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关灯
护眼
字体:
117、修行门径(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二小姐也来一起听课?


陈迹微微诧异。


靖王打趣起来:“张大人,你家张夏来随王先生听课倒是没问题,但你与王先生同


年殿试,他为榜眼,你为状元。你与其将张夏送去王先生那里,倒不如留在自己身边教


导。”


张拙嘿嘿一笑:“当年是陛下觉得他年轻气盛,故意不点他为状元,若论才学,我


不如他。”


靖王微微一笑,“张大人谦虚了。”


张拙摇头:“并非谦虚,还记得当年在奉天殿那重檐庑殿顶之下,一排排斗拱如井,陛


下坐于金色龙椅之上,我连头都不敢抬,王道圣却敢与陛下对视,单论这份勇气,我便


不如他。”


张拙手扶腰间革带,抬头看向杏树回忆道:“当日殿前,陛下遥遥问我为何读书,我便


老老实实回答,为了做官,陛下轻声一笑说‘你那篇《赋税论》足以做官了。陛下又问


王道圣为何读书,王道圣却回答,读书自然是为了做圣贤,陛下淡淡说了一句《平倭十


二策》做官倒是足够,做圣贤还差些。’。于是,那年我十五岁,他二十三岁,我成了


状元,他成了榜眼。”


说罢,张拙又是嘿嘿一笑,“我这些年每日与官员同僚觥筹交错,学问都荒废了。跟我


学,不如跟他学。另外,张夏才来洛城,三年时间,一直都没有什么朋友,若能与其他


人一起学习,也可改改她那孤僻的性子,多交些上进的朋友。”


刘曲星小声嘀咕道:“她可一点也不孤僻。”


正说话时,却听疾呼声从墙外传来:“陈迹,快跑,我父亲收了陈大人的贿赂。要让你


去王先生那里学习。好缓和你们兄弟三人的关系,你快跑吧。千万别让我父亲给算计


了。王先生好严厉的。”


太平医馆的小院内,忽然一静。


所有人缓缓看去,片刻后,只见院墙那灰瓦之上,探出白鲤郡主的脑袋来。


“呀……”


白鲤看清院中情形,顿时一惊,整个人向后仰去,还好她脚下世子反应迅速,将她接


住,不然这下要摔惨了。


世子埋怨道:“都翻几十次墙了,怎么还能失误?”


白鲤压低了声音:“快跑,父亲在医馆。”


世子面色大变,“闯祸了。快跑。”


靖王冷声道:“你们还能跑哪去?给我滚过来。”


“哦……”


院墙对面传来窸窸窣窣声,白鲤、世子、小和尚先后翻进院子里来,低头站成一排。


靖王瞥了陈迹一眼,转头凝声道:“白鲤,你说说我受什么贿赂了?”


白鲤小声道:“我本是去明正楼找您要窑厂分红的。却在外面听见您给陈大人提条件,


说是只要户部给边军批一笔额外的银子,采购棉手套,您便为他当说客,劝陈迹进


学。”


靖王挑挑眉毛,“此乃家国大事,我又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何错之有?”


白鲤嘀咕道:“爹,您怎么被拆穿了还如此理直气壮!”


靖王一点也没有被拆穿的尴尬,反而笑着问道:“陈迹,崇礼关冬季苦寒,边军将士人


人手脚长冻疮,手上硬是连一块好肉都看不见,你说他们该不该添一份棉手套?”


陈迹迟疑片刻:“……该!”


靖王欣慰:“见你如此识大体,我便放心了。白鲤,陈迹都答应了,你还有什么话可


说?”


白鲤无奈:“没有。”


陈迹抬手:“王爷慢着,此等家国大事……”


靖王打断陈迹的话,回头看向冯大伴:“分给他们吧。”


却见冯大伴面容和煦的从怀中掏出几串佛门通宝,一一发给陈迹等人。


靖王感慨道:“陈迹,这笔银子本是用来采购棉花的,但靖王府守信,只能先将银子分


红给你们,我也不强求你与陈家和解,那是你自己的事。你只需要去王先生那里装装样


子,便算是帮我一个大忙了!”


陈迹低头看着手中那串佛门通宝,实打实的两千五百两银子,可以换七十支人参,点燃


一百四十盏炉火。


他转头看向刘曲星与佘登科:“二位师兄想去随王先生学习吗?”


佘登科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学不会!”


刘曲星挣扎片刻,最终说道:“我更想留下伺候师父。”


陈迹将佛珠揣进袖子里,回头看向靖王:“王爷,我一人去王先生那里便可以了。医馆


里若是无人,我师父一人也忙不过来。”


靖王抚掌笑道:“小陈大夫深明大义,钦佩钦佩。那便说好了,明日清晨卯时一刻,你


自可前去王府旁的知行书院找王先生应卯。”


说罢靖王离去留下医馆内众人面面相觑


佘登科瓮声瓮气道:“刘曲星,你不是想当官吗?怎的不去随王先生学习?这可是千载


难逢的好机会。待他丁忧之后,官复原职,说不定会为你安排官职。”


刘曲星翻了个白眼:“你懂什么,那位王先生,为官二十载,被贬五次。哪怕江州剿


匪,闽州平倭屡立奇功,照样不受陛下待见,若真成了他的弟子,反而未必是好事。”


“那陈问宗,陈问孝为何要随他学习。”


刘曲星不耐烦道:“那两位是陈家的人,我能跟人家比吗?与其凑那个热闹,倒不如专


心跟着师父学医术,我这点小聪明,当个七品太医还行,当个七品县令,搞不好就要被


发配岭南了。”


一旁的张拙捋了捋胡须,笑道:“小刘大夫知进退,这才是最难得的,我若在你这个年


龄便明白这个道理,说不定此时已经回京城迁升吏部尚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