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杀俘(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曾国藩冷声道。


“京城大狱里,我大清有十八般酷刑等着你这贼婆子呢。”


曾国荃见此,也是收起了刀,开口说道。


“大人所言有理!”


“我等现在杀了这贼婆子,反而是便宜了她。”


曾国藩点点头,然后继续关注起了战事。


现在长江边上的这场激战,已然到了收尾的阶段,清军现在正在做的只是打扫战场,以及清点此战的战果。


不多时,便见骆秉章和江忠源等人一起前来汇报。


“曾大人,大胜!大胜啊!”


“这次我朝廷大军,一口气几乎歼灭了长毛贼四分之一的兵力,赢大了!”


“是真的赢大了!”


江忠源有些振奋的说道。


他说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并不算错。


现在太平天国的主力主要是四个部分,东王杨秀清的东殿兵马,西王萧朝贵的西殿兵马,北王韦昌辉的北殿兵马,以及翼王石达开的翼殿兵马。


在洛阳之战后,萧朝贵战死,西殿和翼殿的兵马都是损失惨重。


但不可否认,其依旧是太平军内部的四大山头之一。


现如今,清军却是将洪宣娇所率的西殿兵马给歼灭在了长江畔。


说一句歼灭了四分之一个太平军也是不为过的。


历史上,江忠源此人是因为在蓑衣渡设伏,重创太平军,一战毙杀太平天国的南王冯云山而闻名天下的。


而现在,虽然在李奕的蝴蝶下,冯云山提前死在了永安城外。


但江忠源却是依旧冒了头。


只不过,这次被他怒刷战绩的不是冯云山,而是洪宣娇。


骆秉章也是一脸振奋的说道。


“此战过后,天下无人再敢小看我湘勇!”


曾国藩闻言,也是神色振奋道。


“哈哈哈,好啊!”


“有此大胜,本官便可以向朝中有个交代了哈哈……”


“本官还有诸位,都未曾辜负皇上,辜负朝廷的厚望啊!”


“随后本官便向皇上替诸位请功,朝廷必定不吝重赏。”


曾国藩被咸丰派来湖南督办团练,其实他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生怕自己把事情办砸了,对不起皇上和朝廷的信任。


现在有了老虎岭的这一战打底,他曾国藩也算是证明了自己。


可以堵住朝中的悠悠之口了。


众人闻言,纷纷打千儿道。


“大人英明!”


语罢,一旁的江忠源开口询问道。


“曾大人,我军此战共抓获战俘六千余,敢问这些战俘该如何处置?”


“也要献俘京城吗?”


在从长沙离开转而北上时,萧朝贵和石达开手上的总兵力一共也就二万余不到三万人。


他们一路上虽有扩张,但在洛阳城下一战之后,这些后续的扩充的兵力便都丢了个干净,大多溃散一空。


石达开和洪宣娇打博望坡之战时,两人手上的兵力一共也就一万人出头。


虽然后续两人领兵于南阳休整扩军,但洪宣娇在离开南阳时,手头的兵力也就一万人左右。


老虎岭一战,太平军损失颇众,连带战损加溃逃大概有半数。


所以,投降被俘的也就只有六千了!


曾国藩闻言,却是脸色迅速转冷,杀气腾腾的说道。


“不必了!”


“要献俘,将贼兵中的主要贼将送去京城即可,至于其他人,就地处决吧。”


“省的浪费朝廷的粮草!”


骆秉章闻言,忍不住开口劝解道。


“曾大人杀俘不祥啊。”


“与其杀俘,不若将那些贼兵俘虏整编成军,在战场上驱其为先锋,用于填壕陷阵,逐渐消磨掉他们。”


曾国藩闻言,却是摆手道。


“本官心意已决,诸位不必再劝。”


但是,最终曾国藩还是开口解释道。


“本官要编练之团练,将会以湖南的淳朴农人成军,以宗族乡亲之谊为纽带。”


“若是整编这些贼兵,岂不是同我湘勇格格不入?”


“与其等这些贼兵降而复叛,不若干脆杀之,以绝后患。”


众人闻言,心中都是一凛,有些腹诽曾国藩的嗜杀,但最终也只能是开口说道。


“大人英明!”


唯有曾国荃兴致勃勃的说道。


“大哥,让我来监斩吧!”


曾国藩闻言,并没有犹豫,而是直接答应了下来。


……


车马粦粦,左宗棠坐在马车内,长途跋涉下来,他整个人都有些疲惫。


脸色不是很好看!


他靠在马车车厢上,一阵昏昏欲睡。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马车停了下来,左宗棠也是被惊醒。


很快,车厢外传来一道声音。


“到地方了,左先生,郭先生,还请下车吧!”


左宗棠闻言,深吸一口气,和一旁的郭嵩焘对视一眼,然后两人互相搀扶着下了马车。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恢弘大气的府邸。


朱漆的大门上钉着亮闪闪的铜钉,门前两侧摆着两只威武不凡的石狮子。


大门的匾额上,是三个烫金大字“唐王府”。


只不过,此时的唐王府正门却是大开着。


一个穿着军服,身材挺拔高大,眉宇间满是英气和贵气的年轻人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站在门前,笑盈盈的看着他们两人。


李奕上前几步,主动开口说道。


“左先生,郭先生,孤对你们二位可真是闻名已久。”


“这才命手下人将二位先生请来广州。”


“不知二位可否愿意为孤效命,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出一份力?”


郭嵩焘闻言沉默了下来。


如果他不是曾国藩的幕僚,面对李奕的招揽或许会动心。


可现在的事实却是,他乃是曾国藩的幕僚,又岂能轻易背主求荣?


嗯,得加钱!


毕竟他郭嵩涛只是一个幕僚,从来没有受过官衔,吃过皇粮,对于大清其实也就那样。


不至于死忠!


倒是一旁的左宗棠开口说道。


“在下德才浅薄,恐不能担此大任务……”


“还请大王另选贤能吧!”


文人嘛,都这样,哪怕是心动也得矜持一点。


虽然左宗棠不一定乐意为大唐效力,但现在的他其实是没有选择的。


大唐的人在掳走他的同时,把他的家人也都给带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