕要放炮。”


前次,以炮势逼迫李治投降。


春祭大典,李承乾便要万国投降。


刘仁轨和李治对视一眼,也都是心照不宣。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时间转眼间便又过了十日。


春祭大典。


李承乾身穿着那象征着无上权力和尊贵地位的明黄色龙袍,身姿挺拔地站立在庄严肃穆的太庙中央。

https://m.9biquge,com

他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沉稳而有力,举手投足之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威压如涟漪般向四周荡漾开来。


此时此刻,整个天下的大势似乎都凝聚在了他这一个人的身上,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他所吸引。


一旁的李治静静地伫立着,手中紧握着那卷金黄的圣旨,口中清晰而庄重地咏颂着上面的文字。


这些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无非就是关于李承乾继任皇位这件大事,旨在向列祖列宗禀告并祈求他们的庇佑与祝福。


待李治咏颂完毕之后,李承乾缓缓伸出手,从旁边恭敬侍立的内侍手中接过一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香柱。


然后,他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前方放置着巨大祭祀青铜鼎的地方。


每一步落下,都如同踩在历史的长卷之上,发出轻微却又沉重的声响。


这一刻,他就是在书写历史。


终于,李承乾来到了青铜鼎前。他微微躬身,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香柱稳稳地插入到鼎内早已准备好的香炉之中。


随着香柱的插入,一缕缕轻烟袅袅升起,在空中盘旋缭绕,宛如神秘的祥瑞之气,为这个重要的时刻增添了几分神圣庄严的氛围。


“礼毕!”随着内侍这声高呼响彻整个太庙。


李承乾亦是猛然回身,他身姿如龙骧虎步般矫健有力,每一步迈出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势,周身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


那些来自异国他乡的使者们,被这股强大的气场震慑得甚至不敢抬头直视,因为稍有不慎便会犯下大不敬之罪。


顺着眼前的云梯俯身望去,只见满朝文武大臣皆恭敬地站立在下方,犹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自己。


这般场景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此时此刻,李承乾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迈之情。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李承乾不禁低声呢喃起来,曾经只在诗句中领略到的壮丽景象,如今竟真真切切地呈现在自己眼前,令他深深陶醉其中。


他面带微笑,对着下方的臣子们微微颔首示意。


而站在阶梯上方的李震,则手持宝剑,威风凛凛地一挥,同时高声喝道:“贺炮!”


“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鸣声如惊雷般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个天地撕裂开来。


那一声声巨响,带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冲击力,一波接着一波地袭来,使得周围的空气都剧烈颤抖着。


地面也随之猛烈摇晃起来,一股股强烈的震动感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身体,让人连站立都变得异常艰难,仿佛下一刻就会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掀翻在地。


那些外来的使者,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们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些人惊恐万分地以为是可怕的地动来临,纷纷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


千门大炮齐声怒吼,炮弹如同雨点般密集地倾泻而出。


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将他们不远处处的山峰染成了一片火海。每一发炮弹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当它们击中目标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威力。


原本矗立在众人面前的那两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小山峰,在如此恐怖的炮火轰击之下,竟然毫无抵抗之力。


只听得一阵轰隆隆的巨响过后,山峰被炸得粉碎,化为无数碎石和尘土,在空中飞扬飘散,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镇静!”


苏定方大喝一声,军卒逼近,才控制了混乱的场面。


一个个看向那消失的巨山,都是心照不宣一脸煞白。


见状,李承乾也知道,自己所要的目的已经达成。


于是乎,李承乾大声道:“外来的使者,你们回去之后,请转告你们的国王,一年之内,来长安城,献上你们的投降书,无条件的服从大唐的安排,不然,就如同你们眼前的山峰,彻底从世间上抹除掉。”


霸道至极。


但是,对于如此强势的要求,却没有谁敢提出质疑声。


红衣大炮,已经给予了他们足够的震慑力了。


这宴非好宴,而是鸿门宴。


“春祭大典之后,朕会陈兵边疆,明年春祭大典之前,朕未收到尔等投降的国书,便举灭国之战。”


无理霸道。


这就是强者的姿态,能随意支配小国的生死,更别说是个人了。


没有回声,这是单方面的宣布,不是在和他们商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