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四章 那也只能是大义灭亲了(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说赵昕说是那么说。


可以让那些没有来得及安排官位的人,去查那些贪官,查到一个,顶替一个。


但是……


万一真的顶替了一个大的呢?


还有,万一顶替的是一个武官呢?


因此,真正想要实施下去,还是有着很大的问题。


并且,要是真的那么做了,这士大夫的意见肯定都很大。


因为这不是相当于鼓励他们内部互相举报么?


即便是范仲淹,都不一定会赞同以这样的方式,来查贪官。


当然!


说是那么说!

https://m.9biquge,com

赵昕以为,也可以把这个问题先抛出去,然后再看看群臣的反应。


到时候,谁在朝堂上反对得最欢,谁就是阻碍社会进步。


谁就是奸臣。


于是……


到了第二日,他爹爹便先是在朝堂上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


说什么治国,莫过于先把吏治给弄好。


听某位大臣说,最近大宋的吏治特别差,因此,接下来,以考上科举,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分配官职,正等着分配官职的人为巡察使。


先去把各地的吏治,给整顿好。


若是查到非军中官职,县令以下的,查到一个,就随时置换一个。


若是查到县令以上的,可以免试,直接入馆阁供职。


当他爹爹把这话这么一说完。


满朝的文官都沉默住了。


到底是哪个大臣说的?


说他们大宋的吏治不好?


难道是包拯说的?


因为包拯也曾说过,大宋的吏治,贪腐的,几乎已经十有五六。


试问能够站在这里的,又能有几个,是完完全全的身上干干净净的。


就算是晏殊,都不敢说自己的身上很干净。


赵祯说完,看到朝堂上都鸦雀无声,也是问道:“卿等有什么意见?”


文彦博自己身上本就有屎,不敢说话。


富弼倒是心中无愧,那就更没必要说话了。


范仲淹也不说,大概是在想着,这样做,对百姓,对他们这种文人士大夫阶层,会不会有什么坏处。


这是官家在鼓励文人士大夫之间,互相揭发,互相举报。


到时候会不会举报到朝堂上来。


总之……


这气氛一下子,就有点尬住了。


紧接着……


赵祯又特意地点了一个人名,道:“查出来的官员,也可有一个申诉的地方,以防止出纰漏,这事就交给包拯包卿你去做吧!”


包拯傻眼!


不是……


我一个三司副使,这关我什么事!


这包拯,自然是赵昕举荐的。


虽说从包拯的过往经历来看,这个大宋的包拯,似乎并没有查过什么案件,更没有传说中的破案入神。


不过……


赵昕看他的履历,倒是做事很认真、很踏实。


当地方官的时候,能好好地为民服务。


当转运使,也能顺利地完成粮食等转运的任务。


更关键是……


对方其实也对废黜贪官污吏这方面的东西,有提出过自己的意见。


当然!


当初提出来这样的建议的时候,自然是直接石沉大海了。


不过现如今不一样了!


风向变了!


朝廷要开始整治吏治了。


那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