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七章李承乾之患,必须平定(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之于民,取之于民。”


钱财的存在,在于流通,而非存储。


如今各项举措均是用于民生,亦是要让百姓将这些钱财花费出来,这样才能造福了百姓,不然钱存着,反而碍于商业繁华,阻挡政务。


“传令各州道,实施榷盐法,食盐买卖由官方垄断,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走私贩卖食盐,一经发现,杀无赦,坐连全家。”


“食盐应由官方统一管理,包括生产、售卖以及价格调控等。”


李承乾其实想要实现食盐垄断已经很久了,只是时机还未成熟而已,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可以实施榷盐法。


食盐乃是“百姓之命,国家之基。”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府兵制和均田制被破坏,不得不改为了募兵制。


但是招募兵勇需要钱粮,于是当朝者为了续命,榷盐法也就应运而生,确实为大唐延续了国祚。


不过,对于盐贩子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然而,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你几个盐贩子算老几,不斩首就好了,还想赚朝廷的钱财。


不过,这盐贩子之中,有一人叫王仙芝,一人叫做黄巢。


做不了官,我贩盐,日子照样过的滋润,但是榷盐法的实施,那是要了他的命了,黄巢不反不行啊。


这就是一系列动作和大唐的国运是密切相关的。


李承乾现在在高句丽这边已经树立了足够的威望,根本就不怕发生类似的事件。


“另外,筑钱币!”


辽东道、平壤道、百济道和新罗道逐渐繁荣,是可以适当的发放钱币进入市场,更加能稳定物价,也能让李承乾的官府凭空生成钱财。


当然,钱币的发放,肯定也不能随便发放,要根据社会生产力而行,不然很容易发生动荡。


“殿下,钱币名号、样式可有有要求?”


钱币都要印了,这不是独立又是什么?


“和大唐一样,我们四道州,自改道后从始至终都是大唐领土。”


内斗而已,怎么能划分国界。


我还是大唐的太子,你们说废了,就能算数了吗?


自古以来,兵强马壮者,问鼎之。


而且,铸造出的钱币一旦流通出去,也有大唐在兜底,不怕通货问题的发生。


钱可以无限的生产,但是社会的物质就那么多而已。


所以制造钱币也不能随意乱造,不然国家动荡的情况更堪战乱。


“末将均一记下,马上让人拟写文书,通知各州道。”


武行躬身后退。


也就是在这时,林志上前几步。


“刘仁轨将军在殿外求见!”


李承乾一怔,是有什么大事吗?竟然让刘仁轨亲自跑来。


不过,李承乾如今有人正有要事要找寻刘仁轨。


“宣进来吧!”


李承乾点头道。


“殿下,恐怕不行,刘仁轨将军在殿外跪候,末将曾要带其进来,其不肯!”


刘仁轨深受李承乾器重,面见是不需要经过特别的通知的。


李承乾眉头一皱,大感不妙,快步而出。


魁峨的宫廷门前,刘仁轨屈膝跪地,仿佛一颗尘埃般渺小而脆弱。


“正则,何事以至于此!“李承乾轻声问道。


刘仁轨,字正则。


“刘仁轨有愧于殿下,请辞百济道行兵总管一职。“刘仁轨重重地叩头,脸上充满了羞愧之情。


“究竟发生了何事?“


李承乾疑惑地看着刘仁轨,然后又看向林志。如果百济道那里出现了重大变故,不良人应该会第一时间向他禀报。


“末将斗胆,殿下是否打算起兵了?“刘仁轨抬起头,目光坚定。如今的局势一目了然,四道中的各级将领们都察觉到了一些端倪。


“仅仅因为此事?起来说话吧。“李承乾微微一笑,亲自将刘仁轨扶起。


“你也是前来劝阻本宫的吗?“李承乾微笑着询问,心中暗自揣测。


刘仁轨听后摇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不,末将明白殿下是为了天下苍生才起兵举义。如今百济道的百姓安居乐业,末将亲眼所见,心中十分欢喜。殿下所行之事,乃是造福万民、利在千秋之举。”


“然而,末将在遇见殿下之前,曾蒙陛下知遇之恩。若殿下起兵举事,末将实难以后主之恩,忘却前主之德。”


李承乾听到这里,脸上露出释然之色,微微一笑道:“本宫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是否起兵举事,还要看朝中局势如何发展。本宫目前所想,便是如何让百姓富足起来,并不希望爆发战争。”


他目光炯炯有神,神情严肃,接着说道:“不过,本宫在此地制定的政策法规,倘若有人胆敢前来破坏,那就只有兵戎相见了。”


与大唐的冲突,自然是能拖则拖,毕竟瘦死的骆驼都比马大,更何况,如今的大唐还在巅峰状态。


“如果守战,末将当仁不让。”


刘仁轨一脸坚定地说道,但他内心并不想领兵攻打李世民。


但是防守,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走,我们入内详谈,你就是不来,本宫也要来找你。”


李承乾说着,转身走进了身后的大宫门。这里是平壤的皇宫,现在已成为他的行宫。


进入宫中后,李承乾坐在主位上,看着刘仁轨说:“本宫知道你的难处,不过天下大事,也非只有战与乱。”


刘仁轨感激涕零,拱手谢道:“多谢殿下体谅!”


李承乾点了点头,继续说:“如今水师除了训练之外,还要到海中去提取食盐,至于如何提取,本宫会将方法传给你们。”


他心里想着,汉江口是入海口,可以在附近提炼海盐,再结合榷盐法,一定能够增加收入。


接着,李承乾又吩咐道:“另外,你在百济,要多多收集铁器,让阎立德制造铁船,未来水军需要远航。”


李承乾觉得是时候为这个时代增添一些科技元素了,从船只开始改进。等百家学堂建立成熟之后,各项后世的科技理论都可以拿出来和这些充满创造力的古人交流,说不定还能创造出跨越时代的产物呢。


“殿下所说之事,待末将返回百济道之后,马上进行布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