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二章 打侬智高(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总是习惯于只看到自身的利益。


而且这世上总有人喜欢贪得无厌。


赵昕让一个正常的古人,去高看百姓,去为百姓服务,这只能说多少有点难度。


而且这种东西……


就像是天生的。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什么海瑞等这些人,终究只是少数。


其实儒家里面,也不少官要爱民的内容。


但有这样的说法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赵昕总感觉,自己缺了一种理论,以指导实践。


当天!


赵昕也是不得不跟状元郎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的话。


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还列举了一下如今大宋各地的叛乱不断。


赵昕也不敢说他爹爹的不是。


那就只能说是,官家是好官家,只是下面的人执行坏了。


不过有一说一!


他爹爹应该也可以算的是历史上,比较仁的皇帝了吧。


唯一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稍稍地好色了一点点。


好在这好色,倒也没有对这整个国家,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最后……


为了让对方安心工作,也是不无吓唬地对状元郎道:“你觉得,以我大宋官员如此对待百姓,到时候,这辽国什么的,要是真的打来,这百姓,还真的愿意跟我们站在一边?”


“还有这军队的腐败,他们在面对外敌的时候,又还能剩下多少的战力?”


“若是再这样下去,我毫不夸张地说,仗一旦真的打起来,第一个跑的,就是那些禁军。”


“而经营许昌、南阳,就是我们最后的底气。”


“你对百姓好,百姓自然也就会对你好。”


“真要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们就会愿意护着你。”


“所以……你到了许昌以后,万万不可欺压、鱼肉百姓。”


状元郎还是知道这事情的利害关系的。


赵昕后面又道:“对了!我今日跟你所说的话,别告诉其他人。”


赵昕最怕的,就是对方到处宣扬这样的事。


状元郎自然是点头称是。


而赵昕肯定不会对对方就这样彻底放心。


到时候……


他肯定还会让锦衣卫去暗中调查。


甚至……


接下来他还会考虑,学学朱元璋,光明正大地,给百姓监督的权力。


比如说……


百姓可以把官员给绑着送到京城。


当然,绑着送来就算了,只需一封信,甚至是一个口信就好。


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没人对权力进行监督,那权力肯定就会肆意妄为。


此次出来,赵昕把自己岳父也带上了。


所以随后,也是问了问自己的岳父,道:“泰山以为,若是把这些粮食的转运,全部换成民间经营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