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箭术开始修行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 北凉大点兵,卧龙灭魏国(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都指挥使是没有调兵之权的。


每逢有战事发生,朝廷会临时任命一位总兵挂帅,战事结束后收缴兵权,总兵也会回到原来的任职之地。


这种安排可以防止武将拥兵自重,但是也会导致无法及时应对战事,贻误战机。


后来战事四起,基本上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战乱,慢慢的就变成当地的将领只需要经过兵部批准后就能够出征。


如今的趋势。


是准备在草原战役之后改回祖制。


确实是个好时候。


南徐、东庆、西齐都有损伤,只要再把草原蛮子重创,接下来十年之内都不会有突发的战况,就算是有临时派人挂帅也来得及。


只是……


那他不是白打工了?


从始至终。


陈三石习武、从军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命运。


他这些年,也算是风里来雨里去,南征北战,刀山火海走过来的。


拼死拼活。


难不成真给皇帝那个老东西打工?


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打造出一支虎狼之师,然后拱手送回去?


欺人太甚。


可眼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先把草原的仗打完,然后再和师兄师姐们商量着来。


总之。


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自己命,真交到朝廷手里。


遑论老皇帝是个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再来一次“云州十日”的“仙人”,就算是个千古明君,他也不可能拱手交出兵权。


伴君如伴虎。


他可不伴。


说起来。


又是数十日过去,不知道天涯海角如何


老皇帝要是死在那里真是皆大欢喜。


师父又如何了。


“先备战吧。”


“一边备战一边炼丹,争取早日突破到武圣,也好在这凡俗真正站稳脚跟。”


“还有罗天山脉里的异象需要处理。”


“真是多事之秋。”


……


随着陈三石的出关。


点兵也正式开始。


原本预计的十二营兵马,据说临时提升到十四营,多出来的两营兵马,也不知是从何而来。


总之。


十四营兵马。


十四员主将。


累积高达二十一万精锐将士。


尽数聚集于凉州城内。


点兵名单如下:


首先,便是不在场的孙象宗孙督师,战时统领一切军伍,节制北方兵马,麾下亲兵营,名天策营。


吕籍,副手三师兄聂远。


节制三营兵马。


分别是,玄武营、白虎营、天狮营。


房青云,蒙广信为正副将军,统领青龙营。


荣滟秋、叶凤修为正副将军,统领朱雀营。


二师兄程位,和总兵赵无极一起统领凉州卫所兵。


其余各营,皆由朝廷调来的将领担任主将之职。


白庭芝、路书华、谢思述、严长卿等人,全部都打散在各个营中,担任参将之职。


然后,便是洪泽营。


洪泽营职位如下:


陈三石,任镇营主将。


副将,楚仕雄。


前军参将,董宇林。


左军参将,萧诤。


右军参将,游季可。


后军参将,孟鼎新。


中军参将,夏琮。


其余千总、百总,各司其职。


总计一万五千兵马。


最后。


在点兵进行七日,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


又有两营兵马,陆陆续续来到凉州城内。


随之而来的是一则重磅消息。


卧龙灭魏!


一年前。


许文才受命前往幽州以东,短短四个月就平息所有叛乱,然后没有收兵,而是在得到兵部的批准之后,一路东进,在六个月内接连拿下四十余座城池,直到两个月前,拿下魏国京城,活捉魏国皇帝。


即便魏国是小国,但也终究是一国。


其中。


据说许文才料事如神,神机妙算,其所用之军阵和白袍相差无几,再加上数次使出的奇谋,同样声震天下。


册封从一品柱国爵位,任镇国将军。


世人排列当代兵家四圣,四中有三,皆在大盛北境。


于是。


朝廷改卫所为营,特意为许文才设立两营。


镇标营和北府营。


两营兵马的配置和其余北凉军并无差别。


不过是临时来凉州,主要是配合征战草原,结束之后据说就要南下或者镇守西边。


“这老小子……”


鄱阳弟兄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是难以相信的表情。


“灭国啊!”


“虽然魏国不大,那也是一国!”


“这老小子手无缚鸡之力,真能镇得住一群武将?!”


“……”


在万众瞩目之下。


浩浩荡荡的镇标营跨过城门。


在最前头的。


便是许文才。


不过此人竟然没有骑马,而是坐在推车上面,其衣着打扮更是羽扇经纶,排场十足。


“嘿!”


“这老小子!”


“他好好的有腿不走路,坐什么轮椅?”


“八成是学房将军!”


“可笑!”


“……”


又是一日。


直到黄昏时分,这场大点兵宣告结束。


点兵也不是所有兵马都聚集在一起。


其余兵马检阅完毕之后,只留下主将,早就提前离开。


如今演武场上,倒也不剩下太多人。


北凉军的各个主将们聚集在一起,准备开一场晚宴,互相熟悉认识一下,毕竟不久之后就要跟草原开战,大家便是生死战友。


“恭喜许大人啊!”


