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一四 贾母慌了!(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谢继文最近很努力。


用头悬梁锥刺股来形容一点不过分,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其余时间全部都用来读书。


谢继文原本就是极聪慧伶俐的,往日不怎么用心学都能在西山书院名列前茅,如今正儿八经的学起来,贾蓉压力都有些大了。


不得不跟着努力起来。


若是被小弟超过了,青社社首的脸往哪里搁?


因此贾蓉每天晚上读书到很晚,甚至晴雯催三遍他才熄灯。


时间转眼就临近八月十五,贾蓉这段时间进步很大,信心十足的找上了谢继文,微笑道:“谢兄,准备好一雪前耻了吗?”


“咦,你在看什么?”


贾蓉狐疑的凑上前。


“看书。”

https://m.9biquge,com

谢继文微微一笑。


“真是好书啊,包你欲罢不能,看了还想看。”


贾蓉:“……”


“你最近,就在看这个?”


贾蓉拿起了一本《白狐报恩录》,随手翻看了几页。


尼玛!


精彩!


太精彩了!


贾蓉有一种想挥舞起拳头揍人的冲动!


“怎么样?”谢继文嘿嘿笑道。


贾蓉把桌上几本书都拿在手里,笑道:“八月十五你要是输给了那李孙子,我马上派人去金陵把苏婉儿接进京里来,亲自纳了她。”


谢继文顿时不淡定了!


苏婉儿是他女神!


他绝不允许有人玷污,哪怕是兄弟也不行!


“我不会给你机会的!”


“看我如何把李春那厮踩在脚下!”谢继文信誓旦旦的说道。


贾蓉郑重点头:“我相信你!”


谢继文:“我刚买的书……”


贾蓉:“先在我这边放着,等你赢了他我就还你。”


谢继文:“精装版,很贵的!”


贾蓉:“堂堂谢大公子缺这么俩钱?”


谢继文忙道:“缺啊!我爹是清流,两袖清风,一个月就给我一两银子花!”


贾蓉微笑道:“伱可拉倒吧,两袖清风三小妾?啥时候给你娶四姨娘?”


谢继文:“……”


……


没收了谢继文的几本书,贾蓉直接不客气的带回了家里。


当晚晴雯催了四次还没睡。


只能说果然好书!


“爷,都快三更天了。”


晴雯穿着小衣裳,打着哈欠,第四次来催。


“这就睡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贾蓉依旧没有动,直到晴雯再次来催,贾蓉才勉强收了书,躺在床上睡去。


第二天果然起来晚了,眼睛里还带着一点血丝。


匆匆更衣梳洗,去了国子监。


谢继文嘿嘿一笑:“顺之兄昨晚废寝忘食了吧?书怎么样?”


贾蓉正色道:“别闹,我看的都是正经圣贤文章。”


谢继文笑道:“我都懂。”


“懂就行,下午时你去请个假,晚上我请东道,咱们青社成员先聚一聚拿出個章程来,应付八月十五的文会。”


青社毕竟还只是一个新兴的文社,名气不大,这次打着以文会友的旗号跟江南学子切磋,是壮大青社最好的时机。


尤其是李春这块天下第一才子的金字招牌,若能在文会中力压他一筹,青社在江北必能很快发展壮大。


谢继文苦道:“请假的事比较难,我老爹跟司业大人打招呼了,不许我出国子监,否则我早出去了。”


贾蓉:“……”


“看来只能用些手段了。”


谢继文不解:“什么?”


贾蓉微笑道:“下午跟我走就是了。”


一日的读书时间很快过去。


谢继文带着一位同窗找上贾蓉,笑道:“这是我新发展的社员徐莲同学,文章极好,最近我俩常常秉烛夜读,促膝夜谈至天亮。”


徐莲是个长相十分清秀少年,生的唇红齿白,妩媚多姿,含羞带怯,离得近了一股清香扑鼻,就连声音也软糯糯的,甜滋滋的,颇有女儿之风。


“见过顺之兄。”


贾蓉情不自禁打了个寒战,勉强笑道:“莲兄弟客气了。”


徐莲含羞低头,不说话了。


谢继文笑道:“莲兄弟腼腆了些,不爱说话,顺之别介意。”


贾蓉微笑道:“无妨,既然进了青社就是一家人,走,今晚出去聚一聚。”


谢继文问道:“怎么出去呢?我俩可都没有出监牌子。”


贾蓉淡定的摇着扇子。


“跟我来就是。”


贾蓉在前。


二人在后并排而行,离的很近。


贾蓉甚至感觉自己就像个电灯泡。


临近门口,贾蓉在二人身边低语了几句,正色道:“明白了吗?”


谢继文拍手笑道:“妙啊!”


徐莲没有说话,看向贾蓉的目光却是明显亮了。


贾蓉把出监牌子给了谢继文,笑道:“那就这么办,记得小心些,别出了差错。”


谢继文接过牌子,笑道:“顺之放心。”


贾蓉点点头,往国子监大门走去。


负责看守大门的几个小吏自然都认得贾蓉,知道他是司业大人的得意弟子,随身有出监牌,因上前笑道:“贾相公今儿下学晚了一些。”


“有点事耽误了,这就走。”


语罢,贾蓉大摇大摆的出了监。


几个小吏并没有任何怀疑。


紧接着,谢继文上前,亮出出监牌,道:“家里有急事,出监。”


一个小吏上前仔细检查,然后还给谢继文,道:“留个字据,明早回来吗?”


谢继文忙点头,写了个条子。


“明早必回。”


然后大摇大摆的出了国子监。


这时候贾蓉又回来了。


几个小吏笑道:“贾相公怎么又回来了?”


贾蓉无奈道:“忽然想起,忘了拿一样东西。”


“要不要我们去给相公拿来?”


“不用,一时记不清在哪,还得回去找找才是。”


“哦,贾相公请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