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徐广缙:这就有洋人干涉大清内政了?(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见此一幕,清军营盘内的火炮也是开始还击。


轰鸣声中,一发发炮弹飞舞,跃过寨墙,向着远处的光复军炮阵射去。


但可惜的是,清军的火炮射程远不及光复军的火炮。


射出去的炮弹飞到一半便都失去动能,落在了地上滴溜溜转动。


对光复军来说几乎没什么威胁!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双方的差距是多方面的。


一是因为清军所有的火炮大多都是旧炮,年限不短了,为了防止炸膛,清军的炮手根本不敢满装药。


自然,射程也就达不到预期!


而光复军那边的火炮却是清一色的新炮,哪怕是年限最长的,也不过几个月而已。


再加上其铸造工艺精良,别说满装药了,即便是在满装药的前提下再加大装药量,只要不是连续射击,也不会出现炸膛的事情。


二是因为双方在火药的质量上也有差距。

https://m.9biquge,com

光复军的火炮现在所用的火药配方,是欧洲那边现阶段所通用的炮用发射药的最佳配比。


且生产过程和验收工作也都是极为严格。


所生产出来的火药,别说和满清那些偷工减料的土火药比了,哪怕是和欧洲列强现在所通用的黑火药比起来,那也是丝毫不差的。


其三,便在于炮弹上的差距了!


这年头火炮所使用的炮弹,大多都是实心弹。


而实心弹想要发挥出最大的杀伤力来,那么就必须得尽可能减小公差,贴合炮膛。


以免火药气体泄漏,进而导致炮弹动能丧失。


正因为如此,光复军对于炮弹的生产是相当严格的,每一枚炮弹的形状和直径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测量,才会被允许出厂,送到前线使用。


而清军那边呢?


可没人在乎这个。


炮弹嘛,差不多是个圆的,塞炮膛里能打出去就行。


至于说炮弹的材质是什么,直径是多少,外形是否圆润,和炮膛的公差有多大?


这些都统统没有人在乎!


这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下来,也就使得清军的火炮和光复军的火炮射程相差极大。


清军的火炮几乎无法对光复军造成威胁!


……


“总督大人,咱们的炮够不着贼兵啊!”


清军的炮兵管带手中捧着一颗圆溜溜的炮弹,来到徐广缙面前,哭丧着脸说道。


徐广缙闻言,脸色明显一沉,但还是询问道。


“这是贼兵打过来的炮弹?”


炮兵管带点点头说道。


“回大人的话,这就是贼兵打过来的炮弹。”


“小人查看了,贼兵所打过来的炮弹几乎都是一般大小,且形状光滑圆润应该是特意打磨过的,不比洋人的炮弹差,远非我大清的炮弹可以相比的。”


徐广缙闻言,身体忍不住有些哆嗦,但不是害怕,而是被气的。


这些洋人竟敢干涉我大清内政,真真是该杀!


之前他们在广东沿海搞事也就算了,现如今竟然把手给伸到广西内陆来,甚至支持叛军来和大清朝廷为敌。


真真是不当人子!


嗯,在徐广缙看来,光复军就是在洋人的资助下发展起来的。


否则的话,没办法解释光复军现在所用的洋炮,以及那热气球的来历。


现在徐广缙是真的快要恨死洋鬼子了。


“可有办法?”


徐广缙冷声询问道,脸上阴沉的表情表明他现在的心情真的很糟糕。


炮兵管带闻言,只是无奈的摇头。


徐广缙深吸一口气,心中满是无奈。


就在这时候,再次有人一路小跑着来向徐广缙禀报道。


“报!报!”


“启禀总督大人,贼兵,贼兵杀上来了……”


……


战场上,在炮兵展开炮击的同时,光复军的步兵也是以三排横阵的标准作战阵列,徐徐向前推进。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杀清妖,分田地!”


“光复军万岁,大都督万岁!”


“……”


呼喊声中,光复军的阵列不断向前推进。


见此,清军的火炮也是开始还击。


轰!轰轰!


炮弹跃过被打的稀稀拉拉的寨墙,向着推进至清军营垒外的光复军射去。


炮弹落地弹起,翻滚着向前,然后命中了光复军的阵列。


只是,由于光复军的阵列只有薄薄的三排横阵,且人与人之间还隔着一定的距离。


所以,清军的炮击威胁有限。


清军的火炮所打过来的炮弹,即便能侥幸取得命中,一次最多也就给光复军造成一两人的伤亡,甚至更少。


而这,对于一场双方投入兵力数万人的大规模战争来说,几乎就是杯水车薪。


并且,与此同时,光复军的火炮也没有歇着,也是在不断的开火压制着清军的炮击,掩护己方步兵发起攻势。


……


徐广缙注意到了战场上的一幕,当即下令己方兵马准备迎击。


但是,双方才刚刚接触,原本士气就较为低迷的清军便开始溃退。


全程被光复军压着打!


见此,他也只能是下令继续增兵。


可清军的援兵才刚刚开始集结,这一切便被天空中漂浮着的热气球给看在了眼中。


光复军的炮兵部队开始迅速调整射击诸元。


然后,清军援兵才刚刚完成集结,光复军的炮击便打到了他们头顶。


刚刚完成集结的清军援兵直接被炮击给打散。


仓惶向后退去。


光复军前锋顺利突入清军营内,并不断向前推进。


短短半日功夫,清军前后丢掉了十二座营盘,不断败退。


光复军前锋冲的最深入的时候,徐广缙的中军大帐几乎就在眼前。


整个梧州城外的战局,一面倒的向着光复军这边倾斜。


徐广缙见此,无奈之下只得亲自披挂起甲胄,以两广总督之尊,亲自带着自己的督标杀至战场一线督战。


想要借此来抗住光复军的攻势!


而在徐广缙的亲自督战下,清军的士气也确实有所提升。


并且随着清军不断往前线增兵,以及光复军前锋部队深入清军营垒,己方火炮受限于射程,难以再继续给予火力支援,战局开始僵持了起来。


光复军各部虽然占尽上风,但却一直不能攻下清军的中军,取得战争的胜利。


双方在清军营盘中来回拉锯,不断的相互绞杀,光复军前线部队的伤亡数字开始逐渐攀升。


厮杀愈发惨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