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明镜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章 算命老者的预言(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画科也出了一个天才,听说连那些考官们都自愧不如。”


“还有文章,竟然也能出绝佳,文章向来都是不给绝佳的。”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妈的,这诗写的真好,我怎么就写不出来呢!”


……


随着考院的门打开,考生们鱼贯而入,来到自己的考房。


今日是科举的第二场,但会考两科。


与春考一样,众学子需在一日之内,完成数科与礼科的答卷。


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先答数科,因为这一科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若是等到下午再答,脑袋浑浑噩噩,很容易出错。


李诺也选择先答数科。


虽然还是二十道题目,题目类型也差不多,但科举题目的难度,要比春考大多了。


以方程为例,春考考二元,科举第一道就是五元,从计算量上来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https://m.9biquge,com

如果遇到粗心大意的,计算的时候,一个数字算错,检查都很难检查出来。


数科李诺完全靠自己,他先在草纸上计算一遍,验证无误之后,才会誊写在正式的试卷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写到最后两道时,李诺扫了一眼题目,微微一愣。


倒也不是这两道题太难,而是……


这两道题目,不是他当初给娘子,让她拿去为难那四位老先生的题目吗?


一道是将军饮马问题的变体,难度上了一个台阶。


一个是最优策略问题。


虽然不是原题,但都属于同一类。


陈先生好像说过,这届科举,为了筛选数科人才,数科的题目,会有一点小变化,原来指的就是这两道。


要说难吧,这两道题目也不能说是难,解题过程也不复杂,但要有正确的思路,如果只知道死学九数,大概是解不了这两道题目的。


数科二十道题目,答对十道,才能计算有效成绩。


之后每答对一道,便会增加一个评级,二十道全部答对为绝佳,错一道减一等。


答完这两道题目,李诺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拆开放有礼科考题的信封。


这一科就没什么难度了,他同时点亮郑植和礼部郎中的画像,不假思索的开始落笔。


李诺已经答完礼科两道题目时,第一考院中,大部分考生,还在答数科。


不知道多少人看着数科最后两道题目,一脸茫然。


两道题目,都是和军阵相关的。


一道有关战马饮水,一道有关粮草补给,看着很有实际意义,但他们之前没有学过这种问题,根本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破题。


思索了一会儿,他们仍旧没有线索,只能先将其放下,开始答礼科的题目。


那两道题,他们不会,别人也未必会。


此时,某处考房中,周玉看着这两道题目,面露讶色。


这两道题目,几位先生虽然没有和他讲过,但其中一道,他在宋府听李兄给他们讲过类似的,隐隐记得这种题怎么破……


那道他会的题目,很快写出了解法。


另一道没有思路,他直接跳过不答,取出礼科的题目。


目光望向从信封中取出的那张纸笺,周玉先是一喜,然后又是一愣,下一刻,他浑身寒毛直竖,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两个月前,他在家门口看到了一位算命的老头。


那老头带着一个孙女,他见这一老一少可怜,就给了他们一锭银子。


老头收了银子,非得给他算一卦。


周玉从来都不相信这些,当时兴致不错,就让那老头帮他算一算。


老头胡乱的掐了掐手指,说他以后能当宰相。


周玉差点听笑了,他爹驾部郎中才五品,他连进士都考不中,还当宰相,当个屁啊!


看在那老头逗笑他的份上,他又赏了那老头一锭银子。


然后老头又要给他算一卦。


周玉当时也没多想,只是打趣的说,如果他真有本事,就算一算,今年的科举礼科考哪几道题目。


五礼的内容太多了,周玉根本没怎么看。


没想到那算命老头居然还真知道五礼,又胡乱的掐了掐手指,告诉了他五种礼仪,分别是:


吉礼:祭先农。


宾礼:蕃王奉见。


军礼:观射于射官。


嘉礼:公主降嫁。


凶礼:皇太子举哀吊祭。


考房中,周玉再次低头看了看,科举的礼科考卷,和那老头算的,分毫不差。


五礼包含了几百种典礼。


吉礼有祭五帝,祭百神,祭太社,祭五岳、四镇,祭四海、四渎……;


宾礼对于不同国家的国君,使臣,仪式规制不同;


嘉礼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军礼包含出征,田狩等等等等,凶礼更为讲究,皇室的差别就不说了,细分到每一个品级的官员,丧葬之礼都有不同,细节到令人发指。


每一种典礼,都有不同的流程和规制,根本不可能将之全部背下来,但同种礼仪,大部分流程都是相同的,只要能答出这些,礼科至少能得个乙。


但要想成绩更高,就要多付出十倍数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努力。


这自然是得不偿失的。


这一科,考到乙以下,没那么容易,考到甲以上,同样不容易。


有时候,更多的是靠运气。


周玉的运气很好,他背的,科举都考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回家之后,他花费数日时间,鬼使神差的,将那老头说的五种礼仪,分毫不差的背了下来……


现在回想起来,他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更恐怖的是。


那是两个月前的事情,那个时候,科举的考官还没有确定,礼科的题目,自然也不会确定。


别说那老头不是考官,就算他是考官,这五道题目,也不是他直接定的,而是从数百种礼仪中随机抽出来的……


他居然能提前两个月,算出科举的考题!


周玉的心中翻江倒海,甚至都忘记了现在是在科举的考场上,再次想到那老者的脸,他便觉得有些不寒而栗……


此刻。


考场之外。


吴管家靠在马车上,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那算命的老头之前说,少爷还有其他几段命定的姻缘。


当时他还不屑一顾。


现在想想,如果少爷像老爷一样,中了六科状元,可能真的得娶公主,岂不是正应了那老头的预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