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明镜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 略懂诗词(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说法家修行很难,李诺觉得也就那样。


三个月破两境,很难吗?


直到李安宁出去打听了一圈,李诺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半个月前,他和父亲提起在各县设立缉盗司的时候,父亲并没有说什么。


李诺以为他没有放在心上。


但在隔日的朝会上,大理寺的官员,就提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缉盗司。


正如李安宁和淳王的预料,这件事情,在朝堂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此项提议,当场就被否定了。


那天下朝之后,带头反对的三位官员,被明镜司带走,贬官的贬官,抄家的抄家。


另一些反对的官员,也遭到了明镜司和大理寺的调查。


虽然什么都没有调查出来,但半个月后的这次朝会上,当那位大理寺官员重提此事时,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https://m.9biquge,com

下朝之后,中书省第一时间就拟定了诏令。


准许在各地的县衙,设立缉盗司,专管缉拿捕盗一事。


缉盗司不设官员,暂归县尉管辖,部分人员从捕快衙役中选取,由盗门的精英提供技术支持,并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


那些被判刑的盗贼,如果愿意前往地方缉盗司,可免去流放,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


刑满之后,他们可以选择留在当地缉盗司,也可以回到原籍。


户部不对缉盗司另外拨款,缉盗司所缴赃物,能找到失主的,交还失主。


找不到失主的,一半上缴国库,一半自留,用作缉盗司经费。


事实证明,如果朝廷真的想做什么事情,根本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吏部不用增设新的官位,户部没有多余支出,甚至还能从中捞一笔。


朝廷得了实在的好处,百姓也能从中切实受益。


于国有利,于民有功。


推动此事的官员,无论修的是儒家还是法家,都能获得修为上的提升。


成立缉盗司的主意,是李安宁出的。


将其落实成政令,则是父亲的功劳。


但李诺在其中,也起到了一些推动性的作用。


这份功劳,虽不足以让他的修为暴涨,可破个小小的瓶颈,还是绰绰有余的。


李安宁羡慕的看着李诺。


他可真是有个好爹啊……


就连自己,也沾了他不少光。


李诺破境的时候,她也察觉到了自己修为的细微提升。


到了第四境,还能察觉到修为明显的提升,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虽然她贵为公主,却也不得不羡慕他。


修行不到三个月,就已经踏入了第二境。


从第一境到第二境,她用了半年。


这还是她独揽刑部众多案子的情况下。


以他这种修行速度,或许没几年就赶上自己了……


李诺也觉得他真是有一个好爹。


父亲虽然不善言谈,但总是在背后默默的为他安排好一切。


李安宁要去皇陵给母亲守灵,未来一个月都不在长安。


送走了李安宁之后,李诺也离开了刑部。


没有了李安宁,他在刑部,其实也名不正言不顺。


他希望科举过后,可以堂堂正正的入主刑部。


回宋府的时候,路过玉音阁,李诺让吴管家停下马车。


这半个月,一直在忙缉盗司的事情,早出晚归,不知道凤凰练功练的怎么样了。


如果她按照自己的叮嘱,早练一遍,晚练一遍,应该会有不小的进步。


玉音阁的生意,似乎没有半个月前好了。


虽然不是客流的高峰期,但一楼大堂,也只坐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客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