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 最终的胜利者?(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的翁老爷也是意识到了分田的事情大唐官府主意已定,他们这些人胳膊拧不过大腿。


所以,他这才想着既然是迟早都要分田,那何不由他自己来分?


如此的话,虽舍了田地,但却能为自家换一个好名声。


总好过官府分田,他们翁家一无所获!


翁同见此,点点头说道。


“都听父亲的。”


语罢,翁同继续说道。


“对了父亲,我听闻大唐官府准备要大力扶持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要不然我翁家也试试?”


翁老爷闻言,脸上露出一个感兴趣的表情。


他翁家本就是商人出身,家中经营着粮铺生意,每年所获颇丰,对于从商翁老爷并没有什么歧视。


他的两个儿子按照他的规划,将来便是要大儿子从政,小儿子从商,两人相辅相成,共同壮大翁家的家业。


既然现在小儿子主动提出了想法,那他不介意听一听。


“说说,你是个什么想法?”


翁同继续说道。


“回父亲的话,儿子以为我翁家既然要做粮食生意,那就不能只做运粮卖粮的事情。”


“我们也能从广东那边的机械厂采购一批机械脱壳机,开一家稻谷加工厂,也做一做粮食加工,扩大一下我翁家的生意范畴。”


翁同听人说,现在广东那边已经不用水力来驱动石磨对稻谷进行脱壳了。


而是开始流行起了用蒸汽机来驱动滚筒脱壳机,为稻谷脱壳。


非但成本低,效率高。


厂子办起来之后,还能从大唐官府那里领到一笔补贴。


各方面条件综合之下,这种新型的脱壳机将大量的传统水磨坊给挤兑到破产。


翁同琢磨着,自家不妨也试一试。


沉思许久,翁老爷同意了自己儿子的想法,开口说道。


“想试就试吧,我翁家虽说不上富可敌国,但这么点成本还是投的起的。”


“回头你带队,带上家里的账房和掌柜,再带上一笔银子,一起去一趟广东。”


翁同闻言,忍不住满脸喜色的说道。


“谢谢父亲!”


翁老爷微微点头然后十分感叹的说道。


“这年头,还真是奇了怪了,什么事情都能机器扯上关系。”


“爹我是真的老了,真的看不懂这天下将来会怎么发展。”


“未来啊,迟早是你们年轻人的!”


翁同向自己的父亲告辞,离开了自己父亲的住处,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然后,便开始召集人手,准备南下前往广东。


……


长沙!


李奕的行在。


“王上,天京又出事了!”


李梁快步走到李奕跟前,开口汇报道。


李奕停下了手中正在批阅公文的动作,然后抬头询问道。


“天京又出什么事了?”


李梁闻言开口回道。


“回王上的话,八月二十五日的时候,天京局势再变,洪秀全出面宣布韦昌辉擅行杀戮,是为北奸,号召天国上下共讨之。”


“很快,韦昌辉便兵败被俘。”


“随后,洪秀全亲自出面收拾天京事变后的残局,他非但下令诛杀了韦昌辉,赦免了北殿兵马的罪过,撤销了杨秀清图谋篡逆的罪名,改东王身死的那一日为东王升天节……”


听完李梁的汇报,李奕并不感到意外,只是表情有些复杂的心道果然如此。


洪秀全果然还是和原历史一样,成为了天京事变的最终胜利者!


只是,洪秀全真的胜利了吗?


一场天京事变,折了杨秀清,折了韦昌辉,折了数千广西老兄弟,折了两三万天国的百战老兵……


太平天国非但从上到下齐齐失了一波人心,就连那原本如旭日东升般的国势,也是直接被打断。


在李奕看来,满清才是天京事变的最大收益人。


和原本在江南江北大营被打破之后,满清在江南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太平军接下来不管是东出,西进,还是北上南下,清军都很难阻挡。


苏浙财税区这个满清的钱袋子,眼看就要被太平军夺取。


可就在这个关头,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军内乱。


直接给了满清一个喘息之机,让满清的江南江北大营有了整顿兵马,卷土重来的机会。


想着这些,李奕忽然反应了过来。


他终于想明白为什么历史上太平天国在打破江南江北大营之后,不进行追击,巩固和扩大战果了。


他原本以为是太平天国忽略了这一点。


可现在看来,应该是来不及!


历史上,也是太平天国刚刚打破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然后天京事变就爆发了。


这中间仅仅相隔了一个月。


太平军即便有心要扩大战果,也是来不及的。


而在天京事变爆发后,先是东王被杀,东殿被清洗。


后又是北王被杀,翼王出走。


这时候,太平天国即便想要继续扩大战果,也是有心无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