“是啊许大人,真可谓是大器晚成!”


“……”


“见过陈大人!”


“久仰陈将军大名,今日总算是得见真容,三生有幸!”


“……”


将军们互相打着招呼。


“许大人。”


陈三石也上前抱拳:“恭喜啊,灭国之功,可入史册。”


不曾想。


许文才瞥了他一眼,只是“嗯”了一声,便去和他人攀谈,近乎于将其无视。


这一幕。


其余将军看在眼中,都是一怔。


他们听说此二人关系不合,但想不到居然到这种程度,连面上都不装一下。


“老吴,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我听说啊,是许文才立功以后,陈大人按下不表,想要将其牢牢掌握在手底下。”


“这是断人前途啊!”


“和杀人父母没什么区别。”


“难怪难怪!”


“……”


于是乎。


此事越传越开。


几乎整个凉州都知道。


陈三石与许文才不合。


两边的手下,还数次大打出手,甚至到了见血的程度,各自遭到严厉的责罚。


“狗日的!”


“弄死这老小子!”


“弄死倒不至于!”


“找个机会套上麻袋,打他一顿!”


“行了!”


赵康呵斥道:“以后不相来往便是,哪里到打生打死的地步?”


“走!”


“大人叫我们今夜静默去找他,必然有要紧的事情。”


“……”


……


督师府。


陈三石坐于后山湖边的凉亭中,把在天涯海角的遭遇,简单告知一遍,希望能够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某种意义上,你也算是仙人了,只不过涉足仙道还不深,事已至此,有些东西也就没有必要再瞒着你。”


房青云沉声道:“隆庆五十六年,对,就是老六全军覆的前一年。


“师父在极北之地,冰川之下,发现了一处古墓。”


“修士的墓?”


陈三石猜测。


“算是吧,准确地说,是一处战场。”


房青云说道:“师父打开古墓,但是自己受伤,被迫暂且回到凉州。


“当时的伤势很严重。


“朝廷察觉到以后,就趁机罗织罪名把师父下狱,准备对当时如日中天的八大营下手。


“结果次年,南徐就大举北上。


“在此期间。


“我代替师父去了一趟极北之地,那个时候,其实我已经是武圣。


“我和朝廷的人在墓场内遭遇,各自得到一些东西。


“之后,我也去过天涯海角。


“长话短说,等我回来的时候,就变成你见到的样子,成了废人。


“同一时间。


“南徐势如破竹,不得已之下,他们又把师父放出。


“战事结束后。


“师父又去过一趟极北之地。


“但是具体事宜我就不知道了。


“只知道回来之后,师父实力再次暴增,你所说的灭灵大阵,东胜神洲镇守使,可能就与极北之地有关,具体细节我就不知道了。


“只知道朝廷也从中得到不少好东西,足够培养许多武圣和玄象大将。


“前些年的井喷式增长,就是如此。”


极北之地……


陈三石问道:“师兄可还记得梅先生?”


“你是想问,和梅先生有没有关系?”


房青云微微摇头,表示不确定:“总之,你不必担心师父,事情没处理完之前,他肯定会安然归来的。”


聊完天涯海角。


陈三石又提起兵权的事情。


这次,房青云只是露出一抹苦笑,没有说话。


“师兄这是何意?”


陈三石说道:“难道就这么算了?”


如今是动权。


他估摸着再下一步,就是要动人。


“师弟。”


青衫儒生摊开双手:“朝廷对八大营觊觎已久。


“如今总算是找到机会。


“草原征战,恐怕便是最后一舞。


“这之后,八大营能指望谁呢?


“世人谬赞于我,称呼我一声凤雏先生,但说到底,不过是个残疾的废人罢了。


“其余师兄弟,也至今没有武圣,怕是不会有多少话语权。


“犹记得前朝大燕,镇守边境五十余年的异姓王李巍,在他死后,麾下十二义子,赐毒酒的赐毒酒,杀头的杀头,废功的废功,也有人不得已去投靠蛮族……


“哦。


“差点忘了,我们有老大。


“有他在,想必是不至于跟前朝大燕的李家义子一样这么惨吧。


“谁知道呢,听天由命吧。”


说话间。


房青云已经推着轮椅渐渐远去:“师弟啊师弟,你来的不是时候啊,若是早些年来八大营,还能仗着风头正盛过几年好日子,偏偏在最后几年光景来了凉州,当了关门弟子,唉……”


声音落下。


青衫儒生也彻底没入黑暗当中。


陈三石又不是傻子。


当然听得出来师兄话中的意思。


若是忧伤感怀,何必加上最后一句。


这是点他呢。


回想起来。


三年的武圣之约,只怕是早有打算。


学了师门武艺,也要担负起师门责任。


而且……


这也不算是顺着别人的心愿走。


路。


本身就是自己走的。


当初。


无非有两条选择,一,去京城当狗。


二,来边境搏一搏。


事已至此。


何必犹豫?


