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九三 叶相:还好老夫早有准备!(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多谢。”


女子落落大方的坐了,笑道:“近日来京,听闻府上欲聘女先生一名,小女子自不量力,想试一试。”


“好说。”


贾蓉也坐了,笑道:“敢问姑娘仙乡何处?”


女子道:“姑苏。”


贾蓉道:“好地方,人杰地灵。”


“不知姑娘家中……”


女子:“无父无母无亲。”


贾蓉:“……”


这可真是……


女子接着解释道:“家祖李焕英,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直言进谏得罪太上被贬云南粮道。”

https://m.9biquge,com

“原来是忠臣之后,失敬了。”贾蓉拱了拱手。


女子忙起身,万福。


“公子切莫如此,如今小女子不过是无家可依的可怜人罢了,哪里当的起忠臣之后。”


“李姑娘坐下便是。”贾蓉淡淡一笑,道:“请恕在下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敢问李姑娘可有证明身世的文书?”


女子早有准备,自衣袖中拿出文书,递给贾蓉道:“自然有的,请公子过目。”


贾蓉接过本子,仔细看了,果然是景然年间曾官至礼部尚书的李焕英之孙女,名:李颜玉。


可以算得上书香官宦人家的女子了。如此一来,身世清白自然没有问题。


当然,贾蓉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一下,看看是否属实。


但那是后话。


看完之后贾蓉把文书还给李姑娘,笑道:“在下还需提问两个问题,若姑娘都答出了方可留下,至于李姑娘有什么条件,只管跟在下提出便是。”


李颜玉收起文书,笑道:“公子请出题。”


贾蓉道:“姑娘四书五经都读过么?”


李颜玉点头:“略读过几遍。”


贾蓉想了想,出了一题:“教之所由废也,因何?”


李颜玉略一沉吟:“发然后禁,时过然后学,杂施而不孙,独学而无友,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不错!”


贾蓉拍手笑道:“下一题不用出了,现在正式聘请李姑娘为我宁国府西席先生。”


这一题极偏,是《礼记》里面一道题目,若非熟读四书五经,并且融会贯通,是不可能短时间作答而出的。


由此,贾蓉更加笃定了李颜玉必定是书香门第里面走出来的姑娘,否则段然没有这般见解。


李颜玉眸子一亮。


西席先生可比女先生地位高了很多,而且受人尊敬。


“多谢大公子。”


“李姑娘客气。”贾蓉笑道:“不知李姑娘有什么要求?还请尽管提出,能答应的在下一定不会推辞。”


李颜玉道:“只需要小小一间清净的院子,一日三餐素斋,其余别无所求。”


“哦?李姑娘吃素食?”


“嗯,不瞒大公子,小女子自幼入了空门,带发修行,法号妙玉。”


贾蓉:“……”


妙玉:“怎么了,公子?”


贾蓉:“额,没什么。”


“有一点要跟李姑娘说清楚,你带发修行的事情要尽量保密,还有,不可以教我们家姑娘任何与佛,道有关系的书籍以及思想。”


妙玉笑道:“公子放心,我晓得。”


二人既已商定,贾蓉即可命人在东跨院暂时打扫了一间厢房,妙玉带着两个婆子一个丫头住了进去。


因已经接近年关,暂且商定今年先不教书,明年开春时开始教课。


惜春原本是有些不情不愿的,待见了妙玉几回逐渐熟悉起来,也不那么排斥了,早早的每日前去给老师请安。


妙玉对惜春也是格外喜欢,二人越说越亲近,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甚至弃掉了老师,学生的称呼,彼此以姊妹相称。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自那日贾蓉去看林黛玉被撵出来之后,一直没有再去,黛玉也一直没过来。


这两天贾蓉就感觉心里十分不得劲,就连写文章都没那么流畅了。


不行,得去招惹招惹。


这么想着,贾蓉就不写了一半的文章丢下,起身往荣国府而去。


刚走了几步,忽然想起前几天似乎有人说政老爷病了,贾蓉于是叫过平儿来,问道:“听说西府的二老爷病了?”


平儿道:“是呢,听说是被宝玉气的病了,这几天外面传的难听。”


“哦?”贾蓉来了兴致:“怎么个难听法?”


平儿脸上微红:“听说宝二爷跟一个姓秦的同学一起玩,被西府的二老爷抓了,然后……”


贾蓉立刻明白了。


这俩人果然又搞上了。


看来无论发生什么,宝玉的性子都不会变,哪怕现在已经沦落到跟贾环一个级别了,仍然改变不了他的本色。


“哈哈,好!”


“爷笑什么?什么好?”


贾蓉:“宝玉玩的好呗。”


平儿嗔道:“爷好不正经!”


贾蓉拉过平儿,揽着肩在她耳边低声道:“别忘了,今晚你来服侍我洗澡吧。”


平儿一扭身躲了过去,站在了桌子另一边:“才不呢,人家今晚很忙。”


贾蓉:“忙什么?”


平儿认真道:“快到年底了,总要算一下账目,还有咱们院子里大大小小的丫头婆子,该分的赏钱,该做的衣裳,爷房间里该添置的物件,该丢弃的旧物……”


贾蓉插嘴道:“这些白天不能做么?一定要晚上?”


平儿:“嗯!”


贾蓉点头,赞许道:“好好!你果然很能干,我没看错人。”


“继续努力哈哈。”


“过年给你发红包。”


平儿:“……”


……


贾蓉去库房,拿了一根人参,用锦盒装好,然后来了荣国府。


府里的丫头媳妇见贾蓉全都笑嘻嘻的上前万福行礼,一口一个蓉大爷叫着,比东府的丫头还热情三分。


贾蓉不禁感慨,权利真是个好东西。


“咦,蓉哥儿。”


一个少女看到贾蓉,眸光微亮,提着裙裾往这小跑着来。


“邢姑娘。”


贾蓉往前走了两步,略一拱手。


邢岫烟理着鬓角,笑道:“今儿怎么有空来这边玩呢?”


贾蓉晃了晃手里:“听说二老爷病了,拿一根老山参来看看他老人家,祝他早日康复。”


邢岫烟道:“二老爷最近现在搬去后面院子里了,我带你过去吧。”


贾蓉还真不知道现在贾政搬去了哪里,因笑道:“那就有劳邢姑娘了。”


“蓉哥儿客气。”


“这边走。”


邢岫烟大大方方的在前面领路。


经过几次搬家之后,政老爷的院子已经到了最东北边的角落里,几乎跟梨香院挨着,旁边还有个角门,不少下人进进出出的,见贾蓉过来都丢下手里的事情,纷纷跑过去请安。


“给大爷请安。”


“大爷万福金安。”


贾蓉都是微微点头,不久后贾政的院子到了。


院内两株光秃秃的梧桐树,墙角横七竖八歪着几个花盆,枯枝烂叶铺满了地面,甚至有蜘蛛网结在了门口的房梁上,随着寒风摇拽。


怎一个萧瑟。


二人并没有在院子里多做停留,直接近前。


廊下并没有守门的丫头,贾蓉推门进去。


一股子难闻的药味扑鼻而来。


紧接着一阵咳嗽声。


“咳咳,咳咳咳,咳咳。”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