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七章玻璃工艺(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司礼监是皇城二十四监中的第一监,其编制并不大,只有十人左右,包含掌印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


在大荣,司礼监是没有批红权,其主要职责就是充当皇帝处理朝政的助手,转呈章奏、传宣御旨等。


像欺上压下这样的事情,司礼监是做不到的,因为秘武卫不归司礼监的管,秘武卫的奏折可以直通皇帝御案,不需要通过司礼监,所以司礼监根本无法压制秘武卫欺瞒皇帝。


当然这不代表司礼监没有权力,作为皇城内的第一监,司礼监可以视为内廷的最高指挥机关,包含内廷的二十四监和皇城外的太监机构,几乎都归属于司礼监管辖。


简单来说,就是除了秘武卫,司礼监有权插手所有的太监衙门。


如重山镇的镇守太监,司礼监就有权过问。


当今司礼监只有九人,掌印太监陈中术陈公公,八名随堂太监按季度轮换两人担任秉笔。


司礼监就这么多人,杨正山自然有过了解,也知道其中有一位叫马荣的随堂太监,只是他从未见过罢了。


两人入座,马荣直奔主题说道:“咱家此次前来重山镇,乃是奉陛下之命,侯爷献宝有功,陛下特赐一枚三黄李以示恩宠!”


他这话一出,杨正山却是愣住了。


献宝有功,应该是因为千里镜和蜂王蜜。

https://m.9biquge,com

可这三黄李是什么东西?


马荣对身边的随从示意了一下,那随从立即将一个白玉匣捧到杨正山面前。


“还请侯爷查验!”


杨正山打开玉匣,看着里面放着一枚鸡蛋大小,黄色的果子,比正常的李子稍微大一点。


“这是?”他疑惑的问道。


马荣笑道:“此乃三黄李,为凡品上等灵果,具有静心凝气之功效,服用之后,三个时辰内,体内先天真气会加速运转,有助于贯通全身经脉。”


杨正山闻言,双眸猛地一亮。


加速先天真气运转,有助于贯通全身经脉,这岂不是能够让半步先天突破至先天境界?


马荣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解释道:“三黄李只能提高先天真气的运转速度,并无法让人突破至先天之境。想要突破至先天之境,还需自身的积累和感悟足够才行!”


杨正山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虽然无法让人突破至先天之境,但可以加快先天真气的运转速度,对半步先天的武者突破也有着很大的功效。


若是能多服用一些,说不定可以直接让半步先天的武者直通先天之境。


这一枚小小的三黄李的价值还在那玉露灵桃之上。


“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


杨正山起身对着京都的方向抱拳一拜。


皇帝老儿这么大方,杨正山心里当真是感激万分。


“也麻烦马公公跑这一趟,老夫实在是过意不去,马公公稍待片刻,老夫这就让人准备酒菜,为马公公和诸位兄弟接风洗尘!”杨正山热情的说道。


马荣摆摆手,“侯爷就不用麻烦了,咱家还有其他要事在身,不宜在重山关多留!”


“还有要事?可需要老夫帮忙?”杨正山有些诧异。


司礼监在重山镇能有什么要事?


要说奉皇帝的旨意前来送赏,那还说的过去,可是其他的事情应该不需要司礼监的人亲自跑一趟才对。


“是蜂王蜜,陈公公希望侯爷能将所有的蜂王蜜献给陛下!”马荣望着杨正山,目光敏锐。


杨正山恍然,原来是为了蜂王蜜。


看来蜂王蜜对皇帝老儿还是有些效果的。


“蜂王蜜,老夫这里却是还有点,但这玩意并不多,老夫也是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了一些。”


“既然陛下需要,臣自然不会吝啬!”


“马公公稍等,老夫这就让人去取蜂王蜜!”


马荣闻言,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陈公公说侯爷对陛下忠心耿耿,咱家之前还不信,可现在看来还是陈公公了解侯爷!”


“不敢,不敢,老夫也只是尽一下臣子的本分。”杨正山谦虚的说道。


尔后,他当着马荣的面派人回府去取蜂王蜜。


“这蜂王蜜是老夫偶然所得,当初得到了十灌,家中拙荆和小儿喝了一些,如今只剩下六罐了。之前送给陛下三罐,现在府中还有三罐!”


杨正山解释道,当然这是瞎编的。


随着灵泉空间越来越大,空间内的草木越来越多,蜂巢也在不断的增加。


这蜂王蜜只是空间内的普通蜂蜜而已,杨正山每个月都能取十几灌,杨家主院和各房,每月都有两罐的配额。


女人喝了可以美容养颜,孩子喝了可以强化筋骨。


这么好的东西,杨正山自然要给家人享用。


不过之前他在家中对蜂王蜜的解释是从江南买来的,而在奏折中他的解释是从长青山偶然所得。


虽然是一样的东西,但两种解释却可以让其变成两种东西。


杨家用的是普通蜂蜜,献给皇帝老儿的是珍贵的蜂王蜜。


至于会不会有人发现其中的问题,其实问题不大,因为以后再也没有蜂王蜜,蜂王蜜全部送给了皇帝老儿。


除非有人能从皇城内拿到蜂王蜜,然后拿来跟杨家的蜂蜜做对比。


否则就算是有人发现杨家的蜂蜜有特别之处,也不会认为这就是献给皇帝老儿的蜂王蜜。


拿到蜂王蜜后,马荣便提出了告辞,无论杨正山如何挽留,这位大太监都毫无所动,无奈之下,杨正山只能送上三千两银子,然后将其送出城。


望着马荣快马加鞭的离开,杨正山再次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皇帝老儿怕是命不久矣。


若是皇帝老儿的命还很长,马荣没必要如此急匆匆的往回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