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问我,我问谁?(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士农工商馆的人,基本上九成都是士人。


剩下的一成,才是工商,农则一个都没有。


从这也就可以看得出来,底层人,为何一直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了。


因为你就算是给他机会,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好好地进行把握。


不过也不怪他们,毕竟没什么见识。


平常也就真的只会种种地,他们又能给豫王殿下提供什么价值呢。


但你还真别说,这百姓,还真能给赵昕提供一些价值。


你比如说上京告状!


举报你所在当地的不法官员。


这不就是很好的一个机会?


……


讲武殿。


赵昕看了看余靖所收上来的‘自我介绍’。


此时此刻的士农工商馆,颇有些当年大唐的那什么,行卷的意味在里面。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把自己过往的作品,都交给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甚至是科举考官去看。


到时候,你的作品的确是行的,然后人家在考试的时候,就会特意给你加加分。


或者就算是你科举考试不行,也可以直接通过举荐,向皇帝举荐你。


只是……


这往往是世家贵族才有的特权。


而现在,让余靖不解的是,既然都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科举制度了,为何还要用这种落后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于是……


余靖便问了问赵昕。


赵昕也是回道:“这不是怕有的人才还没有被发现嘛。而且……应该说,这么做,是为了找出一些拥有专项技能的人才。”


余靖便道:“什么意思?”


赵昕:“你比如说,可以治理黄河的人才。”


“你让一个心里只想着当宰相的人,去治理黄河,他能把黄河治理好吗?”


“所以,我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找一个专门就喜欢跟黄河死磕的人才。”


“对了!你现在就去贴告示,说找能治河的优先。”


余靖:“……”


余靖无奈,不过豫王殿下都已经这样吩咐了,他也只能是去做了。


赵昕又补充道:“你让外面的人都别急,士农工商馆会常年一直开着,不用一下子全涌进来,只要是身上真的有才能的,对国家有大用的,我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余靖这才领了赵昕的话,又去忙碌去了。


然后……


赵昕便给送了‘行卷’来的人,一个个地进行回复。


比如说:


“文采很好,不过没什么用,再接再厉。”


“字词都用的很生涩,我才十一岁,看不懂。”


“字写得很好,可以看得出来,做事应该也很认真,只是内容,缺乏了一点实用性。”


几百,上千份的行卷,赵昕要一份份地进行答复。


数日后。


东京城的士人们,便都拿回了自己的‘行卷’。


好消息是!


豫王殿下竟然细心地对他们一一进行了回复。


坏消息是!


全都是不行的。


“有没有被豫王殿下看上的?”


矾楼。


有人便问在座的客人道。


然后一个回应的都没有,都在唉声叹气。


“本以为,说不定能当官呢。”


“结果这比科举考试,好像还要难。”


“如果随随便便就能让你过,那倒是不正常了!”


“你说什么呢!”


“就你那文章,自己什么水平,自己不知道?”


也是差点让双方的人马打起来。


士人这边是如此……


基本上很难有被看上的。


倒是工商这边……


往往能直接得到赵昕的亲自接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