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九零 北静王:小阁老(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话说林如海自打下台州岛之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剿灭倭寇之事。


从给黛玉找西席先生教四书五经就可以看出,林如海并不是迂腐之辈,前些时日的台州之战让他渐渐明白。


大夏需要开海。


需要走出去!


不能再故步自封下去了。


世界的未来在海上。


岂料这边刚准备好,他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


封海!


出海剿灭倭寇的计划顿时胎死腹中。


林如海当然是十分不甘心了,连续上了两道折子,说明开海的重要性以及海外的诸多好处。


只是全都石沉大海。


贾敬虽然支持,但太上皇不支持,任谁也没得办法。


好在不久又来了一个好消息。


钦点他为海外总督,兵部尚书衔,出兵南洋缉拿钦犯,扬大夏国威。


若是别人,肯定心怀不满。


这是明显的明升暗降。


直浙总督何等的权势滔天!海外总督算个什么鬼?虽然加了个兵部尚书的衔,实际上可能还不如云南巡抚呢。


但林如海显然不这样想,他是真正为大夏的将来考虑。


他决定:就像拿下台州一样,拿下荷兰东印度公司。


反正已经成为敌人了。


正所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当然要一鼓作气剿灭荷兰在南洋的一切势力。


接到圣旨的第二日,林如海就积极备战,带着两淮海防五万官兵,五百艘大小战船,浩浩荡荡往台州进发。


这五万海军大都是上次攻打台州的老兵,掺和三成最新招募的新兵。


其实新兵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主,是林如海从沿海“招募”的一些乱民,无业游民,渔民等,其中不乏暗地里做过“倭寇”的大能人。


这些人都熟悉海战,不畏生死。当然,更多的是为了搏一搏,升官发财。


大军仅三日时间,到达台州。


这边,台州最大的贸易公司:大夏台州贸易公司已经初步成型,涉及粮食,布匹,丝绸,瓷器,茶叶等,可以说衣食住行,应有尽有。


这也便宜了林如海,可以直接就近购买大军所需粮食。


而且贸易公司还提供后援服务,负责粮食安全送到指定地点,省去了林如海大量后勤兵。


“林大人,两万石粮食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出发,不需要大人的兵马护卫,我们会安全送到您指定的地点。”贾芸小心翼翼的说道。


林如海吃着茶微微一笑:“是蓉哥儿让你过来的?”


贾芸擦了下头上的汗,赔笑道:“蓉大哥一心读书,没空理会这些商事,让小子过来帮一下忙。”


“那就这样吧。”


林如海微笑点头。


看来他女婿也是眼光长远之人,知道大夏需要走出国门,展望大海。


果然是翁婿所见略同。


“后勤就交给你们了,务必保证不能短了供应。”


贾芸忙躬身:“林大人尽管放心。”


虽然贾芸答应的好,但林如海显然不会把后勤的事情压在一个篮子里,他自己也有充分的准备。


贾芸那边最多算是预备。


一箱一箱的炮弹,一船一船的粮食集中在台州海港,大军再次启程,直奔荷兰东印度公司。


……


京都。


寒风呼啸,银装素裹。


大雪已经停了两天,哪怕中午时艳阳高照,道路上积雪依旧一丝丝融化的迹象没有。


今天贾蓉早早的就离开国子监,并没有坐马车,而是跟萧萧步行往回走。


萧萧怀里抱着吉祥兔。


小兔子最近吃的肚子圆圆的,已经跑不动了,安安静静的在萧萧怀里趴着。


“呼呼!”


“咱们跑起来。”


贾蓉率先在前小步跑着。


“好的,爷。”


萧萧答应一声,轻轻松松的在后面跟着。


“吱吱呀呀”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停在了贾蓉前面。


“可是顺之兄弟?”


马车上下来一人,面如冠玉,一身素白衣裳,端是风流潇洒。


正是北静王!


老北静王前些年忽然暴毙,年仅二十岁的水溶继承了王爵,乃是大夏第一年轻的异性王爷,身份极为尊贵。


说起来两人名字相差不大。


一个是蓉,一个是溶。


贾蓉拱了拱手:“见过王爷。”


“哈哈,客气。”


北静王上前,微笑道:“正要往西街市去一趟,恰巧遇到了顺之兄弟,如若不嫌,不妨来小王马车上避避寒气。”


贾蓉惋惜一叹。


“王爷相邀,原本不敢不从,只是……”贾蓉指了指身后,小声道:“有些事情要跟小妾去一趟东城,不太方便。”


北静王看了一眼后面抱着兔子的萧萧,会意的一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