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明镜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宋佳人和李安宁的希冀(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淳王离开了一个多时辰,才从大理寺回来,看着等在这里的几位官员,说道:“大理寺卿说了,念在他们是初犯,就不从重追究了,关上三天就会放了他们……”


众人闻言,这才松了口气。


只是关上三日,大理寺卿肯定是手下留情了,甚至不耽误他们参加科举。


这已经是很好的处置。


不过,他们还是得去清风书院一趟,告知这个处置结果的同时,安抚书院学子的情绪,以免他们做出更为激进的举动。


几人对淳王拱了拱手,齐声道:“多谢淳王殿下。”


淳王轻咳了一声,说道:“不能光用嘴谢啊,这次为了帮你们,本王可是费了不少口舌,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让大理寺不追究他们的罪责,本王问你们要个园子,你们半年都不答应,那园子空着也是空着,让户部划给本王呗……”


……


第二日。


众多清风书院的学子来到大理寺门口。


他们没有像昨天那般静坐,只是远远的观望着。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身影,从大理寺走出来。


学生们看到这一幕,纷纷欢呼起来。


“是魏先生!”


“魏先生出来了!”


“他们真的放了魏先生……”


魏询走出大理寺,下意识的清了清喉咙,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又生生将一口浓痰咽了下去。


众人纷纷迎上来,魏先生被释放,而且没有受到什么额外的折磨,这件事情,也基本平息了下去。


讽刺的是,先被抓进大理寺的魏先生出来了,但是鸣不平的弟子和学生,还得再被关上两天。


大理寺说两天后才会释放那些人,他们暂时选择相信大理寺。


也只能先相信。


两日后。


因为聚众闹事被关进大理寺的那批人,果然被大理寺如约释放。


至此,这场闹剧彻底平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即将到来的科举上。


四年一次的科举,无疑是长安最大的盛事。


相比于往届,这一场科举,还拥有特殊的意义。


无论是科举状元,还是六科状元,都有机会成为安宁公主的驸马,不仅能抱得美人归,还能一举成为皇亲国戚,一步登天,前途无限。


几乎所有的学子,都在做考前的最后努力。


清风书院,魏询看着正在挥毫泼墨的几名弟子,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长安一处客栈,郑植整理好考引,眼中充满希冀。


某处幽静的私宅,一道身影将手指从琴弦上移开,露出一切尽在掌握的表情。


一座华丽的宅邸,宽敞的院落中,满身贵气的年轻人,连射数箭,箭箭射穿靶心。


云梦马场,皮肤黝黑的青年,御车在复杂的车道上疾驰。


驾部郎中府,一位头发凌乱,胡子拉碴的人影,推开房门走出来,虽然整个人看起来邋遢无比,但长发掩盖之下的一双眼睛,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


三月初一。


清晨,宋府门口。


李诺和宋瑜上了马车,准备前往考院。


这一届参加科举的学子,人数近十万,分散在长安内外三十个考院。


人数最少的考院也有两千人,几个大的考院,甚至能同时容纳万人以上。


李诺和宋瑜在第一考院,四大书院的考生,基本都分在前几个考院。


这几个考院都在长安城内,距离最近,环境最好,也是对四大书院学子的优待。


李诺坐在车厢里,掀开车帘,看着站在外面的娘子和慕儿凝儿,挥了挥手,说道:“你们回去吧……”


科举不是春考,考院之外戒严,除考生之外,不允许随行人等进入百丈之内。


宋佳人站在门口,望着马车远去,心中暗自希冀。


希望他能考中状元,五科就好。


马车缓缓行驶在长安街头,科举期间,无论是商铺还是小贩,都不允许占据街道,街道之上,随处可见赶赴考场的学子。


马车路过某处的时候,李诺掀开车帘,微微一愣之后,对站在那里等待的一道身影挥了挥手。


李安宁追着马车,大声说道:“考试不要粗心,文章先写在草纸上,没什么问题再誊写,落笔前多想想,不要提前交卷……”


目送马车离开,她长长的吐出口气,心中暗暗祈祷。


列祖列宗保佑,保佑他能考中状元,一定要六科全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