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李奕:围三缺一?我也会啊!(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些湘勇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很正常。


因为,唐军这次空投来的劝降信已然说明,他们的家人现在在大唐手上。


这次来的是劝降信,可他们若是冥顽不灵,拒不投降,那下次来的说不定就是全家被杀绝的噩耗了。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很强,除去少数极度自私的人,在大部分人的心中,家庭永远排在个人前面。


没有人能够坐视自己的家人被杀,而无动于衷。


不管是百姓还是士绅,是民勇还是军官,都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


因此,湘勇选择大规模投降,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大清是八旗的大清,可家人却是他们自己的家人,孰重孰轻,大家都还是能够分得清的。


“曾大人,湘勇成建制投降唐贼,长沙之战朝廷恐怕无力回天,您还当早做打算才是……”


一旁的骆秉章开口劝说道,脸上的表情满是凝重。


曾国藩闻言,蹙眉询问道。

https://m.9biquge,com

“骆大人的意思是?”


骆秉章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


“要么撤回长沙,借绿营之力守卫长沙城,以待江忠源的捷报。”


“若我等能坚持到江忠源收复衡阳的消息传来,则唐贼必然撤兵,长沙就还能守。”


“要么就是尽早撤离长沙,退守湘阴。”


“以求将贼势限制在洞庭湖以南,保湖北不失。”


他现在所提的两个方案,不只是简单的退或者守。


更是关乎接下来的湖南,乃至天下大局。


若曾国藩率军坚守长沙,则湖南还有守住的希望。


若曾国藩退守湘阴,则湖南就丢定了。


哪怕是江忠源攻下衡阳,截断贼兵粮道,可只要贼兵占着长沙,就能从长沙内外获取粮草补给。


江忠源所部现在所做的就都是无用功,湖南肯定是保不住的。


可若是曾国藩率军驻守长沙,而没能守住,那后果更为严峻。


这就表示着贼兵在打下长沙后,将可以毫无阻碍的跃过洞庭湖,从湖南杀入湖北。


到时候,丢的可就不只是一个湖南了!


是冒险点死守长沙保湖南,还是稳妥点退守湘阴保湖北,需要曾国藩来进行斟酌。


曾国藩闻言也是思索了起来。


江忠源所部绕行宝庆府,永州府,去突袭衡阳,哪怕他们是日夜兼程的行军,那最少也得七八日功夫。


再算上消息传回,让贼兵自乱阵脚所需的时间,那就是十日打底了。


没有了湘勇,光凭长沙城内的几千绿营烂兵,能在贼兵的攻势下坚守十日,甚至更久吗?


曾国藩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深吸一口气,曾国藩做出了决定,准备稳一手,开口说道。


“湘勇完了,光凭绿营很难守住长沙。”


“有劳骆大人去向长沙城内的湖南提督鲍起豹,长沙协副将清德等人传令,让他们立即整兵,准备撤出长沙,沿湘江北上,退守湘阴。”


“争取在天亮前动身,否则,只恐贼兵追击。”


虽然不战而逃,弃守长沙,不免会让曾国藩受到朝中政敌的攻讦,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


但是,为了大清,为了天下,曾国藩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他承担风险稳一手,总比冒险死守长沙,以至于被贼兵杀穿湖南,杀入湖北要强。


骆秉章闻言,点头表示明白,心下也是沉重。


因为弃守长沙可不只是曾国藩要承担风险,他骆秉章这个湖南巡抚照样逃不过去。


即便这个决定最后是曾国藩做的,而非他做的,骆秉章最终估计也免不了要吃挂落。


但还是那句话,既然曾国藩都做出决定,准备要亲自抗下那颗最大的雷了,那他骆秉章也不能丢份。


再者说,坚守长沙明显是一条死路。


一但长沙城破,他骆秉章落在贼兵手上,只怕是性命难保。


可退守湘阴的话,即便朝廷将来会问罪于他,那也只是将来的事情。


能多活几天是几天吧!


……


“王上,事情成了!”


“在我军空投劝降传单之后,长沙城外的湘勇乱做一团。”


“现在已经有成建制的湘勇脱离长沙城外的清妖大营,前来投奔我大唐了。”


左宗棠满脸喜色的来到李奕的大帐,向他汇报。


此时的夜已深了,但李奕依旧没有去休息,他正站在一张舆图前,一边喝着浓茶提神,一边思索着唐军攻下长沙之后的战略进攻方向。


听完左宗棠的汇报,李奕转过头来,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哈哈,如此甚好。”


“既湘勇来降,那攻取长沙对我大唐而言,便如是探囊取物了。”


“我军此战能进行的如此顺利,先生的妙计功不可没啊。”


左宗棠闻言,只是摇摇头说道。


“此战能有如此战果,皆赖王上指挥若定,决胜千里,微臣不敢居功。”


李奕浅笑着摇头道。


“左先生何必谦虚?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孤又岂是那种有功不赏之人?”


“待我大军打下长沙之后,由左先生先来署理湖南巡抚如何?”


李奕之所以打算让左宗棠署理湖南巡抚,自是有他自己的考虑在其中的。


首先就是为了酬谢长沙之战左宗棠献计献策,以及最近一段时间尽心竭力,妥善处理秘书处诸多事务的功劳。


其次是因为左宗棠是湖南人,而李奕正巧需要一个湖南人来做湖南巡抚,借此来安抚湖南上下的人心。


第三,是因为李奕在打下长沙之后,准备要在湖南也推动分田工作,需要一个能臣干吏来处理具体事务。


李奕相信左宗棠有这个能力!


综上所述,左宗棠确实是湖南巡抚最好的人选。


当然了,同样因为左宗棠是湖南人,他这个湖南巡抚肯定是做不长的。


李奕准备等湖南局势稳定后,就调左宗棠入参谋部任职。


左宗棠闻言,一张脸瞬间涨的通红,他的心中不免感动。


从一介白身到位卑而权重的秘书处处长,再到一省巡抚封疆大吏,他左宗棠仅用了不到半年,便实现了身份的三级跳。


这些可全靠李奕这位王上的器重!


他一个读书人,人生在世,能得君王如此器重,可谓死而无憾矣!


深吸一口气,按捺住自己心中翻涌的情绪,左宗棠在李奕面前下拜道。


“微臣叩谢王上天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