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家的傻儿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要是大哥身体不行了,搞不好父皇真会选老六当太子(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跟这帮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是拉近了不少,不说情比金坚,但正常的玩耍还是可以的。


哗啦!


朱棣把棋盘拿了上来,正欲落子,却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只见一个内侍走进了大本堂内,恭声道:


“吴王殿下,陛下有口谕,请您去华盖殿一趟。”


朱橘闻言,眉头一皱。


“叫我干嘛?我要读书呢!”


内侍拱了拱手,又道:


“陛下传唤,殿下的学业可以暂时放一放。”


“还请快快随奴婢前去吧。”


啪嗒。


朱橘扔下了棋子,一脸不悦的道:


“八成又是叫我干苦力,真是……”


“老四!你们先下吧,回头我俩再对弈。”


说罢,他便起身抄起了书袋,跟着内侍离开,只剩下一众皇子面面相觑。


“老六他现在,真的好受重用啊……”


朱棡见朱橘远去,方才忍不住感慨道,


“感觉父皇对他的重视程度,都快赶上大哥了,你们觉得呢?”


朱橚和朱樉点了点头。


“咱平日里想见父皇一面都难,他倒好,现在直接顶了大哥的位置,陪侍父皇左右。”


朱樉酸溜溜的道,


“父皇这明显是要重点培养他了,我听说,朝中已有人蠢蠢欲动,想要巴结老六。”


“要是大哥的身体真的不行了,搞不好他就是下一任太子了。”


按照顺位,要是朱标不行,应该是他这个老二顶上。


然而,父皇却直接忽视了他,也忽视了老三老四老五,直接把老六给提了上去!


同样是皇子,他自然有些不甘心。


“二哥,慎言!”


朱棣低声呵斥道,


“这种话可不能乱说!要是被人听去了,你就完蛋了!”


朱樉:“!!!”


被朱棣这么一提醒,他也知道自己牢骚发过头了,赶忙闭上了嘴巴,一脸心虚的看向四周。


好在,这会儿大本堂里并没有其他人。


“我瞎说的,我瞎说的,你们就当没听见啊!”


他慌忙道。


朱棣翻了个白眼。


“六哥他是受宠,但也仅仅只是受宠而已,还不至于威胁到大哥的地位……你说的那是无稽之谈,再说了,大哥的身体现在正在恢复。”


他低声道,


“以后这种话别乱讲了,咱们自己兄弟听了还无所谓,可要是落到父皇的耳朵里,对你,对老六都不好,到时候老六必然恨你在背后乱嚼舌根!”


“他狠起来有多可怕,你自己心里知道的。”


朱樉脸色一白,连连拱手。


好不容易从被朱橘支配的恐惧中走了出来,他可不想再堕入那个恐怖的梦魇之中!


“下棋吧。”


朱橚憨厚一笑,道,


“我陪你。”


……


华盖殿内。


朱橘走入殿中,正欲走向侧席,抬头一看,却见朱标已然坐在了那里。


“大哥!”


朱橘一脸欣喜的走上前去,笑道,


“你身体好些了?”


朱标微微一笑。


“小橘子,恭喜你啊,马上就要大婚了。”


他笑吟吟的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你都要成婚了,我都还没想好要给你什么结婚礼物呢。”


朱橘听到这话,却是连连摆手。


“大哥哪里的话?你对我这么好,不需要特意准备什么礼物!”


“只要大哥你身体好转,到时候能在我的婚宴上多吃点,那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礼物了!”


听到这话,朱标心里暖暖的,轻轻抚了抚朱橘的脑袋。


他知道,这个弟弟没白疼。


朱元璋的脸上亦是露出了笑容,他这人俗,就爱看这种自家兄弟兄友弟恭的温馨画面。


“爹,既然大哥已经可以帮你了,那你还叫我来干啥?”


朱橘转而看向朱元璋,一脸硬气的道,


“我可以辞职不干了吗!那个大坨坨,我嫌硌手!”


朱元璋:“……”


笑容不过三秒,他的脸已是一黑。


“什么大坨坨,那是咱们大明的玉玺,神圣的玉玺!多少人想要碰一下都没有资格,你小子倒好,居然嫌弃它硌手!”


老朱没好气的道,


“你大哥虽然恢复一些了,但也只能跟着看看,不能劳心劳神,更不能劳力!所以玉玺还是要你掌着!只是咱们议事可以多一个人而已。”


“咱既然把你给提上来了,就是要把你给培养起来,别动不动就想着撂挑子,你的挑子,辞不了!”


朱橘撇了撇嘴。


“小弟,你得多体谅体谅爹,最近事儿的确多。”


朱标轻声道,


“先前半个月你去军营了不知道状况,应天以及周围几个省已经有两个多月没下雨了,土地干旱,已经影响到了庄稼的收成,再这样下去,恐怕今年又要成灾年了。”


“大明立国未久,前两年都是多灾多难,百姓极需一个丰年来巩固天下,今年上半年势头原本挺好,没想到过了年中,天公又不作美了。”


“要是再歉收,不光税收不上来,老百姓过冬也难捱,形势就差了。”


朱橘微微一怔。


“闹干旱?那要怎么做?”


