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八二 宝钗:或为王侯(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属下在。”


“你明早启程下江南,把这边的事情跟如海说清楚,好让他早有准备。”


诸葛岚拱手。


“属下遵命。”


贾敬点了点头,又看向贾蓉道:“蓉哥儿。”


贾蓉起身,行礼。


“太爷。”


贾敬微笑道:“蜂窝煤是你弄出来的,盐税之法也是你的主意,对于其他商税项目的改革有什么看法?”


众人顿时都看向贾蓉。


对于贾敬这个接班人,众人已经不是欣赏了,而是敬重。


跟对贾敬一样的敬重。


读书方面就不用说了,以贾蓉现在的文章水平几乎超越了在场所有人,中举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且为人谦虚谨慎,国事家事天下事都有涉猎,往往有不俗的见解。


贾蓉正色道:“历朝历代,什么改革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甚至多数无疾而终,因何?”


众人知道贾蓉后面肯定还有话,因此都没有插话打扰。


果然,贾蓉顿了一顿,继续道:“前些时日我查阅了许多历史典籍,对这方面做了悉心的统计,发现改革失败的原因大多数急功近利,改革涉及到面太广太大,触犯到太多人的利益,又急于干出成绩,因此在后期遭遇的阻力极大,或无疾而终,或前功尽弃。”


“以我之愚见,现在应该继续巩固好已经成功的盐税改革,不宜再扩大改革面触动更多人的利益了,以免造成巨大反弹,功亏一篑。”


“大公子说得好!”


南宫律忍不住拍手赞叹起来。


“用十年的时间改革一两样为国为民的好事,并且能一直贯彻下去,总比用一年时间改革十样最后功亏一篑好得多!”


诸葛岚扶须微笑:“大公子虽然年轻,然论起老成持重,我等也不及也!”


东方紫看向贾敬,笑说:“老大人,我看大公子将来必定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啊。”


众人对贾蓉的高评价让贾敬非常高兴,诚然有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才能让人有信心死心塌地的追随。


不过面上贾敬还是很严肃,制止众人道:“别夸了,再夸赞下去,我都要压不住他了。”


说完,又对贾蓉道:“你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太上皇既有所命,身为臣子自当殚心竭虑为太上皇分忧,商税改革方面可还有好的见解?”


贾蓉见好就收,很果断道:“没了。”


诸葛岚等人纷纷站出来为贾蓉说话,“大公子连献两策,皆是有社稷之功的,与大公子相比我等简直是尸位素餐,实在汗颜。”


贾敬摆了摆手:“诸位不必如此,我也没有训斥他的意思,蓉哥儿坐吧。”


贾蓉做的确实无可挑剔,哪怕他想代贾珍行使严父之权,也无从下手。


接下来众人继续商讨商税改革之事,不过变成了如何糊弄太上皇,蒙混过关。


毕竟以贾敬现在的身份地位来说,已经完全不需要什么功在社稷的大功劳了,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轻轻松松坐上首辅位子,位极人臣。


甚至再添功绩都未必是好事。


诸葛岚很快就有了个注意,大体上是明面上拿着江南的生丝交易税说事情,实际上不作为,推脱阻力太大。


毕竟生丝行业涉及面极大,属于江南士绅的核心利益,仅次于土地赋税,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说别人,只一个江南甄家,太上皇都不好轻易动。


议定之后,众人散去。


贾蓉留了下来。


贾敬摆手笑道:“你也回去歇息吧,别太累了。”


贾蓉留下来其实是有件事的,亲自上前给贾敬倒了杯茶,道:“想跟太爷说说南边的事。”


“南边的事?”贾敬吃了口茶,疑惑道:“南边什么事?”


贾蓉笑道:“话说来有点长,不如要一桌酒来,咱们祖孙俩在这里边喝边聊。”


贾敬抬着手笑道:“好小子,是不是想吃酒了?不耽误你明天上学吧?”


贾蓉道:“刚考了试,休息两天。”


贾敬笑道:“那也罢了,去要一桌酒菜来,咱们祖孙俩今晚好好聊一聊。”


一会儿,酒菜上齐了。


窗外残月高挂,凉风习习。


祖孙二人坐在了窗下,窗台上点着两根蜡烛,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没有下人伺候,贾蓉亲自斟酒。


祖孙二人先吃了两杯。


贾敬微笑道:“有什么事说吧,能满足的,祖父一定帮你。”


以他现在的权利地位,只要贾蓉不是提出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几乎没有他做不到的了。


哪怕贾蓉说看上皇后娘娘的女儿凤凰女了,他也能办到,至于林如海会不会因此发泼,那就是贾蓉的事情了。


不过贾敬显然想多了,贾蓉都不知道皇后娘娘有个女儿,他之所以跟贾敬今晚吃酒是因为刚刚听闻林如海可能要调回京都一事有关。


一旦林如海回京,两淮水军就可能是别人的了,而他谋取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梦想也终将落空。


必须趁现在!


“太爷,您知道焦大他们做什么去了吗?”贾蓉吃完酒之后,说了一句。


贾敬一听这话,顿时松了口气。


他就怕贾蓉真的喜欢凤凰女。


“上次来信给我说在南洋那边宣扬我大夏国威,是你搞出来的吧?”贾敬微微一笑说道。


“是啊!”


贾蓉诚恳道:“我大夏一直是礼仪之邦,对南洋的藩属国一直是友好往来,可恨西洋毛子连声招呼都不打,在南洋大肆扩张,甚至包括吕宋在内的许多国家被他们侵略,我实在看不下去……”


“好了,我明白的。”


贾敬摆了摆手,示意贾蓉不用多说了。


说的如何冠冕堂皇,无非是搞钱罢了。


他能理解。


哪怕是他,都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产业。


将来贾蓉是要继承宁国府的,养活一大家子人自然要有自己的渠道赚钱,指着朝廷俸禄喝西北风都不够,去抢西洋黄毛最起码比吃自己人的民脂民膏强不少。


况且西洋人有钱是真的,来了我大夏的地盘,合该交点交钱买平安的。


“你想怎么着,直说。”


“我怀疑荷兰东印度公司收留了那几家盐商。”贾蓉直截了当的说道。


贾敬微微一笑。


明白了!


“好说。”


“正好太上皇的意思是封海,暂时用不到两淮的海军了,拉出去抓捕钦犯合情合理。”


相信太上皇听闻有盐商的消息了,也会很高兴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