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章 李承乾登基,权利更迭(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治确实是真心诚意地选择投降,整个招降过程可谓一帆风顺,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和波折。


随后,朝廷发布诏令通告天下,全国各地的军事与政务部门,皆由李承乾所率领部下的将领们接管并负责统筹管理,如此一来,顺利地完成了军政事务的交接工作。


两个月之后,李承乾统率大军正式进驻长安城。


在宏伟庄严的太极殿上,也迎来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只见李治手中稳稳地端着一个精美的玉盘,而那玉盘之上,赫然放置着一枚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传国玉玺。


在众多官员的注视之下,李治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地朝着台阶下方走去。


“上承天意,下顺民意,请太子殿下继承皇位!”李治声音洪亮,双手高高举起玉盘,脸上满是虔诚之色。


紧接着,“请太子继皇帝位!”的呼声在太极殿上此起彼伏,在场的百官纷纷躬身齐声呼喊起来。


面对此情此景,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既是天意,又是民意,本宫实在难以推辞!”


在此之前,他已经按照礼仪规范完成了三次谦让,而此次便是第三次。


所有应该遵循的仪式流程,至此已然全部圆满结束。


第一让,是于泽州城外。


这第二让,是在刚踏入长安城之时。


如今,这次是在太极殿上受封。


“参拜陛下!”


伴随着李治那深深一躬,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身上。


这一躬身不仅仅代表着礼节,更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完成了彻底的交接。


“拜见陛下!”


雄浑而整齐的呼喊声从宏伟壮丽的太极殿内轰然传出,犹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


阶梯上全副武装的军士们,在这一刻也纷纷缓缓伏跪下来,动作整齐划一,如同训练有素的精密机械。


眨眼之间,他们便如潮水般连绵成片,一眼望去,整个皇宫里都是跪伏在地的人群。


李承乾双手有些颤抖地接过内侍毕恭毕敬呈上来的传国玉玺。


这一刻,宛如梦境。


曾几何时,他不过是一介微不足道的屌丝,在那必死无疑的绝境之下,实现了绝地反击,登上了这个九五至尊宝座。


千言万语也难以尽述。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激荡的情绪,然后将目光缓缓向下移动,威严地说道:“众卿平身!”


“多谢陛下!”


群臣齐声回应,随后纷纷站起身来,但依旧目不斜视,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稍有不慎触怒龙颜。


毕竟此刻坐在皇位之上的李承乾,已经成为大唐之主,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朕能够顺利登上帝位,全仰仗诸位爱卿的齐心协力,鼎力相助。对于那些立下赫赫功勋之人,朕定当论功行赏,绝不亏待!”


李承乾的目光依次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坚定且充满威严。


百官们听到这番话,顿时呼吸都为之一滞,最为关键的时刻已然来临。


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皇登基之后,必然会对朝堂势力重新洗牌,究竟谁能继续飞黄腾达,谁又会黯然失色乃至身陷囹圄,一切皆取决于今日这位新皇的决定了。


“李治奉命于危难,挑社稷于动荡之际,铲除朝中奸佞,雪洗朕之冤辱,还大白于天下,为天下百姓所想,还政于朕,当为第一功臣。”


“特封为摄政王,其令如朕令,有统领全国所有政务、军务之权。”


李治呆住了,这是对我等考验吗?


皇权我都放下,就拿这考验我吗?


“多谢陛下恩德!”


李治也是反应的够快,立即躬身答谢。


“但,臣一无心政务,二无其能,一心只想做个闲云野鹤,还请陛下恩允。”


如此敏感的位置,李治可不敢担任,这职权,一听上去,就是和李承乾共治的天下。


“请陛下成全!”


见到李承乾还许久不说话,李治也是立马跪下。


他十分的担心,李承乾会在后面找机会拿他开刀。


“不准,李治自今日领摄政王之职,监管全国。”


李承乾直接回绝了。


这位怎么可能没有能力呢?


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能统领朝堂,展现铁血手段,镇压异声,完成集权。


“多谢陛下!”


李治也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心有余悸的领下了摄政王之位。


“李震、程处默,忠肝义胆,击百济、灭高句丽,有灭国之功,特封李震为忠国公,程处默封为义国公。”


封外亲兄弟,也轮到结拜兄弟了。


这一路走来,他们是踏起了李承乾行动的第一步了。


“李德謇奉命于危难之间,传信于先帝,陈述朕之冤情,忍辱负重,铲除奸佞,亦有不世之功,特封为勇国公。”


李德謇为李承乾传达信件,也是取得了很关键的作用。


不然,被李世民封杀,那下场可是很可怕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