他摊手道,


“老天不作美,那我们也没办法逼他下雨吧?”


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工降雨一说的!就算是要人工降雨,那也是得有一定气象条件才行的。


“不能逼,但可以求。”


朱元璋站起身来,背着手道,


“历朝历代,遭逢干旱,帝王多去祈雨,以诚心感动上苍。”


“有的灵验,有的不灵验,多数道士方士的解释是——与诚心有关。”


“若一心赤诚,自然能祈雨成功,天降甘霖,若不诚心正意,则干旱更重,甚至会有更大的惩罚!”


“这一套,已然深入人心,为臣民所信服,所以……已经有不少大臣上疏,请求咱到郊外设坛祈雨了。”


朱橘挠了挠头。


“这……那要是失败了,岂不是很没面子?”


用诚心打动上天?


他总感觉不靠谱!说不定还不如催动雷法,请雷部下雨更靠谱一点!


“对,若不成功,不光是丢脸,还影响咱的威望!”


朱元璋沉声道,


“祈雨失败,会有人说咱德行不够,又或者是治国不行,甚至说咱不是真命天子,在老天爷那里没有面子!”


“可要是能成功,那好处也是很多的,一下子就能证明咱是天命所归,是真正的天子,为上天所钟爱!”


“其中利弊,你能听明白吧?”


朱橘撇了撇嘴。


好吧。


封建帝王无时无刻都得为自己法统的纯正性和神圣性添砖加瓦,以确保臣民的归顺和臣服。


“之所以把你喊过来,也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确保祈雨的成功。”


朱元璋问道,


“你之前不是说什么这法那法的么,还有吹的神乎其技的雷法,到底灵不灵?”


朱橘听到这话,顿时有些愕然。


“我说老爹,这种问题,你问我干嘛?我只是一只小菜鸟啊!”


他道,


“你要问,也得问我师父啊!”


“他是专业的,或许可以用雷法祈雨也说不定。”


朱元璋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不,咱要的不是彭玄登坛做法祈雨,而是咱用诚心感动上苍,降下甘霖,知道吗?”


老朱正色道,


“你能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吗?”


朱橘:“……”


“懂了,您老是想借此机会露个脸是吧?”


他心领神会,道,


“你不好意思直接跟我师父说,那样显得脸皮很厚,所以呢,你就找上了我,想让我私底下和师父说一下,帮你暗箱操作加持一下,增加祈雨成功的概率。”


“我这么理解没错吧?”


朱元璋讪讪一笑,略有几分尴尬。


“咳,小弟,话不要说的这么直白嘛……”


朱标摸了摸鼻子,干咳道,


“不过,意思确实差不多。”


“爹毕竟是布衣天子嘛……考虑的总要多一些。”


“你回头就问一下,看看彭道长有没有办法,若能成功,爹必然不会亏待他的!”


朱橘微微颔首。


“……成!我去找师父问问,若能成功,也算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儿。”


他道,


“还有别的事儿没?没事儿我回去上课了。”


哒哒!


“喂喂喂,你什么时候读书这么上心了?不需要你读的时候,偏偏还用功上了!装给谁看呢?”


朱元璋敲了敲桌子,不悦的道,


“叫你一起商量,那是重视你的意见!别不珍惜!懂不?”


“老实坐下,中午饭你爹管了!”


朱橘无奈,只得乖乖坐在了朱标的身旁。


闲散王爷这四个字……好像真的是越来越遥远了。


不知不觉,他竟然已是进入了大明帝国的最高决策层!


“祈雨的事儿先不论,今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科举。”


朱元璋正色道,


“底下的人,好像对科举都不是很热衷,咱在朝会上提了几次,所应之人寥寥无几。”


“你俩谁说说,这是为何?”


朱标看向朱橘。


“小弟,你说说?”


他把展示的机会让给了弟弟。


朱橘倒也没有推辞,张口就来:


“这还不简单?怕科举选上来的人,抢走他们的资源和权力呗。”


“不开科举,选官只能用推荐制,也就是大官推小官的形式,这种形式下,小官必然唯推荐他的大官马首是瞻,权力依旧被大官所攥取,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而开了科举之后,那些新科进士举人全都是天子门生,只对皇帝感恩戴德,并不搭理朝中的那些元老。而资源是有限的,官位就跟萝卜坑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的!被科举进士占了坑,元老们的权力就会缩水了。”


“如此,他们岂会愿意?能不反对就不错了!”


一番话语,听得朱标目中异彩连连,抚掌拍手。


“说得真好!小弟,你这是一针见血啊!”


他赞许道,


“看来,你在政治上还真是有天赋!而且还在我之上!”


“这事儿,我琢磨了半天,都没你这几句说的透彻!”


