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九章平乱非李靖不可(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给孤查!必须严查到底!孤一定要知晓这些氏族大家的详细名单!”


李治勃然大怒,面色铁青,声音犹如惊雷一般在宫殿内炸响。他那紧紧攥起的拳头因为太过用力而微微颤抖着,显示出此刻内心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


良久之后,李治像是再也无法抑制住心中的怒火,猛然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他的动作幅度之大,甚至带倒了一旁的几案,上面摆放的奏折和笔墨纸砚散落一地。


与此同时,一股浓烈的杀意从他身上迸发而出,仿佛化作实质般令人胆寒。


此时此刻,李治深深地感受到了世家大族对于皇权的强大掣肘。


这些家族凭借着数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人脉和势力,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能够左右着国家的政治走向。


而在私底下,他们也依然能够决定王朝的命运。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平定张亮乱,以及顺带清算朝野。


这次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李治已经动了杀心。


然而就在这时,站在下方的房玄龄赶忙上前一步,拱手低声说道:


“殿下息怒,请听老臣一言。如今大乱初生,局势尚未完全稳定。此时万万不可大动干戈,以免彻底将这些大族逼至我们的对立面啊,即便想要对付他们,也绝不能过于张扬,更不能明目张胆地对世家大族动手,只能在暗中筹划。”


对于这样的事情,房玄龄见的太多了。


这些世家大族们向来善于审时度势,在局势未明朗之前,他们往往会选择投注多方,给自己留下充足的后路。


他们绝不会把所有的筹码都押在一方身上,而是如同狡兔三窟一般,精心布局,以确保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自己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说,尽管如今发现他们与张亮有所联系,但并不能就此断言他们一定会叛变。


也许他们只是在观望形势,坐山观虎斗罢了。


对于张亮抛出的橄榄枝,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毕竟多一条路总比少一条路要好得多。


但如果李治因此便贸然出手打压甚至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杀鸡儆猴。


恐怕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反抗之心,使得原本可以掌控的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殿下,依臣之见,此事极有可能是张亮精心策划的离间之计,他的险恶用心便是要让朝堂陷入混乱与动荡,让殿下与群臣相互猜疑,从而从内部将我们彻底瓦解。”


褚遂良一脸忧虑地急切劝诫道。


不得不说,张亮此番计谋实在阴狠至极,竟把李治逼入如此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倘若李治对那些世家大族置之不理,恐怕就要面临被他们暗中算计、背后捅刀的巨大风险,让李治寝食难安。


就算是对群臣也有所怀疑。


可要是下令严加彻查,又极有可能激起这些氏族大姓强烈的反抗情绪,弄巧成拙,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张亮真是用心歹毒啊!差一点就让孤中了他设下的奸计。”


李治冷哼一声,顺势顺着两人给出的台阶走了下来。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是将两人所说的话语深深地铭记于心。


想要对付那些势力庞大的氏族大族,绝对不能采取硬碰硬、明火执仗的方式。


必须要谋定而后动才行。


而且,他想要杀的人,还是要借刀杀人才行。


李承乾便是最好的例子了。


“敢问国公,如此的局势,可解否?”


李治看向房玄龄,这位大唐顶级的谋士。


其他人都靠不住,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这位大唐智囊了。


“想要破局,也并不难,只要此人肯出马,叛乱可平之。”


房玄龄显得成竹在胸。


“哦,我大唐还有如此奇人,不知道国公说的是谁啊?”


李治的目光变的炽热了几分。


“卫国公李靖。”


房玄龄郑重开口。


想要在此等局势之下,力挽狂澜,也唯有深得军心的李靖了。


这叛军,可不是真正的叛军,而是被蛊惑了的大唐军士。


张亮以为李承乾正名为由,行以出师之名。


设立武庙,提高军卒地位。


开设军饷,福利全军。


对于全国的军卒来说,无一不对李承乾感激涕零。


然,对他们有大恩的李承乾却被以叛逆之名,废除了太子之位。


此行,便是被张亮携恩而聚,欲为李承乾正名为师。


不然,这手底下的军卒可不会随意听从他,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举。


“卫国公德高望重,以其在军中的威望,只需振臂一呼,全然能稳定局势,让叛军不敢轻易进攻。”


“只是如今,卫国公抱病在家,就不知此计是否可行?”


褚遂良则是喜忧参半。


“这就要看太子殿下,送去的是何等良药了!”


房玄龄另有所指。


“卫国公久病居家,孤也是素有耳闻,但是却不知其所犯的是何病症,其实孤也早该让太医去就诊了。”


等到要用到这位擎天之时,李治也才想起到,大唐还有这样的一位,可以力挽狂澜的猛人。


“卫国公所患的乃是心病,一般的药物,难以启用。”


房玄龄再道,同样身为老狐狸,他太清楚李靖的病症了。


“心病还得心药治,而太子殿下你就是这心药。”


同样,善于揣度人心的许敬宗,也同样猜到了缘由。


三人都是心如明镜,唯独李治还是一头雾水。


“孤吗?”


李治一怔,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三人所谓的,肯定不会是真正的药材。


而是另有所指。


“卫国公的病根,就是功劳太大了,以至于让其思之成疾。”


房玄龄见李治还不得要领,又加以引导道。


李靖会病吗?


当然是不会了,虽然他也是戎马一生,但是其的打法与李二有别。


李二在年轻之时,就喜欢带头冲锋,而人家李靖呢?


还是好好的当着自己统帅,军旅的生涯对其来说,是强身健体,并不是过重的负担。


他现在还能牵着过堂虎,骑着红拂女呢?


真正的老当益壮。


“原来老将军的病根是在此,既知病症所在,那便可解了。”


李靖这是自污,怕功高震主,被上位所杀。


唯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


“准备车驾,孤要出宫!”


情势危急,李治等不了太久。


立即命令内侍,摆驾出宫,要请出李靖出来镇场子。


这场子,他这个新任太子已经罩不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