“啪!”


陈三石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而后重重放下杯子,回到府邸。


武义伯府。


后院连接的是一处偏僻小巷。


今夜后门大开。


赵康等人陆陆续续赶来。


等到人到齐以后,一名小丫头把后门锁死。


院落中,是扑面而来的药香。


陈大人坐在石凳上,面前就是数口沸腾的的药炉。


“怎么样?”


他开口问道:“最近几天,在军营里憋屈吗?”


“憋屈!”


熊秋安骂骂咧咧地说道:“都快憋屈死了!”


“是啊。”


冯庸接着说道:“大人你把我们留下来之后,那些狗日的对我们意见更大。”


“那么……”


陈三石问道:“你们为什么就只能憋屈着呢?”


众人沉默。


还能是因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境界不够。


否则的话,也能名正言顺地竞争。


“大人,是我们无能!”


“……”


陈三石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盛出一碗黑乎乎的汤药:“吴达,你先来。”


吴达体质是必定玄象之体,再加上极佳的悟性,如今已然是这群人中境界最高的。


“好。”


刀疤脸吴达二话不说端起来干掉。


随后。


他便感觉到一抹清亮的感觉,入腹之后流经四肢百骸。


这种药效……


比宝药还要强!


吴达喝完以后,当场尝试着修炼,便立即感受到进步的神速。


“这……”


“大人!这是什么药?!”


“怎么可能?!”


“……”


“就是普通的药。”


陈三石淡淡道:“我能帮你们的,就到这里了。”


灵禾。


他把灵禾药膏,掺入极品补药当中!


而且这灵禾。


是他用从修仙界买回来的炼丹炉熬制的。


经过测试以后,发现不知道要比玄铁炉鼎熬制出来的灵禾效果要好上多少倍,而且只要境界达到炼脏之上,服用起来基本上没有任何副作用。


鄱阳的手下们。


战场上的应变能力够,忠心也够。


唯一的缺陷,就是资质不够。


凡间没有办法弥补。


那么,他就用仙人的手段来弥补!


如今的洪泽营,跟着他去打蛮人没有任何问题。


但……


终究不是自己人。


想要将其真正变成属于自己的洪泽营,首先要有足够的心腹将领。


至于灵禾之事……


去过天涯海角以后,倒也显得不再那么不可示人。


真要是实在露馅,也有的是办法弥补。


虽然至今还不清楚仙宝究竟是什么东西,但炼制灵禾的法子,在此次天门大开后有的是解释,不需要再继续捏在手里。


随着境界的提升,灵禾药膏对于陈三石的作用不再那么大,可对于手下来说仍旧是一等一的宝药,一直藏着太浪费了。


吴达之后。


剩下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喝下混有灵禾药膏的补药。


“五个通脉,十五个化劲。”


陈三石给出要求:“半年内,要是还达不到这个要求,自行离开洪泽营吧。”


靠着灵禾,再加上不限量的补药。


要是连这点儿境界都没有,就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大人!”


“没问题!”


赵康信心十足地说道:“有此神药,两个月内,我就能够达到通脉!”


通脉和化劲。


等同于参将和千总。


也是控制军队最主要的将领。


只要有足够的人手,闹出多大的乱子,陈三石都有信心牢牢把洪泽营控制在手中,他又给众人交代些具体事宜后,才让他们离开。


不知不觉间。


天便已经大亮。


他也顾不上休息,就又披挂完整,前往军营点卯。


从今日起。


洪泽营要负责一段距离的长城瞭望,以及应对小股骑兵的试探和骚扰。


当陈三石领着兵马来到长城,只觉得此情此景十分眼熟,一如当年在鄱阳,区别在于如今他统领万人,自身也更是玄象大将。


“大人!”


夏琮主动拿来舆图:“大人请看,这是草原四部如今的兵力分布。


“不光是咱们在积极备战。


“蛮子也有所察觉,在半年前就调集大军往前沿部落警戒。


“咱们最前方的,是宇文部的大军!”


“如今,大约有两万兵马,宇文的国相就在其中坐镇。


“这是局部的情况。


“纵观全局的话,我们兵力加起来有二十万,蛮族四部的盟军,更是多达四十余万。


“北伐正式开始以后。


“他们应该很快就能反应过来,所以会是一场正面对决的硬仗。”


宇文部落。


陈三石也算是打过交道。


他站在瞭望台上,朝着一望无际的北方大漠眺望。


那里,有蛮族的大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