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六章变革开始,枪炮问世(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法治?以法为制吗?”


李震反复咀嚼,又似懂非懂,自秦以来,便确立了法制。


不过在不同的时期朝代,侧重均是不同。


内儒外法,却是各大朝代一直沿用的法制框架。


不过所谓的法,还是只是对付于平民百姓,对于贵族来说,那根本就不太多的束缚。


内松外严,所有的法律条令都是服务于上层的阶级。


甚至公然提出了刑不上大夫的言论。


这种劣根所在,还是会激起阶级矛盾。


既然要打破,那便就打的彻底。


“对,以法为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人是活着的,而法制条文是死的,只有如此,才能避免昏庸无道的事情发生。”


法制框架,则是进一步约束权力的开始。

https://m.9biquge,com

“拟出一个法制总纲出来,第一,规定犯罪范围,在法制面前,人人平等,不论平民还是高官,犯之必罚,并且功不能抵过,第二,凡是我们治下之民,不管之前如何,当即恢复自由身,废除奴役。”


“本宫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方向,至于其他的细节,你与刘仁轨细细商量。”


现在这片新治下的土地,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军权在手,李承乾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陛下的意思是,法治面向所有人,皇亲贵胄也是一视同仁?”


李震一脸严肃的问道,如此说来的话,他们受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特权也会逐渐消失而去。


这无端就是无妄之灾。


“对,天下本该如此!”


李承乾点了点头,也并不清楚李震此时的心中所想。


此举是与所有的功勋、贵族对抗,比对付世家门阀还要波及的更广。


“殿下,可想过,如此一来的话,可还有多少人支撑殿下呢?”


李震硬着头皮问道,他这是在为自己谋私,但更多也是担忧,李承乾现在营造出的团体就此垮掉。


因为按照李震的设想来看,那些帮助李承乾争夺的天下的人,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们之所以跟随,还不是为了军功,以至于在将来能高人一头,为所欲为。


而李承乾的一个条文,便将他们打到尘埃中。


“有失必有得,虽然可能会寒了一些人的心,但本宫却能坐拥整个江山的平民之心。”


“而且,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法治久安,就如此决定。”


李承乾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到千万生民的利益。


他是为了大众谋福,绝对不会落下的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殿下如此决定,想必有殿下的考虑的,但是末将觉得,殿下应该有心理准备。”


李震还是愁眉不展,他可以想象到,推行法制的下场有多难了。


酷吏从来就没有好下场。


但是,自古以来,所有的试法者,其下场均是惨不忍睹。


无一不被利益集团口诛笔伐,留下来的都是一行行恶行。


商鞅为法殉葬。


王安石悲催收场。


而且,他们的变法力度要远没有李承乾现在的强,他们损失的只不过是当时氏族的利益,而现在,李承乾却是要要了他们的命。


李承乾如果一意推行,会引起某一阶级的强烈反对,甚至为了自身利益、安全,会不择手段。


包括弄死李承乾。


自古而来,都是皇帝与氏族大夫共治天下,也共享天下成果。


这绝对与李承乾要对付世家门阀两个性质。


“本宫已有了心理准备,万事开头难,在法令颁布之后,让不良人跟踪,有违法乱纪的,那就先杀一批,以儆效尤。”


每一次变革,都要用鲜血来铺垫。


“但是末将还是认为,这还是操之过急,毕竟如今局势还稳定,还不能实施殿下所说的大计。”


李震再次劝诫,毕竟谁都不想因为李承乾的一纸法令,就甘愿引颈就戮。


一旦李承乾动了真格,那些勋贵们也不会就这样放弃他们都特权,坐以待毙。


倒戈相向,已经算是轻的了。


如今的大唐朝堂方面,一直在向他们这些部下将领抛橄榄枝的。


“不,现在才是最好的时机,本宫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李承乾轻轻的拍击着李震的肩膀,示意其安心。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却能因祸福避趋之?我们要超越前一辈的功绩,也只能做出一番翻天覆地的事业来,才可能于此并肩了。”


李承乾打气道,他现在可离不开李震他们几人的支撑。


“殿下放心,末将知道如何做了。”


李震点了点头。


“不说了,你陪本宫去一趟军需处吧,也不知道阎立德捣鼓出来了没有。”


李承乾转移话题,眼中多了几分期盼之意。


他在出征之时,便交给了阎立德几张非常重要的图纸。


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变数。


成了的话,便在未来,改写战争的方式。


这也是他决胜唐王朝军队的底气所在。


至于土炸药霹雳火,毫无疑问,肯定已经被唐王朝所掌控了。


虽然他做保密措施,但是那可是长了一万个心眼的李二。


就连之前的贴身侍卫,都是李世民的亲信,不泄露了配方,才有鬼呢。


“好,殿下请!”


李震没有再多话,端正的跟随在李承乾的身后。


他谨慎的很,和其父李勣一个模样。


少了那几分意气。


军务处是军务重地,就在城主府的不远处。


所以没有多久,一行人便到达了军务处。


这里的守备格外的严密,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军备是唐军最高战力的体现,在与外邦敌对战之时,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这些锻造的技艺以及装备,是绝对不允许流落到外面的。


穿过布满烟硝味的密封石道,几人便来到了一座铁门之前。


铁门之外,更是站立着十数位甲胄严护的甲卫,很远,就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煞气。


军卒们除了战斗和平时的训练外,还需要兼顾守卫职责。


不定时,不定地点的派遣防守。


“打开铁门!”


李震上前,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