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吵架伤感情(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恰好也是差不多月中。


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加之今夜的晚上,又没什么云。


这就把屋里屋外,都给照得像是发射了照明弹一样的亮。


不过有一说一……


赵昕一开始也有被不睡觉的范仲淹给吓一跳。


这大晚上的不睡觉,你这是在做贼?


只见范仲淹听到了赵昕的话后,也是连忙从屋里走了出来。


向赵昕作揖行礼。


“臣,见过豫王殿下!”


赵昕便问道:“你这大晚上,不睡觉,在做什么?”


范仲淹也是露出了一副,你也好意思问我的表情。


之后认认真真地回道:“臣在想一些事。豫王殿下为何也这么晚,都没有睡。”


赵昕便深吸了一口气,这才道:“我也在想一些事。”


范仲淹本着臣子,就是为君王分忧的原则。


当然!


其实更重要的,是有点好奇,便道:“不知豫王殿下在想什么事?”


赵昕便道:“你说,国家是什么?”


如果赵昕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是什么什么暴力机器,总之,有这几个字。


之后赵昕又道:“官,又是什么?”


“为何这世上,要有国家,要有官?能不能没有?”


范仲淹大概也没想到,赵昕会问出这么幼稚的话。


尤其是配合他矮别人一截的身高来一起看。


那种幼稚,就更是明显了。


不过……


这话也只是表面上听着很幼稚而已。


实则……


你真要深究,还真的挺深奥。


“国家,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直接往范仲淹的面前一放,就连范仲淹,都不太好去解释。


只能是回道:“国家,自古有之。”


赵昕便道:“那为何会有国家?要有国家?”


“……”只见范仲淹先是沉默了片刻,这才道:“可能是因为当初三皇五帝从一个部族,慢慢地,人变多了,也就成了国家。”


赵昕:“那为何人多了,就成了国家?”


范仲淹便道:“人多了,那总不能说,还是一家吧?‘國’字,一个‘口’,中间一个‘或’,或,从口,从戈,还有一个‘一’,‘一’是地的意思。”


“所以‘國’的意思,想来便是执干戈以守土,以卫社稷的意思吧。”


赵昕又问道:“那这土是谁的土,社稷,又是谁的社稷?”


范仲淹便回道:“那自然是天下百姓的土,至于社稷,那是土神和谷神的意思,代表的,自然也是天下百姓的土地跟粮食。”


赵昕便道:“那意思就是说,国,就是拿着戈,是为了保护土地,保护谷物?”


其实范仲淹也不太确定。


不过此时此刻,也只能是道:“想来……应该便是这样吧。”


赵昕一琢磨。


倒也跟那什么暴力机器,好像一模一样。


赵昕也不纠结这个了。


毕竟当年的国家的国字的起源,跟现在的国家的含义,怕是已经相差了不知道多少代了。


接下来便问范仲淹道:“你对我掌握这个国家,怎么看?”


范仲淹其实一开始是反对的。


毕竟……


就算是以学习为名,也不能这么过分。


而且……


他还是头一次见,竟然有人这么做。


而或许也是头一次有人这么做,所以,大多都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当然!


如果拿分封诸侯国来对比的话,将来是什么样的结果,又是轻易便可以预见的。


只是……


关键是,官家就这么一个儿子,据说,又生了一个,但不管怎么说,就算是按照顺序,这位置也是赵昕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