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家的傻儿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章 御门听政,吴王暂代太子陪侍皇帝左右?!(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宫之外,大臣们规规矩矩的走上金水桥,朝着乾清门而去。


“今天怎么感觉比平日走的快一些?”


“诶,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不对,是有人没来吧?谁没来?”


“哦!我知道了,是杨宪杨大人没来!他是排在我前头的,我说呢,怎么会快,原来是前面的位置空了出来!”


“他平日里上早朝不是最积极的么?难道今天告病了?”


每天上朝的官员几乎是固定的,所以走着走着,众大臣很快就发现了异样。


杨宪,没来!


不过,多数人倒也没当回事,毕竟告病请假也是常有的事儿,谁能保证自己没个病痛?


唯有胡惟庸见杨宪没来,眉头顿时一挑。


“告病?”


他喃喃道。


昨天他可还在中书省见过杨宪,那神采奕奕、趾高气扬的模样,可不像是有病啊!


难道……


没让他细想,乾清门内,朱元璋已然是走了出来。


不过,因为太子生病无法陪侍,如今陪在他身边的是吴王朱橘,这事儿,最近也让朝中大臣暗地里有了几分猜测。


太子多疾病,难道陛下要培养吴王,作为保障?


这也不是没可能的事儿,虽然吴王排行靠后,但他是皇后娘娘最宠爱的嫡子,众所周知,马皇后在大明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她的意见,甚至有些时候会左右整个大明的走向!


故而,一些官员已经暗中动起了心思,想要巴结朱橘,攀上吴王这一根高枝儿了。


啪!


朱元璋一屁股坐在龙椅之上。


朱橘则是顶着烈日,用手里的扇子给自己扇了扇风。


“真特么热……”


他嘟囔道,


“我说老爹,大哥不在,你就自己出勤不就好了?”


“干嘛非要把我给拽上!我想睡懒觉!我不想早起!”


这样的早起,已经有好几天了,一天两天还好,现在每天都得早起,他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


简直就跟读书时候天天出早操一样了!可哪怕是出早操,起码双休日可以休息吧?


老朱倒好,根本就不知道休息是什么意思!


也难怪大哥会病倒,这种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的陪同,早起晚睡,这谁顶得住?


要是折腾自己两三年,自己估计也得倒下!


“闭嘴!”


朱元璋脸色一黑,低喝道,


“让你陪同,是叫你早早熟悉一些流程,多看看下面官员是怎么说话,怎么奏请的!”


“也看看咱是怎么回应的!能跟在咱屁股后头,是多少人都修不来的福气!你看老二老三老四他们,能有你这样的福气么?”


“得了便宜还卖乖!”


“扇子对着老子!这把扇子不是拿来给你自己扇的!”


朱橘被这一顿训,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只能是微微侧身,让扇子能同时扇到两个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没一会儿,朝臣们就开始给朱元璋叩首下拜,山呼万岁。


朱橘略微侧身。


“你干嘛?”


朱元璋有些疑惑的道,


“他们下拜,你受着就是了,干嘛避开?”


“你虽不是太子,也是亲王,按照礼制是可以接受他们朝拜的。”


朱橘耸了耸肩。


“我怕折寿。”


“这么多老头给我磕头,我担不起。”


“我怀疑历史上有不少皇帝,就是因为天天被别人磕头给磕死的,硬生生的把寿命都折了!所以我现在连家里的奴婢都不让他们磕头了,以免耽误我修长生大道。”


朱元璋:“#¥%……&@#!!!”


砰!


老朱直接一脚踹在了朱橘的屁股上,气不打一处来!


他现在觉得,把这小子带着,绝对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你踹我干嘛!”


朱橘捂着屁股,一脸委屈的道,


“您老命硬,受着就是了呗!”


朱元璋气得直翻白眼,呵斥道:


“走过来,站好!”


“老子也真是嘴贱,非要问你!”


“接下来给我闭嘴!不许再放屁!”


朱橘乖乖点头,在朱元璋身边站好。


底下的大臣此刻皆是有些奇怪……今天这是怎么了?皇帝怎么还不喊平身?


前头,好像还传来训斥之声?


