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九七 陛下何故造反?(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妨无妨。”二皇子笑道:“待明年秋闱之后再说,本王把话放在这里,哪怕蓉哥儿马失前蹄,只要愿意来本王府上,本王必奉你为上宾!”


贾蓉再次拱手:“谢王爷厚爱。”


“哈哈。”


二皇子见差不多了,拍了拍手道:“好好伺候我的两位兄弟。”


正在翩翩起舞的四个妖娆舞姬忙停下舞姿,上前万福行礼道:“见过二位公子。”


贾琏原本有几分醉意,此刻眼睛都直了,不过好在记得贾蓉的话,强忍着移开目光,站起身道:“多谢王爷厚爱,只是时间已晚,家中长辈不放心蓉哥儿,我得赶紧把他送回去交差,否则少不了一顿板子伺候。”


“哈哈。”二皇子笑道:“是贾阁老么?爱孙心切,本王理解。”


“既然如此,本王派人送他回去就是,你可要留下来再喝几杯酒。”


贾琏刚要说话,贾蓉已经站起来,笑道:“二叔在这陪着王爷吃酒吧,我自己回去就成。”


贾琏微微皱眉,犹豫了一会儿道:“那你可千万回去,不能在外面乱逛,否则太爷发了火我可惨了。”


贾蓉眨了眨眼:“放心。”


“好!”二皇子拍手笑道:“琏兄弟放心就是,本王亲自派护卫送蓉哥儿回去,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贾琏拱手道:“王爷亲自派人护送,属下自然放心。”


“蓉哥儿,你且回去吧,我在这里还有重要的事情跟王爷商谈。”


暂且不提贾琏在这边如何跟二皇子商谈重要事情,且说贾蓉出门以后,二皇子派了十几个护卫,十分高调的护送贾蓉回府。


贾蓉并没有拒绝,坐上马车开始闭目养神。


近来有传闻,太上皇迷上了修仙。


姑且不论真假,太上皇渐渐的放权了是真的。


作为京都豪门,贾府总要有所表示。


但也不能太过了。


太上皇刚放权,你们就投靠新皇帝,是不是有些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也不能丝毫表示没有。


毕竟,安平帝是公认的新君,名正言顺。贾府什么表示没有,难道是对新皇帝不满?


所以,贾琏去给皇帝儿子当长史官,刚刚好。


至于今后会不会卷进皇子们之间的夺嫡争斗……那就是后话了。


那时,贾蓉早已经坐稳了小阁老之位。


可能已经非常强大了。


嗯,用一句话说:


陛下何故反焉?


……


二皇子府邸。


把贾琏灌醉后,二皇子想套几句话出来,无奈贾琏是一问三不知,又晕晕乎乎的不知所云,只好作罢,随意安排了两个舞姬伺候贾琏,自己出去了。


“王爷,乔家慧求见。”


管家见王爷出门,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


二皇子微微皱眉。


乔家慧,典型的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


不过其文章很好,极有可能会在下一届会试金榜题名。


一旦成为进士就是不小的助力,值得他提前争取一下。


“请到书房吧。”


二皇子淡淡的说了一句。


……


大明宫养心殿。


安平帝最近忙了很多,全国各地的无数奏折陆陆续续来到这里,几乎每天都批阅到凌晨方才有机会歇息。


不过安平帝一点也不觉得劳累,反而乐在其中。


他要做一个勤劳的千古明君!


“贾阁老的商税改革最近似乎停了下来。”批阅中,安平帝忽然放下本子,说了一句。


旁边的夏守中小心翼翼的看了安平帝脸上一下,道:“是呢,自从盐税改革成功了就止步不前,可能……阻力太大了吧。”


“哼,老狐狸!”


安平帝冷笑了一声:“他分明是不敢继续下去了,生怕成为众矢之的。”


看来今后还要给贾敬一些甜头才是。


不是他非用贾敬不可,实在是敢于改革,又有能力的人太少了。


李敏之不行。


他出身江南,代表的是江南士大夫的利益。


自己目前用他只是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待地位稳固还是要坚持改革的。


甚至不止商税。


田地赋税也要改革!


吴南更不行。


四个字评价:能力不足。


叶相……老滑头,一个把中庸之道运用到极点的人物。


二十年来也没有功,也没有过。


得过且过。


根本没有改革之心。


温庭,哼……


尸位素餐之辈也!


迟早踢出朝堂。


刘之一,功利心太强,两个眼睛只盯在官位上了。


刘言,小心谨慎,只适合管管钱。


唯有贾敬已经充分的证明,他有能力!


安平帝这几年“旁观者清”,早已经把六部九卿,内阁高官的脾气秉性摸了个透透的。


贾敬,今后还得用啊。


至于他现在不敢进行下去了,无非是怕最后遭到反噬。改革派往往没有好下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


自己需要想办法让贾敬重新扛起改革的大旗。


后面贾敬会不会被保守派反噬……那几乎是必然的。


到时候正好推出去,息事宁人,平息怒火。


曰:为江山社稷而死,死得其所也。


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贾敬肯定懂的吧!


“对了,老二的诗会如何了?”


安平帝又忽然问了一句。


夏守中对皇上脑子里一会儿想着东,一会儿想着西已经习以为常,马上答道:“回皇上,诗会很顺利,荣国府公子贾琏得了头筹,如今已经在二殿下府里做长史官了。”


“哦。”


安平帝点了点头。


聪明的他很自然的明白,这是贾府对他的一种表示。


既没有太过,又体现出了诚意。


“那也罢了。”


说完,安平帝看了看外面,放下了奏折,道:“不知不觉大年三十了,唉!……今晚去皇后那边。”


明天,安平六年!


……


凤藻宫。


皇后娘娘听闻皇帝要驾临,喜不自胜,忙着让人去请元春过来。


如今元春在宫里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公主伴读,但几乎无人敢惹。


哪怕是宫里几个有名号的公公,比如戴权,夏守中等,都要给元春几分面子。


所以,她虽然贵为皇后,也需要“请”。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