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一章 题目(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负责科举之事。


当然!


这考试的流程什么的,基本上都不用变,就按照以前的来就好。


主要是这最后的评分的阶段,赵昕怕是得辛苦一点。


要一份份地看过去。


三月初。


科举改革后的第一场考试开始。


从考场外面看过去,赵昕仿佛看到了一种高考的感觉。


就连这家人、朋友的送考,都似乎一模一样。


只不过跟后世的学子比起来,这年龄大小不一,而且基本上大多数的人的年纪,都至少在二十五岁以上。


甚至……


有的都已经快三四十了,还在那里考。


“我进去了!”


“留步!”


一个个在跟亲朋好友道别后,便纷纷走进了考场。


赵昕也就是随便看看。


紧接着……


便回宫去了。


负责监考的,都是往年的主考官。


然后等考完了试以后。


他们主要负责前面百分之六十的内容,而赵昕,则负责百分之四十。


今年策论的考题是,你如果是武则天时期营州的一名将领,现在营州刚刚打了败仗,士气十分地低落,你应该做些什么,来鼓舞士气,并且让大唐将士重新威加四海。


很多人一看这第一道题目,就直挠头。


话说……


他们能不能写,陛下还是尽早把皇位归还给李家吧,若是能做到这样,大唐必士气大振,别说营州了,就算是打到北边的靺鞨去都行。


但很显然!


如果你这么写,肯定不及格。


你这不是为难人吗!


让范仲淹、韩琦来写说不定可以。


毕竟……


他们两个实在是太有经验了!


不过这两人,韩琦估计还行,范仲淹估计得堵着武后门,拍门叫武后还政。


想着想着,考生自己都乐了。


可乐也没用啊!


现如今不是乐的时候,得想想怎么答题。


这对于至少七成的考生来说,都是无法下笔的题目。


就连曾巩,也不得不挠挠头。


毕竟像是这样的事,他也没经验啊!


不过……


凡事不是非要做过了才能知道,只要伱还能懂一点人性,知道士兵为何士气低落,那这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武则天时期,为何打仗不行啊!


因为武则天让她的男宠来带兵,全都是一些无能之将,所以,你首先要劝武则天,别用你的那些男宠了。


你的那些男宠一出来,士兵们就知道肯定打不过。


曾巩也只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这样去写了。


先是打草稿,然后再一点点成文。


如果说第一道题,还可以稍稍地按照常理去编一编。


那第二道题,真的就是必须要十分擅长治史的人才能回答得好了。


试论述汉或唐的兴衰,以及关键的转折点,分析其兴衰的根源。


靠!


有的人书都没读完,直接可以放弃治疗。


……


由于算是额外增加的一次科举考试。


所以这一次录取的人数,并不会太多。


赵昕估计,约莫也就录取十个左右吧。


本来大宋的冗官就多,还搞那么多的录取,也没啥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