众人皆是有些好奇,但却又不敢抬头乱看,生怕被巡查御史记录。


“平身吧!”


被朱橘这一顿搅和,朱元璋没心情欣赏大臣们高高撅起的屁股了,抬手道。


“谢万岁!”


群臣纷纷起身。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将心情平复了下来,目光在众大臣身上扫来扫去。


“陛下,臣徐达有本奏。”


忽然间,徐达从队列中走了出来,恭声道。


“哦?”


朱元璋本欲率先开口问话,此刻却突然冒出来一个徐达,他只能将早已准备好的话咽进肚子里去,道,


“徐爱卿有何奏请啊?”


众大臣也都纷纷看向徐达,神色讶异。


要知道,自从北伐凯旋之后,徐达这个北伐最大功臣就成了朝堂上的透明人,几乎不说一句话,哪怕是皇帝主动问话,他都是含糊其辞的和稀泥。


更别说朱亮祖、廖永忠、陆仲亨那件事了,多少昔日同袍求情,他都闭门不见,就算是见了面,也都是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就是装傻充愣,总而言之就是片叶不沾身,他的态度就是四个大字——别来沾边!


为这,不知道寒了多少淮西文武的心,以至于他在淮西人心中的地位都大跌!不少人都在背后骂他不讲兄弟情义,没骨头!


胡惟庸也是趁此机会,才暗地里成为了淮西集团的总瓢把子。


当然,徐达这么做,虽然在淮西勋贵心中的地位降低了,但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却是越来越高,以至于老朱到现在,都没解除徐达的兵权!


也就是说,徐达现在依旧是大明的大将军,节制天下兵马!


“去。”


朱元璋推了朱橘一把,低声道,


“去把你老丈人的奏折拿上来!”


朱橘;“???”


不是,这太监干的活,也要我干啊?


旁边不是有太监站着吗!让他们站在那杵着,白吃干饭啊?


没天理了!


他神色有些不爽,但在朱元璋的催促下,朱橘还是上前,将徐达手里的奏章抄起,回过头,越想越气,索性直接把奏章甩到了朱元璋怀里!旋即便是扭头一声哼!


啪!


朱元璋:“!!!”


见朱橘这一副吊儿郎当的样,老朱气不打一处来!


要不是顾忌到这是朝会,他已经抽出腰带揍这小子的屁股了!


“回陛下,臣奏请五军都督府整顿军务。”


徐达沉声道,


“自北伐凯旋之后,明军将士懈怠者多,皆以为太平无战事,故而军纪弛疲。”


“不但基层士兵散漫,就连军中校尉、偏将等将官也都终日饮酒做乐,不操兵戈,纵是操持一番,也都是为了应付巡查。”


“倘若这般下去,我明军的战斗力将大幅减弱,将来若再有战事,恐将不堪任用!”


“因此,臣奏请陛下,大力整饬军务,恢复军纪!”


朱元璋闻言,不禁神色一凛。


他翻开手中的奏章扫了好几眼,忽的眼睛一亮,心中已有了思量。


“古语有云,骄兵必败,看来咱大明的这帮将士都已经成了骄兵了!”


朱元璋沉声道,


“难不成,他们以为北伐成功,就万事大吉了?”


“军纪如此涣散,首先就是他们的军事主官跑不掉!华云龙、梅思祖,你们说,是不是啊?”


队列之中,两个武将皆是心神一震,赶忙出列。


“咱听闻,你们两个最近都没去都督府当差,反而终日饮酒做乐,去烟花柳巷寻欢。”


朱元璋冷笑道,


“咱可听说,梅思祖你还纳了两房小妾,都不是什么清白出身,有这回事儿吗?”


梅思祖:“!!!”


“陛下,微臣,微臣……”


“确有此事……”


他憋得满脸通红,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开脱,最终也只能是承认,最终却也只能承认。


这属于是他的风流事儿,平日里还逢人就炫耀呢,所以根本没法瞒!


“好啊!你真有出息,有出息啊!”


朱元璋不怒反笑,道,


“家里的糟糠之妻不要了,在外面娶两个妓女做老婆呀你!”


“有你这样的将军,下面的士兵能不被带坏吗?他们一个个,肯定也都是有样学样!”


