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章 保州兵变(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庆历四年,八月。


也正好是刚刚过完中秋没多久,朝廷上,便传来了保州云翼军杀官吏、据城叛的消息。


虽说对这样的叛变,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只不过……


我大宋这叛变的频率,是不是有点高了。


这两年,好像都第三次了吧?


赵昕也是随后便问了问,这一次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然!


这个还得派人去查。


如此几日过后,才得知,是因为士兵对当地的转运使减少他们巡边的次数,而不满。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士兵去巡边,能得到一笔除了俸禄以外的收入。


现如今,朝廷不是没什么钱嘛,这地方的转运使,就想着,以后减少出巡的次数,那这钱,不就可以省下来了?


结果,当地的士兵就觉得不满了,认为是文官,为了文官自己的政绩,才这么做。


唔……


说实话!


赵昕光是这么一听下面的人的汇报,不是很能理解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


直到接下来,继续有人送信回来。


赵昕这才知道,一个可能是减少出巡的次数,让士兵收入变少了,另一个,则是这些文官,尤其是诸道转运使、按察使、判官以及提点刑狱等,在平常做事的时候,对士兵什么的,都考核太过于苛刻了。


而此次因为减少出巡次数而叛变,只不过是此前那些对士兵过于苛刻的行为而堆积出来的一个结果而已。


甚至……


这些文官说不定还在别人的面前,恬不知耻地,吹嘘自己因为这样做,而立了多少功。


到时候说不定官家知道了,就会给他们升职云云。


就像是欧阳修一样,都是大嘴巴,在饮酒的时候,吹自己多牛多牛,而这個多牛,则是以损害士兵的利益为代价。


平常把士兵骂成狗,动辄挑剔下属官员的错误。


甚至是故意去挑剔别人的错误。


以至于一些地方的官吏,无所适从。


那这地方的官吏,主要是军官的利益受损,士兵利益,也同样受损。


那这叛变自然而然也就会发生了。


说白了!


就是他爹爹设置了转运使、按察使、判官以及提点刑狱等这些官,想要到地方上捞政绩,结果对下面的军官、士兵太过于苛刻,下面的军官、士兵不满,于是就叛变了。


这属于是中央所派出的监察官员,与地方的官员的矛盾。


而解决这样的事的办法,就只能是仔细地挑选好充任这些官职的人,让他们最好是实事求是、秉公执法,不能因为想要自己升职,就胡乱地来。


在地方上搞得天怒人怨,甚至就连军队,都给逼反。


随后……


他爹爹便把这事给交给了他,问他接下来该怎么办?


赵昕此时也仿佛能够感觉到,这在古代当太子的压力了。


你要回答不好!


是吧!


就会在你爹爹的心里留下一种很不好的印象,比如说,此子将来或许不适合君天下。


你别看赵昕讨论国家大事,嘴巴叭叭的。


可处理像是这样的事,他可未必擅长。


再说了!


这一次他爹爹问他的时候,这场景还不一样!


以前,是在苗娘子的小院里问的,那当然可以畅所欲言。


可现如今呢?


是当着章得象、晏殊,富弼等人的面问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