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七章腾龙卫工程队(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军户们盖房子都是男女老少一起动手,五家军户为一组,互相盖房子,顶多一个多月,大家就能全部住上新房子。


当然,想要做到如此地步,还需要卫所的组织和投入才行。


若是让军户们自己组织去盖房子,简单的帮两天忙,大家都还是愿意的,可若是抽出一个月的时间专门去盖房子,那就很难办到了。


而随着房屋建造的结束,各类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就提上的日程。


按照杨正山的想法就是腾龙卫需要一场大基建。


基建包含各千户所和各屯堡的衙门,围墙,道路,水井,以及水渠,包含卫城城墙的修缮,城内街道的翻修,城内房屋的翻盖等等。


既然是大基建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工,首先各千户所各屯堡的建造任务,由各处的主官自行组织,卫司衙门会按照具体工程量发放薪酬和验收结果。


其次是卫城的建设任务以及腾龙卫范围内的道路修建,由卫司衙门直接负责,建立一支工程队。


像千户所和屯堡内的建设任务,其实并不多,千户所的衙门起十几间土胚房即可,屯堡的围墙也不用太高,道路只是平整一下,水井可以多挖几口,稍微麻烦点的就是水渠。


这些任务都不需要再集中短期内完成,可以在农闲时慢慢来做。


所以杨正山便将其下放到千户所,由千户所自行完成。


而工程队负责的任务都是大工程,卫城内,杨正山制定了新的规划,虽然算不上重建,但需要翻修的地方不少,而卫城外主要以修造道路为主。


腾龙卫的管辖区域大概是南北六十里,东西三十里,区域内只有两天官道,一条通往庆华府城,一条通往靖安府城,往南通往辽安府的道路并不是官道,只是一条小路而已,勉强能跑马,连马车都不能通行。


杨正山要修路,官道要修缮,普通道路也要修缮。


这是一个相对来说非常庞大的工程,杨正山估计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在房屋建造完成之后,杨正山便令卫司衙门组建了一支千人规模的工程队,先进入卫城修缮城墙。


杨正山有意将这支工程队培养成专业的工程兵,在专业上,要有木工,泥瓦工,铁匠等等,建造房屋,修路搭桥只是他们的基础技能,等他们熟练自己的工作,杨正山还需要他们能制造攻城器械,建造堡垒等等。


当然,既然是兵,那也要有一定的战斗能力,要抽出一段时间来训练。


他们不在腾龙卫兵丁们的编制之中,但他们会有一份稳定的月钱。


承平三十年六月初六,腾龙卫第一支工程队成立。


工程队内的每一个工人都是从下面卫所中挑选出来的劳力。


他们的年纪在十六到二十之间和三十到四十之间。


之所以这样选人,是杨正山刻意为之的。


首先是三十到四十岁之间,这个年纪虽然也算壮丁,但他们年纪已经大了,相比于年轻人,潜力无疑要小很多。


其次是十六到二十之间,这些能被选中的人都意味着家中有两个年轻的男丁,在不影响军户正丁的情况下,从中大概挑选了三百个年纪较轻的少年。


少年学东西更快一些,他们是为了技术工种准备的,比如木工,铁匠等等。


工程队成立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修缮城墙。


而随着这些工人的到来,卫城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工程队组建之后,盐场建造的差不多完成了,盐场也开始招募晒盐的工人。


目前盐场用人不会太多,大概两百人足够了,因为盐场建造是分期的,目前完成的是第一期,总计有二十个一百平方的晒场。


接下来盐场还会继续扩建,也会继续招募晒盐的工人。


与工程队的工人一样,盐场内的工人也是有固定的月钱可以拿的。


对于工程队和盐场,腾龙卫的军户们爆发出极大的热情,原因很简单,有固定月钱可以拿。


一份稳定的收入,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可惜目前工程队和盐场招募的人手并不多,总计也不过一千二百人而已。


不过在军营中训练的将士也要有军饷的,足额的军饷,而且不但能吃饱,还天天有肉。


天天有肉吃,这对那些以前连饭都吃饱的军户有多大的诱惑?


可以想象。


随着军营的训练情况传出去,现在腾龙卫所有在册的兵丁都想要进入军营中训练。


他们在期盼,在渴望,而有了期盼也就有了积极性。


有些在册的兵丁还没有进入军营,就先自发的开始训练,想要先自己练练,等入了兵营后可以表现的更好一些,或许还能得到上官的奖励。


而这种积极性在第一批兵丁完成基础训练回家后达到了巅峰。


基础训练对腾龙卫的兵丁还是很新奇的,而军营的奖惩制度也值得军户们津津乐道。


既然是训练肯定有必要,有奖惩,训练的好可以多吃肉,训练的不好,只能看着别人吃肉。


这种简单又有效的奖惩制度杨正山岂会不用。


而听到有这样的奖惩制度之后,还没有参加训练的兵丁们更加积极了,很多兵丁都把祖上的功夫拿出来练起来了。


腾龙卫以前可是精锐中的精锐,不敢说每一个将士都是武者,但其中的武者数量肯定不在少数。


以前他们连饭都吃不饱,自然不会去练武,可现在他们能吃饱了,也该将祖上的功夫给捡起来了。


对此,杨正山也是乐见其成。


这种变化对整个腾龙卫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人人尚武,这才是卫所该有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