这一顿夸,听得朱橘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没有没有,大哥谬赞了,我瞎说的。”


他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只是有着现代人的视角,能纵观整个封建王朝罢了!况且,初中历史课本上就写过,科举制对封建王朝具有划时代意义!


“说得好的时候,也不用刻意谦虚。”


朱元璋捻了捻胡须,轻哼道,


“算你小子有些见地。不错!朝中大臣对科举兴致缺缺,那是因为科举会损伤他们的利益!”


“可这,正是咱们要做的事情!若一直采取推荐制,到时候一气连枝,整个朝廷都被他们给把持了,咱成什么了?成傀儡了!”


“所以说,他们越是不乐意,咱就越是要操办!正如你所说,咱需要一批对咱感恩戴德的天子门生,而不是那帮躺在功劳簿上打算吃一辈子的老油条!”


“所以说,科举,刻不容缓!”


朱标点了点头。


“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道,


“朝中一些清流,倒是对科举较为支持,比如宋师傅、刘师傅,还有一些御史、翰林学士之类的。”


“我觉得,可以让宋师傅担任主考,刘师傅担任副主考,操办咱大明第一场科举,您觉得怎么样?”


听到这话,朱橘眼睛一亮。


“大哥,英雄所见略同!”


“我当时也跟老爹说过,这两位公正廉洁,才学又高,可以担此大任!”


朱标转过头来,兄弟俩相视一笑。


“呵呵,你们啊,还是想的太过于美满了。”


朱元璋抚须道,


“科考可是个香饽饽,主考和副主考,都是美差。宋元士子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拜当年的主考为座师,这你们应该也知道一些吧?”


“这好处要是都让刘伯温和宋濂得去了,淮西那帮家伙,能甘心吗?”


“况且,咱也不想让第一届科举的士子全都成了宋濂、刘伯温他们的门生,还是得匀一匀……咱近来对李善长过于冷落,这一回,就启用一下他吧,想让这些大臣们给咱干活,偶尔给颗甜枣还是应该的。”


“以李善长为主考,宋濂为副主考,你们以为如何?”


老朱这番话语,可以说是关起门来只对儿子讲的大白话,直截了当,不带丝毫拐弯抹角,遮遮掩掩的。


为的,就是让儿子们掌握执政的核心!


核心掌握了,将来人前再进行粉饰,那还不简单嘛?


“儿子同意。”


朱标点了点头,笑道,


“爹要是不说,我都快忘记朝廷里还有李善长这位元老了,当年您还是吴王的时候,他就是相国,结果现在您成了皇帝,他反倒不如从前了,我觉得他心里肯定有些不痛快。”


“启用一下也好,表明您没有忘记他这个元老功勋。”


朱元璋听到这话,却是轻哼一声。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咱之所以一直不愿意给李善长丞相之位,就是因为他这个人外谦内傲,门生故吏又众多,若是给予他太重的权柄,很容易尾大不掉。”


他道,


“不过,该给他的咱不会吝啬,等大封功臣之后,咱就让他当右丞相,反正这老头也六十出头了,再干两年他就得告老还乡。”


“至于左丞相,咱打算让徐达来担任,他虽然是个武将,但性格内敛,老持沉重,咱多次试探于他,他都谦逊恭谨,哪怕是携北伐之功回来,也没有丝毫居功自傲的意思。”


“到现在,咱最信任的大臣就是徐达!由他一个武将担任左丞相,用于压制那帮官员,也再合适不过了!”


朱标闻言,眼睛微亮。


“父皇这一手布局,妙啊!”


他称赞道,


“让徐叔叔出任左丞相,乍一看有些突兀,但仔细一想,却是合情合理,能够让朝局稳定平衡。”


朱元璋微微一笑。


“当皇帝,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看人和用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可以称之为明君了。”


他沉声道,


“自杨宪那一回,咱打了眼之后,对于底下的这些大臣,咱已经没有信任可言了,对他们,可以用之,不可信之!”


“如今,能让咱真正信任的,就只有你们兄弟几个,还有你们娘了,徐达和汤和……勉强也算吧,毕竟那么多年的兄弟,但愿他们不会让咱失望吧……”


听得出来,朱元璋的语气里有几分落寞和唏嘘。


皇帝,或许真得称孤道寡吧……


好在,他还能有绝对值得信任的老婆孩子,给予他几分温暖。


“爹,不管怎么样,我和小弟都永远撑着您,我俩齐心协力,为您排忧解难!”


“小弟,你说是吧!”


“小弟?”


朱标一顿表态,正欲拉朱橘一起,所见一旁的朱橘已然是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枚大明玉玺。


他睡得挺香,嘴里的哈喇子流了出来,已然是淌到了玉玺之上……


朱标:“……”


朱元璋:“!!!”


“老子的玉玺!”


“把他的嘴给咱挪开!臭小子,在这里也睡得着,真把咱这华盖殿当他的吴王所了!”


“标儿,你给他两个嘴巴子,让他好好清清醒醒!”


老朱此刻怒不可遏!


神圣的大明玉玺,就这么被朱橘的哈喇子给玷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