“胜利了,可以放纵了,拿着军饷和咱的犒赏不好好过日子,全花在吃喝嫖赌上了是吧?”


“来啊!”


唰唰!


銮仪卫迅速出列。


“给咱打他二十棍!让他好好涨涨记性!”


“最好,把他肚子里的淫虫给咱打出来,以后踏踏实实做人!”


朱元璋一声令下,两个銮仪卫便走到梅思祖面前,将他按在了地上。


众大臣见状,皆是窃窃私语的笑了起来。


以陛下的脾气,只打二十棍,那几乎就是挠痒痒而已,肯定是没有生气,只是想让这梅思祖出出丑,让他收敛点!


啪!


啪!


梅思祖也知道皇帝不是真的动怒,便也就红着脸咬着牙挨了二十棍。


一顿棍棒之后,他还起身称谢道:


“谢……谢陛下教训!”


“微臣以后不敢了……不敢了!”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这二十棍,也得谢!


“你们啊,都是泥腿子出身,就容易得意忘形!”


朱元璋冷哼道,


“反倒是他们那些读书人,知道谦虚,知道谨慎!”


“要是待在京城里没事干,那你们就去拜访那些教书先生,好好读读书!把自身的修养提起来,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那样的人,咱以后是不会再重用他的!”


“再说了,能没事干吗?有战事的时候就打仗,没有战事的时候就操练,随时准备出战!元顺帝虽然已经死了,但元嗣君还在呢!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你们真以为万事大吉了?”


“咱后头,还有的是仗要打!现在要是松弛了,以后就会被反攻!咱大明的军队,绝不能像宋朝那般孱弱!”


一番训斥,听得众文武皆是默不作声。


“徐达。”


“臣在。”


徐达拱手道。


“你的建议很有用,确实是该好好整顿一下军务,给这帮老兵油子找点事做!”


朱元璋沉声道,


“这样吧!你筹备一场演武,不要那些老实巴交的兵,你就把那些油头滑脑、吊儿郎当的兵给选出来,咱要对他们进行特殊照顾!”


“遵旨!”徐达应声领命。


有道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那些老兵油子的不良习气,很容易就把别的好兵给带坏,导致整个军营的风气都变差。


把他们挑出来狠狠的修理一顿,针对性的加强训练,这的确是一个高效的办法。


徐达领了皇命,退回到了队列之中。


朱元璋扫视着群臣,忽的道:


“嗯?”


“今天杨宪怎么没来啊?告病了吗?”


“还有……应天府尹梁甫怎么也没来,他也告病了?”


这一问,引得众大臣纷纷左顾右盼。


“回陛下,这两位都没有告病,也没有请假。”


一旁的太监翻看着名册,禀报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不请假不告病,就敢不来上朝?


这是想挨板子了?


要知道,皇帝本人无比勤奋,对于底下大臣偷逃朝会的惩处可是很重的!


正此时,午门之外忽然传来一阵呼喊。


“陛下!”


“陛下!”


只见一个红衣官员一路疾驰,呼喊着跑到了乾清门前,已然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梁甫,你怎么才来?不会是睡过头了吧?哈哈……”


“陛下这会儿刚点你的名儿呢!你可得小心点,刚有人挨了二十棍子!”


“你这身板子,恐怕顶不住那二十棍吧?”


“……”


同僚们纷纷取笑着,打算看梁甫的笑话,然而梁甫却是丝毫不理会他们,一路跑到了朱元璋面前,噗通一声跪下!


“陛下,祸事了!”


他跪在地上,大声道。


还没等朱元璋开口,一旁的朱橘却是喝令道:


“住口!”


“什么陛下祸事了!你搁这儿咒谁呢?”


这老小子,上来就不说吉利话,一点都不知道避谶!


“啊这……微臣失言,微臣失言,请陛下恕罪!”


梁甫这才反应了过来,连忙告罪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


他倒没这么在意避谶不避谶的,开口道:


“什么事情让你惊慌成这样?”


“慢慢说。”


梁甫咽了一口口水,连道:


“回陛下,是杨宪家出大事了!”


“今早,一个给杨府送酱菜的小厮发现,杨府上下四十余口人,竟然全都暴毙而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