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七七 宝钗哭了。(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己喜欢他吗?


宝钗捂着胸口,自问。


似乎,也不是多么喜欢。


毕竟二人交集真不多。


可为什么还是有些伤心难过想流泪呢?


……


家族里的众人都散去之后,爷孙俩并没有离开,继续在月下吃酒,畅谈。


伺候的丫头,小厮很自觉的守在远处,默默的不出声。


“这次在外面大半年,都去了那些地方游历了?”贾敬吃了口酒,看着长高了一大块的贾蓉微笑说道。


贾蓉笑道:“去的地方很多,见识也多了很多,感觉受益匪浅!”


贾敬点了点头:“仔细说说。”


贾蓉站起身吹了吹凉风,梳理了一下思路道:“感触很多,最深的还是对‘天下’二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以前之从书上得知,东海之东有琉球,有倭国,南海之南有吕宋,西海之西有西域诸国,北疆有鞑子部落,我大夏居中央,乃天朝上国,四夷臣服,万邦来朝。”


“如今终于知道,我大夏不过是许多国家中的一国,且不说东海之东,南海之南,北疆只北,只说西域以西的欧洲诸国,如今已是强盛至极,火枪火炮战船胜过我大夏多矣。”


“台州一战虽缴获甚多,然五万人打五千人,又有林大人指挥有方,依旧损失过半!”


“我大夏应该重视海军的发展……”


贾敬听着贾蓉的话,愣神半晌。


他没想到贾蓉的感慨居然是这些。


他知道东海之东,南海之南,也知道西域之西有几个国家。


但他从来没有当回事。


他心里始终认为大夏才是正统,其余地方都是蛮夷之地,尤其是欧洲的小黄毛,如果在他心里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话,小黄毛无疑就是最下等人。


“区区蛮夷,不必在意。”贾敬摆了摆手:“这大半年游历,你还有别的感触吗?”


贾蓉无奈一笑。


贾敬不在意这些,这不能说贾敬的眼光不够。


贾蓉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待现在,自然能觉察出不妥,以现在大夏人的眼光看,小黄毛确实是蛮夷。


不光大夏人,小黄毛自己也认为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大夏。他们现在只敢假扮倭寇在沿海抢点东西。


入侵大夏?


现在的他们想都不敢想!


贾蓉不知道的是,已经有人想了,而且在付诸行动。


当然,结果是将来的某一天。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孙儿在江南参加了好几个文会,跟江南学子切磋交流学问,切身感受到了江南文风之胜,受益匪浅……”


贾蓉专门捡了些贾敬爱听的话。


果然,贾敬听后露出笑容,并且点头赞许道:“不错,这才是你应该学习的。”


又道:“一路舟车劳顿,你回去歇息吧,功课已经耽误了不少,明天记得去国子监上学了。”


贾蓉答应一声,往回走了。


萧萧最近一直跟贾蓉在一起,此时自动让位,回自己的小房间了。平儿今天白天在书房伺候了贾蓉,现在也不好意思争抢,跑去跟萧萧作伴了。


晴雯,香菱两个丫头在屋子里忙了半晚上,把已经整齐的纤尘不染的屋子又通通收拾了一遍,铺好床铺,准备了浴桶,烧了热水,只等着贾蓉回家了。


“爷!”


“爷!”


“你回来啦!”


“你回来啦。”


二人说话的语气声音都一模一样的了。


贾蓉心喜的一手一个搂住,笑道:“你们这是俩练过了?”


“没有。”


“没有。”


二人一起摇头,一起说。


“就是想了。”


“就是想了。”


贾蓉失笑。


“看看,我就说是演练过的,要不怎么能这么齐整呢?”


晴雯抿着小嘴,笑道:“爷猜对了。我们俩还演练过别的呢,爷要不要试试?”


“哦?”


“还有什么?”


香菱羞涩的低下头。


晴雯拉着贾进屋里:“爷一路舟车劳顿,我们先服侍爷先洗个澡吧。”


“香菱。”


“嗳,来了。”


香菱换了一身薄薄的纱衣,低着螓首,原本小小的身姿在灯影下格外纤细。


“爷等等,我也去换身衣裳来。”


晴雯急急的进了里间,换衣裳。


贾蓉感慨。


这日子!


真是给个神仙也不换。


……


暂且不提贾蓉如何艳福不浅。


劳心劳力的贾敬老太爷回书房之后并没有歇息,而是盯着林如海写来的书信出神。


这是有关夺取台州岛缴获的书信。


黄金三十万两,白银六百万两,林林总总的东西加起来足有千万白银之巨!


哪怕是他,也震惊了!


西洋蛮子居然这么有钱!


问题来了!


这么多银子,该如何分配呢?


首先,他是给太上皇办事的,他如今的权利地位,都离不开太上皇的支持,宠信。


所以,必须得给太上皇一些,讨太上皇欢心。


但!


贾敬也很清楚,一次决不能给太多了。


这次给太上皇一千万,太上皇自然会龙颜大悦。


下次呢?


去哪里再弄一千万来?


骄奢之心一旦膨胀,很难再收回来。


除了给太上皇一份,还要给国库一份,算是这次他主张的,对外战争的一个交代。


诚然,这些银子若是都进入国库,一下子就能缓解朝廷财政紧张的问题。


但!


贾敬更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哪怕再来一千万两白银,也不能缓解朝廷的财政危机。


大夏是真穷,真没有钱么?


不!


大夏有的是银子!


只不过不在朝廷手里。


这一千万两进入国库,不两个月,这事那事,保准一两都剩不下。


经过反复思量,贾敬最终决定:


给太上皇一百五十万两。


由着太上皇挥霍去吧,建登仙阁也好,修皇陵也好。


给户部国库一百万两。


估计户部尚书刘言激动的要哭了,头一次打仗不问户部要钱,反而给户部弄了钱来。


两淮海防的将士这次浴血奋战,劳苦功高,分三百万两。


一是死去的,受伤的将士扶须金。


二是打了胜仗犒赏三军。


另外他身为当朝阁老,必须要为有功的将士请功,加官进爵!


将士九死一生征战沙场为的什么?


不就是这些吗?


贾敬今晚听了贾蓉的话虽然未十分在意,也终究是上了一些心思。


他打算把两淮海防收为自己的嫡系。


剩下的还要给老戴一份。


林如海……


算了,给他他不一定要。


毕竟只有一个女儿,这辈子估计没什么追求了。


最后剩下的,自己暂时留着。


将来为太上皇分忧,为国效力。


至于蓉哥儿娶媳妇的钱,他绝不动用这些。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