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8章云梦三宝(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队伍穿行于山林间,车轮吱吱呀呀。


道路两旁,竹林翠影摇曳,深邃如墨。


天色阴沉,时有山风呼啸,吹动竹林簌簌作响,枯黄竹叶凌乱飞舞。


李衍策马而行,抬头打量远方。


对面山岗下,又是几个湖泊错落。


大者如明镜,映照天穹。


小者似明珠,静谧澄澈。


湖面与山川之间,雾气袅袅,别有韵味。


“不愧是千湖之地啊。”


李衍扭头笑道:“这才出了汉阳多久,一路行来都是湖泊,此地定然就是上古云梦泽。”


“李少侠说的没错。”


田员外的长子田炜,也骑马跟在一旁,满脸兴趣开口道:“《禹贡》、《周礼》对云梦泽皆有记载,说‘其泽薮曰云梦’,但却言之不详。”


“但据书院夫子考据推测,上古时期云梦大泽范围惊人,但自先秦时期开始,范围便逐渐缩小。至唐宋时,便已经成这湖泊星罗棋布格局。”


“哦?”


李衍来了兴趣,“问津书院也研究这个?”


田炜笑道:“那是自然。”


说着,指向前方,“李少侠,可知我儒家二程,便生长于斯。虽说如今心学昌盛,我问津书院,仍讲究‘格物致知’‘即物穷理’。”


“‘孔子使子路问津’,便是我问津书院来源,不知荆楚之地沿革怎么行。实不相瞒,我等随夫子往来鄂州各地,便是在做此事。”


李衍听到后,眼睛一亮,连忙开口询问道:“既如此,田兄可曾听过‘司命会’?”


“司命会”这个名字,还是在上津城时,仵作老刘头告知。


这是古老楚巫的传承,曾在洞庭君山立足,在整个楚地都留下过痕迹,但后来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李衍转道鄂州,最初的目的便是寻找这个是法脉,皆因他从“凤凰金饰”中,吸收到了一缕神罡。


而神罡,能增强勾魂索。


除去执行阴司的黑井血水任务,他唯一在阳间吸收到神罡,便是通过“司命会”的凤凰金饰,所以对其很感兴趣。


“司命会?”


田炜沉思道:“好像听夫子说过一次,乃是民间巫觋,只在妇人之中隐秘流传。”


李衍这下有些吃惊,没想到这古老的“司命会”还没断绝,连忙询问道:“可知她们身在何处?”


田炜摇头道:“这就不清楚了,夫子只是提过一次,毕竟事关巫觋,我等也不好多问。”


“过阵子端阳节赛龙舟,夫子会来汉阳,李少侠若有兴趣,在下可代为引荐。”


“多谢田兄。”


李衍心情不错,连忙拱手道谢。


田炜这人有些书生习气,也喜欢卖弄,昨晚父亲特意叮嘱他,和李衍等人打好关系,因此才主动攀谈。


见李衍这种能人异士,也对他言语客气,心中难免有些得意,看了看远处湖泊,忍不住眨了眨眼,故作神秘道:


“李少侠,可听过‘云梦三宝’?”


“宝贝?”


旁边的沙里飞眼睛一亮,“田兄弟快说说。”


田炜点头道:“云梦大泽自古以来,便有诸多传说,但有三个,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第一个是云中君,上古楚地神袛,乃这云梦大泽之主,既可兴云布雨,又会降下雷霆。”


“传闻上古楚地先民,于云梦深处建神阙,名叫‘寿宫’,其中宝石遍地,与日月争辉,便是‘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的由来。”


“唐开元年间,长安儒士卢生,夜游云梦,大雾忽起,误入一间宫阙,墙壁以宝石美玉镶嵌而成,听得人言,惊慌之下抓了一把。


醒来后以为是梦,但手中却有一把宝石。这便是第一个宝藏:云中君神阙寿宫。”


“这第二个,则是与禹王有关。传闻神州大洪水,鲧窃天帝之息壤以塞之,然水势难遏。天帝见鲧治水九年而无功,乃命火神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尸三年不腐,腹胀而生一龙,龙化而为大禹。舜帝命下,大禹承父鲧之业治水,而鲧所遗息壤便藏于云梦泽中。”


“这是第二件宝物,息壤。”


“战国时期,鬼谷子隐居云梦,广收门徒,弟子众多,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范雎、徐福。关于这云梦,有言是豫州云梦山,也有人说是云梦泽。


唐开元年间,有一道人于云梦泽之间,误入石林,上面刻有诸多碑文,皆是先秦秘法,还留有王禅老祖名号。


他修行有成,前往长安卖卦,便是大名鼎鼎的邢和璞。所以这第三个宝藏,便是王禅老祖藏经林。”


旁边的沙里飞有些无语,“田兄弟,这三个宝地,怎么感觉一个比一个不靠谱?”


“秦岭之中,还有‘十绝凶坟’和‘秦王不死宫’呢,但从没有人见过,估计都是讹传。”


“哈哈哈…”


田炜笑道:“自然都是传说,千百年来也有不少人寻找,但皆一无所获,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然而,旁边的李衍听到,却是若有所思。


这前两个宝藏,“云中君神阙寿宫”和“息壤”,他听的都有些不靠谱,估计是当地传言。


但这第三个,却让他有些意动。


原因很简单,刘纲留下的活阴差笔记中,就曾提到过那位“邢和璞”。


对方也是“活阴差”,而且极其强大。


甚至《酉阳杂俎》中,便提到过邢和璞替人“增寿”和“还阳”的事。


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直接违反《阴律》,但邢和璞却依旧活蹦乱跳。


而且还有件事,更加离奇。


邢和璞曾隐居终南山,众多弟子跟随,一日他对弟子们说,三日后会有个特殊的客人来访,不可怠慢。


三日后,邢和璞亲自下山迎接,果然有客。


那客人模样极其古怪,身高五尺,脑袋奇大,占了身高一半,穿宽大的绯色袍子,打横拿着象笏,睫毛极长,面色如瓜,笑起来时嘴巴一直咧到耳根。


这古怪的客人,跟邢和璞高谈阔论,言谈内容,多半不是人间之事。


邢和璞有个弟子叫崔曙,席间,那古怪的客人忽然看向崔曙,说这不是“泰山老父”么?而邢和璞则点头称是。


而所谓“泰山老父”,是一位冷门散仙,《神仙传》和《太平广记》,便有记载。


刘纲推测,这邢和璞已经破解了阴司诸多隐秘,甚至还能庇护一些还阳修行者。


那个古怪客人,极可能不是人。


他宋时曾多番寻找,可惜都没有对方痕迹,似乎在唐末天下大乱时,就被人故意抹去。


说实话,李衍对这人也很感兴趣。


看完刘纲的笔记后,他还特意去翻了《酉阳杂俎》,发现这邢和璞,对占卜和推演近乎于妖。


他曾预言,汉武帝太初元年,落下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运行八百年,多了一日,必然有人要制定新历法。


果然次年,唐开元十七年,僧一行又制定了《大衍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