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五章调兵遣将(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急报,扶余福信拥立扶余丰于周留城称帝,集合部众与倭国联合,从水陆两道,向熊津城进发而来。”


突如其来的战败,让一众将领脸色都变了变。


最为难看的还是刘仁轨,因为这是他统领治下的地区,竟然还有叛乱发生。


他不由抬头看了看李承乾,李承乾古井无波,看不出半点的情绪。


刘仁轨心中一沉,这扶余福信可还是他看好的一个将领,分派重任。


“还请殿下治罪,末将有失察之罪。”


刘仁轨起身躬道。


“殿下,扶余福信暗藏祸心,刘将军也是一时不察所至,如今大敌当前,还请殿下给予刘将军戴罪立功的机会。”


黑齿常之也是立刻为刘仁轨求情,两人相处的很好。


“本宫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如此正好,什么牛鬼蛇神的跑了出来,一起收拾不正好吗?”


李承乾一笑而过,他当真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而是在考虑,这是巧合,还是历史的推力呢?


一起收拾吗?


两人一怔,除了镇守各城镇外,现在能动用的兵员也不多,也只是一万多而已。


至于平壤道和新罗道的援兵,也是要等陆上的冰雪融化了,才能赶来。


随李承乾而来的,也只不过是亲卫队。


“殿下,如今扶余福信叛乱,领军袭来,还请殿下转移。”


敌情不明,李承乾坐镇于此,确实是极大的风险。


“小国之军,叛乱之辈,就将本宫的两位大将军吓到了吗?”


李承乾洞若观火,这两位都是以少胜多的行家。


“这倒不是,倭寇之流,尚不入眼,但是反叛军队却不能不留心,以当前兵力,是不能再以分兵而击之了。”


刘仁轨担心兵员过少,不能有效的保护李承乾的安危。


李承乾亲临前线,是能极大的鼓舞了士兵的士气,但也会带来问题,那就是容易变成众矢之的,也可能是导致战败的主要原因。


“本宫还有二千卫士,都是军中的精锐,以一挡十,不在话下,水军之战,刘仁轨你去指挥,至于叛军,本宫的这二千卫士就交给黑齿将军指挥了。”


“以少胜多,才能体现出为将者的能力,如果是以多灭少,不是一个常人都能打的出来的吗?本宫不走,本宫相信你们能战胜的。”


李承乾十分轻松的开口,没有半点大军压境的紧张感。


白江口之战,刘仁轨也是以一万破倭寇和百济五六万的联军。


问题不大。


刘仁轨和黑齿常之相视一眼,李承乾不仅看重他们,还是如此的信任他们,将亲卫都交了出来。


“末将,定不会辜负殿下所托!”


两人躬身抱拳礼,异口同声的说道。


“铁舰建造了几艘!”


集众地铁矿,打造镇国神器。


铁船,是不会被淘汰的,这也是李承乾第一个发展此道的原因之一。


也符合当代的要求,海域要开括,毕竟要有无敌的舰队。


比陆路扩张的要快上很多倍,也不会被地域和粮食所限制。


“已经造出了十艘!”


这么快的吗?


建造可能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最漫长的是铁器的收集。


铁矿坚硬无比,人工开采的难度太大,而且冶炼成铁,也需要太多的时间。


“殿下,是如此的,阎大匠改造思路,是在现如今的木船之上,张贴上铁块,其防御效果一样,而且还比用纯铁打造出来的铁船轻快。”


刘仁轨见李承乾疑惑,立即补充道。


“甚好,另外,本宫让霹雳营赶造出了大批量的霹雳火,从现在开始,就用霹雳火开凿铁矿。”


火药的用途,可不只是战争。


开路挖矿,其也是大用途。


改革发展,逐渐上了正轨。


“殿下,用如此神物开矿,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呢?”


刘仁轨可是亲眼目睹了黑火药的厉害,开城炸山,不在话下。


“不是大材小用,这才是霹雳火的正确用途,以后需要铁矿的地方会有很多,你们也要派人勘察铁矿,和开凿铁器。”


铁的用途太广泛,民用比军用更多。


战争只是一时,发展才是永恒。


“另外,让铁匠打造粗铁链,将几艘铁船链接起来,本宫要铁索横江,尽数拉断倭国的小破船。”


李承乾又道,水战,也会有很多船只相撞而毁。


“善,殿下此计甚好,如此的话,只需那几艘铁船,就可以大破倭国了。”


烧不着,撞不过,更跑不过,留给倭国的,那只有死路一条了。


三人又是相商了细节之后,刘仁轨和黑齿常之才离去。


战略已经部署完毕,李承乾也是无事,带了几张画好的图纸,便出了府邸。


往建造司而去。


阎立德这个大唐大匠,也被李承乾扣留在百济,如今负责锻造船只。


阎立德,不仅善于修建,也是精通画技。


阎立本《步辇图》,家喻户晓,其正是阎立德之弟,也是工匠大家,在阎立德去世之后,阎立本任工部尚书。


唐代的多处奇观、宫殿都是出自于此二人之手,工艺非常精湛。


“阎大匠,好久不见!”


不久之后,李承乾就来到了阎立德的办公处。


此时的,阎立德还专心的查看图纸,只是手微微抬起。


“请先坐下!”


并未察觉到来人是谁。


“是殿下到了!”


一边的侍卫,低声道。


“殿下,下臣该死。”


阎立德抬头,立即大惊失色,赶紧请罪。


“阎大匠,操劳国事,本宫来到可能并不是时候。”


李承乾笑道,没有放在心上,如果手底下官员都是如此兢兢业业,那么该是多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