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二六 奸臣,他跳出来了!(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太爷,您看这个。”


当天,贾蓉就拿了一个黑漆漆的蜂窝煤放在了贾敬书案上。


贾敬看了微微皱眉。


“这是……什么东西?”


说句实话,这要不是贾蓉,谁敢弄这么一个黑炭放在他桌子上,他得发怒。


“蜂窝煤。”


“做什么的?”


贾蓉微微一笑:“太爷随我出来一看便知。”


贾敬虽然很忙,但大孙子有事情,果断放弃了公务,跟着大孙子出门看蜂窝煤。


主要是他了解贾蓉,不会胡闹。

https://m.9biquge,com

蜂窝煤炉子就在贾蓉院子里放着,里面幽幽的红色火苗,烧的正旺。


贾敬看了,顿时明白。


是一个取暖炉。


里面烧的正是刚刚贾蓉拿桌子上的蜂窝煤。


“你弄这個作甚?”


贾敬的语气里有些不善。


在他看来,这就是不务正业。


大孙子有些骄傲了。


他必须得说说。


还没等他开口,贾蓉已经解释道:“蜂窝煤比木炭便宜,这一个炉子烧一天只需几文钱。”


贾敬从小生活在国公府,其实对几文几文的钱没什么概念,但有一句话他听的明白。


比木炭便宜。


朝中缺木炭他是知道的,尤其是这两年,工部都快为木炭的事情愁疯了。


贾敬:“能代替木炭?”


贾蓉:“不能完全代替,比如手炉里,就不能放个大蜂窝煤进去,这东西有烟,很呛,只能用来烧薰笼,暖阁用。”


“哦。”


贾敬轻抚了下胡须,道:“那是跟煤炭差不多了?”


煤炭早在前宋朝就已经大量用于取暖冶炼,只不过因为开采难度以及矿监要收一笔不菲的采矿税银,导致煤炭的价格跟木炭相差不大。


这就导致有些无人问津。


贾蓉道:“差不多,但是比煤炭还便宜不少,而且耐烧。”


说完他又举了个例子:“如果烧一天无烟木炭得三十文,煤炭二十文差不多,烧蜂窝煤最多十三四文。”


众所周知,效果相差不多的东西便宜百分之十就能让人挣破头,更不用说便宜一倍了。


贾敬眼睛当时就亮了起来。


蜂窝煤若是真如贾蓉所说,不但解决了京都木炭短缺的问题,里面的利润可是相当了不得。


整个京都一年用多少木炭?不说冬天取暖,哪怕仅仅是四季做饭烧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蜂窝煤怎么做成的?”


贾敬不得不上心了。


这是一个机会。


在太上皇面前表现的机会!


“很简单。”


贾蓉把具体的方法说了一遍。


贾敬点点头,果然是用碳沫子做的,他刚刚看着就像。


“加黄泥做什么?偷工减料吗?”贾敬忽然问了一句。


贾蓉道:“必须加黄泥,不加黄泥一则凝固不起来,二则燃烧太快了,实用性就不高了。”


“原来如此!”


贾敬点了点头:“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回去安心读书吧。”


贾蓉:“……”


……


皇极殿,今日大朝会。


“云穆山上的树木几乎被砍伐一空,今年冬天木材不一定够了,还要继续往北找木材过冬。”温庭侃侃而谈。


太上皇面上已经不太好看了。


“温爱卿想说什么?”


温庭无奈道:“继续往北三十里地就是云溪山,山上树木众多,可长期往京都提供木材,只是山势陡峭,来回运输不便,工部那边前期的预算不够了,需要加钱。”


果然又是要钱!


太上皇阴沉着脸道:“又要加多少?”


温庭正色道:“大约十万两,刚刚臣问了户部的刘言大人,他说户部只能出五万,剩下的……”


太上皇:“……”


“朕也没有。”


“你自己看着办吧。”


“圣皇!”温庭苦劝道:“木炭关乎京都万千百姓能否顺利过冬,还请三思啊!”


“请圣皇三思。”


“请圣皇三思。”


“请圣皇三思。”


众人都跟着温庭站出来。


太上皇差点气死,刚要无奈答应,贾敬忽然站了出来。


“圣皇,臣有本奏。”


太上皇眼睛一亮:“贾爱卿有事请讲。”


贾敬微笑道:“臣有一样东西,想请圣皇与诸位大人观赏,还请圣皇准许臣把物件带进大殿,”


太上皇也不待他人说话,轻轻一摆手:“准了!”


温庭对身边的人小声笑道:“奸臣,他跳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